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帆
编辑/计巍
制茶中的王顺明
作为国家级非遗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茶人王顺明有近50年的时光都在跟茶叶打交道。
他曾担任武夷山6株大红袍母树的守护者20余年,见证了大红袍母树的停采以及武夷岩茶国家标准的出台。从制作、栽培、审评到教学,他一辈子的工作都和茶叶紧密相连。即便退休了,到了采茶季,他仍会下车间,熬通宵,手把手教徒弟制茶。
机械化发展推动着从业者适应新的变化,抖音电商等平台拓宽了传统销售渠道。不过,在积极拥抱新时代平台的同时,王顺明最认可的仍是“武夷岩茶人”的身份,他的初心,始终是“做一泡好茶”。
王顺明在观察茶叶
守护6株大红袍母树
在武夷山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6株大红袍母树已经历了近400年的风霜。对于已至古稀之年的王顺明来说,他的青春岁月,有20余载是守护着大红袍母树度过的。
1963年,9岁的王顺明随父辈移民武夷山茶场。童年时期,在山上玩耍时,他第一次见到了大红袍母树。1974年,王顺明师从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先生,逐步在业内深耕。1986年,他担任武夷山综合农场场长兼党委书记,此后亲自管理、制作大红袍母树茶。
清早从山脚出发,沿水帘洞、天车架行至慧苑,翻过流香涧,来到大红袍所在的九龙窠,中午在山崖边上的寮子里煮一碗面条充饥,下午再返程下山。这趟行程,构成了王顺明那时每月看护大红袍的工作。
当年守护人的职责,不仅仅是观察大红袍母树,看其是否遭遇病虫害威胁、是否受到春季洪水侵害。武夷先人曾总结“武夷耕作法”,其中最特别的环节是“客土”,其做法是,把已经种茶多年、丧失肥力的土壤挖到旁边,再从其他地方把新土挑来回填上,以使土壤肥力更新。王顺明也采取这一古老的耕作方法,每年挑十几挑“客土”上山,此外,煮黄豆一二十斤,带上山并埋在大红袍母树四周,使土壤中形成腐蚀质,增加通透性,利于茶树生长。
武夷山的半崖上,数株水金龟树下,有处石洞,人可以侧身钻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担心有人借道此处偷采大红袍,王顺明就把这处石洞堵上了,第二年他发现,大红袍茶的品质发生了变化。他继续研究观察,发现在日照、土壤都没改变的情况下,因为石洞被堵,风向发生了改变,茶叶品质也跟着变了,他立马把堵塞物撤开。
王顺明和他所在的研究小组,还对大红袍母树做了染色体基因的检测、四抗能力(抗病、抗虫、抗高温、抗低温)的检测等,用第二株大红袍作为繁育母树,使用无性繁殖进行扦插培育,繁育了上万亩的茶树。2002年,大红袍强制性国家标准颁布,武夷山市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操作,大红袍开始大批量生产,其品质均已达到母树大红袍水平。
与大红袍母树相处久了,王顺明能感受到人与树之间感情的加深。2006年,武夷山市政府对6株大红袍母树实行停采留养,彼时的王顺明年岁也大了,“我的青春献给了它”。大红袍母树茶从此成为绝响,王顺明写了首《大红袍赋》,将这些茶树比作“芬芳自赏”的“空谷佳人”:“其传奇也深远,韵味也深厚,寄喻也深长”。现在每次去看它们,王顺明都会认真观察,临别时也会深情看上一眼,不舍得离开。
每一步制茶工艺都凝聚着匠心
机械化不会改变匠心
除了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对于武夷岩茶(大红袍)来说也弥足珍贵。对于武夷岩茶人来说,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焙火等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心。
“青采得不标准,茶不一定做得好,如果萎凋过头了,就有红茶的味道,如果炒青把它炒焦了,那就前功尽弃了”,王顺明说,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环环相扣,“只有用精湛的工艺、严谨的态度驾驭每一个环节,才能做一泡好茶”。
摇青,亦称做青,是使青叶相互碰撞,从而促进青叶芳香化合物的形成。通过摇青,可以激发茶叶的香气。在所有制茶的工序里,摇青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8到10小时。在这道工序里,茶师需要精准判断青叶的状态,从而准确控制摇青的力度和时间的长短,“茶叶在摇青的过程中,动与静要结合好,如果摇的太狠,它的顶端叶部都会变红,那就做太过了。”
2016年,国内某茶业零售品牌的创始人曾遍访中国茶叶主产区,拜访多个茶类的非遗传承人,这其中就有王顺明。和这位创业者聊起做茶,王顺明说,四五月份做茶季自己是不敢感冒的,要坐在二楼窗前,工作人员在楼下炒茶,他用鼻子闻飘上来的气味,说“停!可以了”,茶就炒好了。对方认为,这是农业时代的做法,现在他们要做的是,在王顺明喊停的时候,用探测器检测茶叶的失水率、香气物质变化等数据,用设备把核心工艺环节“翻译”清楚,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王顺明认可机械化生产是时代的需求。例如机械化缩短了手工摇青最长8个小时的工作量;在炒青环节,“同样的时间,一个人手工炒炒两三斤,机械一锅可以炒80斤,而且不用怕烫手”。
不过,传统手工仍然有着机械无法替代的部分。例如焙火,“每一根茶我们都从手工出去”,原因在于“机械焙火是恒温的,没有错落感”。王顺明认为,机械化发展不会改变茶人的匠心精神,在他看来,匠心精神就是从业者“永远保持一颗热情的心,永远想为大家做出好的产品”。
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王盛聪1999年跟随王顺明,系统的学习武夷岩茶的制作和加工,整整22年。王盛聪也是王顺明的女婿。他曾说,即便师父已经70岁了,在岩茶制作期间,还是会下车间,经常手把手地教每个徒弟。“像做春茶期间,我们都是熬夜通宵,王老师也经常跟着我们大家熬通宵,干到凌晨三四点”。
有茶友曾到访武夷山,参观了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制茶车间、茶园以及王顺明的家,感受到这里“既不同于大企业标准化规模化的跑量式运作,也不同于茶农小打小闹的自采自制,至今保持着独立特行的传统家族式茶厂的运作和经营”。
在一篇发布于2016年的文章中,这名茶友还记录了在王顺明家餐桌上的观察:“王老师家的餐桌上,有一碗四季不变的菜是红烧肉,用当地土猪肉,文火慢炖,肥而不。上山采茶、炒制都是体力活,饥肠辘辘上山,是断然做不出好茶的。每年的采茶季,在武夷山住着,最幸福的事,就是一块接着一块吃肉,一碗接着一碗喝茶,通宵达旦的劳累之余,从头到脚都滋生出一种通透的快意。我想,这种感觉,出了此地,便再难寻觅了”。
王顺明与年轻人交流制茶
拥抱新的改变
王顺明领衔起草了《武夷岩茶国家标准》,他还组织协调大家做完了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保护和大红袍证明商标。作为武夷岩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者,王顺明说,完成这些工作,亦是时代赋予他的任务,“一代接一代茶叶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在我手上将它完善了,变成相对有理论体系的文件规则”。
2020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大会上,王顺明在发言中提到,“没有今天新时代的平台,我们的大师,只是匠人”,有了平台,“我们的传承人就会有灵魂了,就有晚年的价值再现。”
今年3月20日至4月5日,抖音电商举办“金产地春茶巡游季”活动,线上推出“寻味·春茶”内容,发挥平台优势,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内容推介特色茶叶,并通过商城、店铺和搜索等货架场景,带动茶叶及茶具销售。本次活动联动抖音电商“焕新非遗”专项,携手来自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不同地区的制茶非遗传承人,展示制茶技艺、保护非遗文化。
据介绍,抖音电商“焕新非遗”于2023年8月推出,该专项拟通过多项举措,一年内覆盖超30个非遗产业带,扶持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超300位,引入非遗产业相关商家超8000个,带动非遗产业带商品销量超3000万件。
在抖音平台,王顺明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琪明茶”,二代传承人王盛聪创立了“明古今”品牌,均通过抖音电商销售。
金玥是“明古今”品牌线上项目的负责人,主要工作是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内容输出,拓展品牌销售。金玥观察到,除了王顺明输出茶叶知识和观点的内容,体现茶厂制茶工序的视频,整体关注度更高,“岩茶制作工艺,例如摇青、焙火,它画面很震撼,不懂茶的用户也会好奇说,你这个茶是怎么做出来的,包括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都喜欢沉下心来,去看这种带有匠人精神或者非遗文化传承的内容”。
第一次见到师爷王顺明,金玥感觉,这位“很厉害的国家级非遗老师”并没有她想象中严肃,反而非常和善,“他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他支持年轻人做新的事情,像我们去做‘明古今’的抖音,他是非常支持的,会为晚辈的工作站台”。金玥还发现,很多网络流行语师爷也都知道,“比如前几天他去武夷山喊山,我们说师爷站在C位,他就知道。”
不过,一旦关乎做茶,这位70岁的茶人要求非常严格,“他进到我们直播间,如果发现我们哪里说错了,或者我们对一些茶专业知识没有完全掌握,他会及时反馈给我们”,金玥说,王顺明的那句“非遗有等级,但匠心没有等级,每位非遗传承人都在兢兢业业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做贡献”令她记忆深刻,“我能感觉到,师爷是真心热爱这件事情,不是仅仅把它当成工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