在7300公里外, 我国竟有一座海外大岛, 持中国国籍可以永久居住!

奇趣城市2024-03-25 11:40:26  166

斯瓦尔巴群岛概况

在茫茫的北冰洋上,有一座神秘的岛屿,它就是斯瓦尔巴群岛。这个岛屿距离我们遥远的祖国足有7300公里,但却与我们有着不解之缘。

斯瓦尔巴群岛坐落在北极圈内,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总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山东省的大小。然而,岛上的自然环境却远不如山东那般养人。

常言道:"远看山有色,近看山无限。"斯瓦尔巴群岛也是如此。乍一看,这里宛如一座洁白无瑕的冰雪城堡,然而实际上,岛上常年寒冷,冬季漫长的极夜让人感到绝望,夏季短暂的极昼又让人无所适从。

这里60%的土地被冰川所覆盖,30%为荒芜的岩石和砾石,仅有10%的土地上勉强有一些地衣、苔藓等顽强的植被,景象可谓荒凉至极。

正所谓"蓬门今始为君开",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岛上的居民数量非常稀少,只有约3000人,其中大部分还是来这里工作的科考人员。

斯瓦尔巴群岛的发现与争夺史

斯瓦尔巴群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当时挪威人首次发现了这片土地,但他们并未给这里命名,也没有在此定居。

直到1596年,荷兰探险家巴伦支和海姆·斯凯尔克再次发现了这个岛屿,并将其命名为"斯瓦尔巴",意为"寒冷的海岸"。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斯瓦尔巴群岛的名气越来越大,各国开始对这里虎视眈眈。他们发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鲸鱼资源,还蕴藏着大量的煤炭、磷灰石、石棉等矿产。于是,一场争夺斯瓦尔巴群岛资源的大战悄然拉开了序幕。

荷兰、英国、法国、丹麦和挪威等国的捕鲸船相继来到这里,他们为了争夺捕鲸权,大打出手,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后来,各国又将目光转向了岛上的矿产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

"秀才争驾,斗酒百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场争夺战中,各国都想成为最后的赢家,但谁也奈何不了谁。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大难题。

直到1920年,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终于在巴黎签订了一项重要条约——《斯瓦尔巴德条约》。

该条约确定了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属于挪威,但同时规定,签署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该地区,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从事合法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1925年,中国虽然不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最初签署国,但受到了法国的邀请,加入了该条约。然而,由于当时中国国内正处于动荡之中,加上斯瓦尔巴群岛距离遥远,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国人的重视,渐渐地也就淡忘了。

直到多年以后,一位中国科学家的意外发现,才让斯瓦尔巴群岛重新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中国与斯瓦尔巴群岛的渊源

1991年,一位名叫高登义的中国科学家,受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的邀请,前往挪威参加北极科考工作。

在朗伊尔宾的一个博物馆里,高登义无意中看到了一段介绍《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录像,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中国也是该条约的签署国之一,对斯瓦尔巴群岛拥有使用权。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几十年前,我们就已经获得了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开展科考、生产和生活的权利,只是一直被遗忘罢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国科学家决定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于2004年7月,依据《斯瓦尔巴德条约》的规定,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开始了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工作。

这意味着,从那时起,持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就可以合法地在斯瓦尔巴群岛上永久居住,从事各种科研和生产活动,而无需经过其他国家的允许。这无疑是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一大突破。

斯瓦尔巴群岛的使用权,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王牌。它不仅为我国的北极科考事业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也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正如古人所言:"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中国与斯瓦尔巴群岛的渊源,就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机缘。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权益,将斯瓦尔巴群岛建设成为中国走向北极、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让我们携手并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922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