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当年战场的仇人多年后重逢 李仙洲 黄维 杜聿明都是啥表现

南莲看过去2024-04-08 21:32:17  101

在历史的舞台上,世间每个人都是演员。而那些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应该算是名角。

有趣的是,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有过恩怨情仇的历史名人,多年后竟然于地球村能够再度重逢。

诸如,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见到了当年开除过自己学籍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张干;末代皇帝溥仪见到了曾经将自己驱逐出皇宫的民国老将鹿钟麟,都留下了一段佳话。

本篇选取的故事主角,都曾是国共两党军队的高级将领,他们曾在战场上有过不小的过节,令一方一直对战场旧事耿耿于怀。当他们再度重逢时,情景如何?

李仙洲与韩练成

李仙洲是黄埔一期生,国民党阵营的抗日名将之一,后来官至国军中将。也是新中国的特赦的战犯之一。

韩练成出身于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北伐期间就与共产党建立了联系,是著名的“隐形将军”。他骁勇善战,1930年在中原大战中,曾救过蒋介石命,被蒋介石特许为黄埔三期毕业。当时,人们戏称黄埔生为"穿黄马褂"的。韩练成则被称为"赏穿黄马褂"的。在国民党军,他官至中将军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成为开国中将。

李仙洲与韩练成的交集过节,发生于解放战争时山东“莱芜战役”期间。

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是我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莱芜地区所进行的一场运动战,此役历时3天,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著名的电影《南征北战》就有此役的背景。

李仙洲兵败被俘后,令他十分纳闷和吃惊的是,自己麾下46军军长韩练成竟然只身突围成功。他极其想不通,自己的六万多人都杀不开一条血路,那韩练成是如何突围的?

更让他不解的是,当战事情况危急时,自己曾提出过要快速突围撤退。但韩练成却硬是将突围时间延迟了一天。而正是这被拖延的一天,使得李仙洲部被解放军完成了合围,再无生机可寻。

李仙洲于1960年11月获得特赦后,曾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见面叙谈最后,李仙洲禁不住向自己当年的黄埔老师发问:“我心中确实一直有一个疑问,困惑我很多年了,希望请老师能够帮我解答?”

原来,李仙洲所困惑的问题,就是当年在莱芜战场上,他率领六万大军都不能杀出一条血路,为什么韩练成军长却仅凭着一己之力就能突出重围?十多年了,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周总理听了李仙洲的问题,略带神秘地笑了笑。回答说:“韩练成同志嘛?”,顿了顿,又继续说:“韩练成同志就在北京,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见上一面,当面问清楚嘛。”

但那一次,李仙洲没能与韩练成见上面,就回山东济南了。

1975年,李仙洲接到周总理办公室电话,总理吩咐让他到北京来一趟。

此时,在押的国民党战犯都已经被释放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情况特别的顽固分子。原国民党十二兵团中将司令黄维就是其中之一。周总理希望李仙洲以黄埔一期老大哥的身份,和黄维进行交流,帮助解决他的一些思想问题。

黄维是一个性情十分固执的人,对于战犯改造不积极配合,坚持认为自己没有过错。李仙洲遵照周总理的嘱托,耐心与黄维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沟通。

也就是在这次来北京,李仙洲终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部下韩练成将军。

或许真是缘分不断,也或许是总理的特意安排,李仙洲来北京的住处和韩练成就在一栋楼里。

时隔28年重逢,韩练成首先向李仙洲作揖道歉,语气诚恳说:"李大哥,我对不起你啊!尤其听到你在吐丝口负伤的消息时,内心十分不安。但是当时身负党的任务,也只能先抛下你不管了···。"

李仙洲盯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老部下,不禁百感交集。他面对韩练成,问出了自己心中多年的疑惑:“当年莱芜战役,你为何要坚持延迟一天撤退?”

看到曾经的国军上司对自己当年的身份还不知晓,韩练成笑了笑说道: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解放军将口袋阵完成啊。”

李仙洲恍然大悟,但早已时过境迁。他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早年的恼怒,而是友好地与韩练成紧紧握了手,诚恳地说:"大哥并没有怪罪你,我应该谢谢你才对!若非你,我不是死于疆场,便是跑去台湾,怎还能得与老师周总理相见啊!"。

说完,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一对多年未见的老战友、老同事和老朋友,再也压制不住心中情绪,一同喜极而泣。

在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上,有多位像韩练成这样卧底于敌营的高级将领,他们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黄维与廖运周

黄维的名字一般人都知道,他不仅是淮海战役被俘虏的国民党军悍将,也是特赦战犯中的知名人物。作为黄埔一期生,蒋介石的嫡系将领,黄维曾与新中国开国大将陈赓是同窗。

廖运周是新中国开国少将,黄埔军校五期毕业。他1927年曾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做兵运工作,奉命长期隐蔽敌营。曾任国民党军110师少将师长。

淮海战役中,赶去增援的国民党十二兵团被围歼,确实败得很惨,作为兵团中将司令的黄维,在乘坐坦克逃跑时被解放军俘虏。

当年在战场上极其关键时刻,即1948年11月27日早上,第八十五军110师师长廖运周主动向黄维请缨,决心舍命当先锋,带领110师突围。

实际上,廖运周早已与我军军取得联系,决定以突围为名,率110师在战场起义。起义前,廖运周派人和前线人民解放军部队通报了信号,起义部队的官兵以臂上扎白毛巾为标志,在指定地点集结。

110师集结后,廖运周下令:“关掉全师所有的报话机,一律上交给师部。”与此同时,师部的无线电台也停止使用,彻底切断了和国民党十二兵团的联系。守在指挥部的黄维还误以为廖运周已率部突围成功。心中暗喜之时,廖运周在战场起义的消息却突然传来。

这一消息,仿若平地惊雷,将黄维惊得目瞪口呆。醒过腔来。他破口大骂廖运周是“党国叛徒!”,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

廖运周率部战场起义,严重动摇了国军十二兵团军心。

廖运周部起义成功后,解放军部队立即用重炮封锁了突围缺口,导致黄维兵团突围计划失败。此后,黄维一直对廖运周怀恨在心。

1975年,作为关押在功德林最后一批战犯之一的黄维获得赦免。

这时的黄维已经幡然悔悟。他不但拒绝了台湾国民党的高薪引诱,还坚定的留在祖国大陆,并被安排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文史专员。

此后,黄维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做出了积极努力,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而建国后,廖运周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先后担任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吉林省体委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兼秘书长、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同时,他也是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巧合的是,黄维在得到特赦之后,就在全国政协工作,两人又在一个单位当了同事。

尽管如此,黄维一直没有消除在战场上时对廖运周留下的成见。

在参加了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黄维偶然遇见了廖运周。

看到这位昔日的老部下、自己的“小学弟”后,黄维又怒从心头升起。他瞪着双眼,死死盯住对方,充满了敌意。

黄维根本没想到,廖运周早已是共产党员,这让他感到十分难堪。随即,他想装作不认识,扭头要走。没想到,廖运周却上前亲切拉住了黄维,微笑着与“老上司”谈起了之前的峥嵘岁月···。自然,此时的黄维也不是从前桀骜不驯的黄维了。感情短暂冲动后,他也渐渐地在与对方的聊天中,情绪缓和下来。

在一番推心置腹交谈后,黄维知道当年彼此是各为其主,不能再怨恨廖运周。但他还是忍不住感叹说:“想不到共产党真的是藏龙卧虎,你整整从事地下工作20多年,我都始终闷在鼓里。”

自此,两人将昔日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携手一起为统一大业而努力。

1989年,黄维在北京因心脏病突然离世。廖志周闻讯非常伤心。当时他自己身体状况也不好,没能前去参加黄维的追悼会,特派人送去一个花圈,真心表达对黄维的思念和不舍。

杜聿明与吴瑞林

这两个人,一位是著名特赦战犯,一位是解放军著名战将,两人都是中将军衔。

许多人都知道,杜聿明是国民党军中的抗日名将,黄埔一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曾任国军第五军军长,指挥昆仑关对日寇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寇第五师团。抗战胜利后,他曾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1948年任徐州“剿总”中将副司令,1949年1月在淮海战场被俘。1959年12月,杜聿明获得第一批特赦,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1978年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吴瑞林1928年参加革命,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军分区司令员、旅长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参谋处处长, 东北民主联军安东军区司令员, 辽南军区司令员兼独立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四十二军军长。在朝鲜战场,吴瑞林率部多次重创美军王牌部队,打出了国威军威,连骄傲的美军将领都记住了吴瑞林(无瘸子)大名。

1952年回国后, 吴瑞林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人民海军常务副司令员。

1962年国庆节,已经被特赦的杜聿明将军受周总理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阅兵。

10月1日这天,天安门广场万人欢聚,军乐声声,气氛隆重热烈。杜聿明正在观看广场上热烈的景象时,一位军人悄然走到他的身边说道:“杜先生,你还能认得我吗?我们可是打过不少交道的啊?”

杜聿明转身看着眼前这位佩戴海军中将军衔的人,摇头表示并不认识,但又好像在哪里见过。即试探性地问道:“请问兄台尊姓大名?”

那人爽朗地笑答:“我是吴瑞林,十六年前在东北,你还悬赏过我的人头呢···”

杜聿明很是吃惊,回忆片刻后恍然发问:“你不是已经死了吗?当时我以为你死了,还摆了庆功宴呢。”

在彼此的笑声中,两人聊起了十六年前的往事,很多战场细节被重新提起。

曾经是宿敌的两位将军,此刻谈得十分愉快,画面生动感人。

杜聿明与吴瑞林本不相识,两人是抗战胜利后在东北战场上相遇的。吴瑞林也确实险些死在杜聿明部队的围攻中。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当共产党将大批将士派往东北建立解放区时,蒋介石慌了手脚,急忙命令爱将杜聿明率领精锐部队开赴东三省围剿。

东北民主联军辽南军区司令部成立,创建独立第1师,吴瑞林奉命出任军区司令员兼独立第1师师长。

此时,杜聿明奉蒋介石之命,指挥东北地区国民党的几个军部队,快速进占了锦州、沈阳、长春、北镇、黑山、朝阳等地。

1946年6月,杜聿明为了扩大战果,将进攻目标瞄准了吴瑞林的辽南独立1师。他集结十万精兵,准备一举消灭吴瑞林的部队。

杜聿明派出多支部队出击,都没有遇到解放军猛烈抵抗,便开始产生轻敌心理。认为很快就能将辽南一带的共军歼灭掉。

因此,杜聿明命人专门发布了一则针对吴瑞林的悬赏通告,宣称:活捉吴瑞林者,奖励黄金500两;打死吴瑞林者,奖励黄金300两。

国民党军队中的贪财军官,看到这则悬赏通告后,进攻态势更加猖狂,但是却没有哪支部队真正遇到过吴瑞林。

而一心想要邀功请赏的国民党军官,为了夸大自己的战绩,在进攻任务完成后,纷纷上报虚假的歼敌数据。

东北战场初期,敌我力量比较悬殊。吴瑞林手上部队只有一五千万余人,而敌军却是十万之众。显然不能硬碰硬。

闻知杜聿明前来辽南围剿,吴瑞林的意见是大部队迅速转移,保留实力。而师政委的意见是不同意部队转移,因为有上级军区命令要求坚守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两人争执不下,吴瑞林只好打电话请示上级。可是,电话刚一拨通,隐约听见“撤退”二字,就再也听不见声音了。外面炮声不断,情况很是危急。

在选择是撤退还是坚守两难之中,吴瑞林权衡利弊,果断命令警卫员把政委架走。并命令留下一个团掩护,全师悄悄突围撤退。

由于部署及时得当,辽南独立师虽然受到了一些损失,但仍然保住了建制,最终跳出了杜聿明的重兵包围圈,转移到安全地带。

就在吴瑞林刚撤出指挥部没多久,敌军的炮弹接连落了下来,独立1师的指挥部几乎被夷为平地。

杜聿明很快接到部下报告:击毙了共军独立师师长吴瑞林,他立即让国民党各大报纸大肆予以宣传。

据说。为了邀功,杜聿明的部下不知道从哪弄到了一张所谓“吴瑞林阵亡”照片,糊弄杜聿明。使他一直蒙在鼓里,误以为共军的辽南独立1师师长真的被其部下打死了。

杜聿明还为此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庆功宴。

殊不知,吴瑞林不仅早已金蝉脱壳,还在解放战争以及其后的朝鲜战场上屡立奇功。升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长,且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令美军胆寒的猛将。

想当年,杜聿明还曾向蒋介石发报“共军辽南独立师被全歼,匪首吴瑞林被击毙”,他本人因此战而得到了委座嘉奖。

正因为如此,杜聿明虽然与吴瑞林不曾谋过面,但他对军旅生涯中的这件事却印象极深。

十六年后,两人在天安门上深入聊起当年的往事,杜聿明这才搞清楚,原来当时所谓的一些胜利,多是其部下谎报的。

杜聿明当场还对吴瑞林将军在朝鲜战场的表现表示十分敬佩;吴瑞林也为杜杜聿明能受邀参加国庆观礼而表示真诚祝贺。

两个曾经分属不同阵营、而且枪炮对垒过的高级将领,在此时握手言欢,可谓相逢一笑泯恩仇。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8965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