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962年11月21日,中印自卫反击战进行一个月,我军歼灭、俘虏印军7000多人。在取得大胜的形势下,我军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中方向印度总理尼赫鲁发出声明:“从1962年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年11月7日存在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
【被俘的印军】
印度对于中国的单方面停火和后撤决定却并未感激,相反,气焰更加嚣张。印度陆军对中国的停火采取了相应的停战行动,而印度政客却无法接受失败,他们在发表联合声明中说:“中国提出单方面停火的建议只是一个诡计,目的是在我们国内制造矛盾,在世界上制造混乱,以便再一次发动进攻。”他们要求印度总理坚决抵抗和不谈判。
尼赫鲁此时的态度是阳奉阴违,对于军事上的失败,他无法挽回,对于沸沸扬扬的舆论,他表面上采取附和的态度。在停火当天,尼赫鲁在集会上说:“印度同中国的战争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成为长期战争。我们对中国的建议严词拒绝,对于中国不准印度军队开到麦克马洪线的警告不予理睬。”
【印军在阵地上】
事实上,尼赫鲁已经给印军下达了遵守停火的命令,但是对谈判采取故意装聋作哑、无理取闹的做法。在印度新德里,印度外交部召见中国使馆人员,要求使馆人员说明实际控制线的确切意思,还问了一些易引起争端的问题。当使馆人员认真详细地解释以后,印度认为中国的解释“含糊不清”。
印度方面要求中国军队必须撤退到9月8日的地点,即中国包围多拉哨所时的位置。在西段,则要求中国撤出所占领哨所的地区,才能与中国谈判。而这些哨所都是在近几年里,印度越过边境线后偷偷设置的哨所。
更过分的是,印度甚至要求除了中国部队之外,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撤走,印度要重新占领这些地区。对于印度得寸进尺的无理要求,中方严词予以拒绝。周公致函尼赫鲁:“中方提出的措施绝对顾及双方的尊严和体面,如果印度单方面拒绝合作,停火就不能实现。”
【尼赫鲁】
同时,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做了许多工作,他们将印度撤退时遗弃的全部装备整理后归还给印度军队。战士们把印军的轻武器、迫击炮、大炮、炮弹、弹药和服装等收集排列,并详细列出清单,全部移交给印度,还拿到了收据。
然而,中国争取和平的诚意并未打动印度。印度认为中国是在“瓦解印度军心”。中印虽然停战,但难以坐到谈判桌前解决问题。同时,中印战争也造成了中方的外交困局。在美苏的支持下,印度占据了舆论优势,许多国家纷纷指责中国。但当中国军队获胜宣布停火时,一些亚非国家称赞中国有远见和气魄,不趁人之危,有和谈的诚意。
不少国家认为中国“暂时掩人耳目,以便进一步采取行动,谋取地区霸权”。印度在西方的影响下,顽固地坚持错误的立场,拒绝和谈。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倡议召开六国会议,锡兰、印尼、阿联、加纳、柬埔寨、缅甸讨论中印边境问题,周公表示赞成。
1962年12月10日,六国在锡兰首都科伦坡召开会议,商讨重启中印两国谈判。在尼赫鲁派人游说六国之后,六国明显偏袒印度,让中方很失望。在科伦坡会议上,双方商讨的原则是不谈条件,以舆论的方式促使两国谈判。
1963年1月22日,当班达拉奈克夫人将六国调解的建议告知周公时,周公当场表达不满:“会议对于中印边界冲突的认知有偏差。可能是我们退步太多,才会引起对方无止境的无理要求。如果我们在发生冲突以后原地不动,现在估计都是各退一步。”尽管对科伦坡建议有意见,但周公没有打算全盘否定。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六国调解有利于打开中印谈判僵局。
【班达拉奈克夫人】
1月4日,周公向班达拉奈克夫人提出原则接受科伦坡建议,但有两点解释:一是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后撤20公里,建议印军在东段和西段都留在原地不动。二是中国军队后撤后的隔离地带,两国都不设置民政点。班达拉奈克夫人对中国的合理要求表示认同。
为什么中国选择再退一步呢?当时美国虎视眈眈,苏联与我国关系破裂,国际形势严峻。我军虽然获胜,但是攻下的区域环境恶劣,后勤保障难以跟上。只有谈判,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当班达拉奈克夫人到达印度后,迫于印度的施压,发表的是另一个澄清声明。在中印边界两段,中国军队撤离形成的隔离带,设置民政点,由双方进行管理。这与我国提出的两点解释大相径庭。
尼赫鲁说:“除非我们提出的条件即恢复9月8日的状态,就会进行会谈,否则不举行任何会谈。”印度没有与中国和解的任何诚意,但在国际上发表演说造成一种热爱和平的假象。尼赫鲁还提出中印边界争端,提交海牙国际法庭去审理,后来这个提议遭到议会反对。
中国希望通过科伦坡建议促进两国谈判,但印度更加得寸进尺,于是中国决定不急于与印度和谈。2月21日,周公向班达拉奈克夫人致电表示,中方希望两国会晤,如果不能举行,中方愿意等待。
我国表明自己的态度后,六国调停的结果不能实施。看到中方的态度,尼赫鲁感到无可奈何。参加调停的六国知道,中国坚决捍卫领土,不公正的调解必然无效。4月27日,六国代表宣布:中印两国之间的事应由两国自己决定。科伦坡建议化为泡影,我国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印度边境战争的失败,使尼赫鲁在印度国人心中的形象受到很大的损害,他的精神和意志慢慢消沉下去。1964年5月26日,尼赫鲁在不甘中去世,中印两国边境平静下来。
参考资料:《1962:中印大战纪实》 师博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7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