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31日,中央军委收到华野粟裕的一封急电,电报内容寥寥几句:此次战役规模巨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粟裕口中的“此次战役”也就是日后载入史册的淮海战役,这场由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联手猎敌的战役,可以说是解放战争中最关键的一场战斗。
按理说,淮海战役中野也出了不少力,中野司令刘伯承又是勇冠三军的“军神”,为何粟裕
在致电中央“请陈军长、邓指挥统一指挥”时,没有提到刘伯承的名字呢?
这是粟裕的疏忽,还是说另有名堂呢?
一,谁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
关于淮海战役,近年来讨论最多的无外乎是“淮海战役谁指挥”问题,各方你争我议,似乎有了大概答案。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另一个关键问题,一场战役要想打起来,自然要有人打头阵、开第一枪,那么淮海战役谁打的头阵呢?
答案不用争论,就是中野。
1948年11月7日,中野部队在追击途中,于河南虞城县和敌军第181师交火,正式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此战,中野杨勇将军带兵仅用时15小时,就击溃敌军,生擒敌师长。反观华野在11月7日这天,主力刚刚南下陇海一带,一直到11月9日才和敌人交火。
淮海战役中野立下首功,刘伯承又作为中野司令,粟裕在给中央的电报中更应该请刘伯承出山才是。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马后炮”问题,粟裕是10月31日请示中央的,淮海战役是11月7日打响的,粟裕本人肯定无法预测谁打的第一枪。
有这样的疑问,那就是以小失大、捡了芝麻丢西瓜了,注意,此处大讲中野立下首功,是要进一步加深对文题的疑问。试想,淮海战役必是一场大战,中野、华野都要参与,两大野战军的首长也不能闲着,粟裕这样的天才将领做事情面面俱到,自然会想到这一点。
既然已经想到,为何没有说出来呢?答案在于粟裕另有考虑。
二,刘邓二人组的特殊性
当时,刘伯承的职务是中野司令员,邓小平则是政委,由于“政委拥有最后决定权”这项规定在1942年就已取消,所以世人通常认为司令大于政委。
但是,中野的情况却很特殊,部队拥有最后决定权的不是司令员刘伯承,而是政委邓小平。这主要是由于中央为协调方便,在各大野战军设立了凌驾于司令部之上的前委机构,谁担任前委书记,谁的权力就更大。
西野彭老总军政一肩挑,自然由他担任前委书记;华野粟裕虽然是军事主官,但军内大事仍需要陈毅拍板,所以华野前委书记是陈毅;东野不用多说,林彪的地位无人可比。只有中野例外,刘伯承、邓小平两人都有“元帅之姿”,单独拿出来都是能统兵一方的名将,最后还是由毛主席亲自拍板,让邓小平出任前委书记。
也就是说,邓小平才是中野的当家人,后来中央决定建立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再次出任总前委书记,刘伯承、陈毅两人只担任委员,同样可以看出邓小平的地位之高。
三,刘伯承当时脱不开身
粟裕之所以不提刘伯承,除了刘邓身份差别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战役最初并未打算让刘伯承参与进来。
上文说到在,中野杨勇纵队追击敌军第181师,其实参与追击的部队还有中野第3、4、9纵队,这些部队主要受邓小平、陈毅指挥。
而中野第2、6纵队则在刘伯承的带领下,驻守在豫西一带,震慑敌军黄维和张淦兵团。刘帅作为我党军事素养第一梯队的名将,打仗技术精妙绝伦,他仅靠两支纵队就大摆疑兵阵,把白崇禧耍的团团转,一直误以为中野主力是在豫西,直到华东局势突变,白崇禧才绕过弯来。
也就是说,在11月之前,刘伯承的主要任务是在豫西牵制敌军,并没有参与淮海战役的迹象,直到黄维兵团东进,刘伯承才正式返回徐蚌战场,于11月10日和邓陈汇合。
总的来说,粟裕在致电中央“请陈邓指挥”时,没有提及刘伯承,主要还是出于军中职务和现实情况的考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7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