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在面临更多限制措施之前,或决定放弃美国市场。
近些年,中国车企接连在墨西哥和巴西建立工厂。报道指出,这些车企主要面向规模更小、有利可图,且容易进入的拉丁美洲市场,而非美国。
为何选择拉美而不是更大更富裕的美国市场,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首先是关税这一显而易见的障碍。中国汽车出口至美国市场,面临着25%的惩罚性关税以及额外的2.5%关税,综合税率高达27.5%。相较之下,进入台湾省市场的税率则为17.5%。
尽管如此,即便考虑到这些额外成本,中国汽车在美国市场仍具备显著的价格优势。根据数据,美国市场上的汽车价格是国内的1.5倍,而台湾地区的汽车价格更是高达大陆的2倍。这意味着,即便加上关税与运费,中国汽车在美国市场依然具有竞争力。
然而,关税并非唯一的障碍,更为关键的是准入壁垒。美国政府对中国汽车品牌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格措施,仅有吉利旗下的沃尔沃品牌成功获得了市场准入,其他品牌则面临难以逾越的门槛。
台湾地区同样如此,对大陆品牌汽车实施严格的安全审查,仅有上汽名爵等少数品牌能够进入市场。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中国汽车制造业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2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的领头羊,出口总量达到522万辆,同比增长57%。
然而,在这庞大的出口数字中,仅有吉利旗下沃尔沃品牌的1万多辆汽车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占比不足0.2%。
2024年1月,吉利总销量达21万辆,但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仅为800辆,尚不及中国一个三线城市的销量。
即便是在中国生产的特斯拉汽车,也因产地问题而无法享受美国政府提供的7500美元补贴,导致这些车辆全部出口至欧洲和加拿大,而未能进入美国本土市场。
然而,在拉丁美洲市场,中国汽车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迅速增长。
2024年1月,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巴西、墨西哥、智利三个拉美国家赫然在列。
比亚迪在巴西的月销量达到4251台,上汽在墨西哥的月销量为4008台,销量增长势头迅猛。
尽管巴西市场的年销量仅为180万辆,远不及美国市场的1500万辆,但中国汽车在该地区的销量已接近美国市场的10%。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车企明智地调整战略,将重心转向拉美市场。
毕竟,与美国市场的封闭与制裁相比,拉美国家用真金白银为中国汽车投下了信任的一票,销量的快速增长为中国车企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价格方面,中国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仅为国内售价的1.5倍,即便是美国本土品牌,其在美国的售价也高于中国市场。
这一现象在大排量豪华车领域尤为明显。在中国,大排量汽车面临高达40%的税率,这导致如凯迪拉克等品牌在中国市场仅提供2.0排量的车型,而在美国则提供3.0排量。此外,对于13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型,中国还额外征收10%的豪车税。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消费者对于平民代步车的需求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市场上销量最高的是价格在10-15万元的平民车型,美国市场上销量最高的同样是本田、丰田、雪佛兰等平民代步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在配置方面的优势也日益凸显。这种配置上的差异,使得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上更具吸引力。
在拉美市场,中国汽车之所以受到青睐,原因在于其出色的性价比。
墨西哥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墨西哥没有本土汽车品牌,销售的汽车均为外国品牌。
2023年,中国出口至墨西哥的汽车达33.4万辆,市场份额约为20%。
五菱品牌成为墨西哥进口车销量冠军,1月市场份额达10%,其次是奇瑞品牌。
五菱宏光V在墨西哥市场的成功,正是因为其价格便宜、耐用且功能多样,满足了墨西哥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优势在于其成本控制能力。即便加上关税和运费,中国制造的汽车成本依然低于墨西哥本土生产。
这一优势使得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压倒性的竞争力。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甚至因为中国制造的ID.6X车型在德国市场的销售而发起诉讼,要求销毁这些车辆,这足以证明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强大实力。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崛起,是全产业链升级的结果。国产车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激烈的竞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在全球市场上,中国汽车以其优越的性价比、丰富的配置和智能化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制造业将继续以其独特的优势,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8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