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凭的中国农民, 靠一杆鱼竿打破西方封锁, 做出一个世界第一

沐语纪文史2024-04-08 15:12:25  114

| 瓜田李的猹

“你为民族争了光!”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最大的殊荣莫过于国家和人民的认可。

山东威海就有这样一位农民企业家,他没有百亿身家,不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却被称为最低调的“民族之光”

他只有初中文凭,地道的农民出身,甚至在46岁时才开始创业,却成功上演了人生传奇三部曲。

20世纪80年代,他用十年时间,将亏损100多万元的乡镇作坊,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钓具制造企业。

90年代,他又耗尽家财,开创国产复合材料制造先河。

进入21世纪,他靠着一根鱼竿,打破西方垄断封锁,实现国产碳纤维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30年的时间,他做出了两大中国龙头企业,还帮中国从无到有,将碳纤维产量做到了世界第一!

他就是陈光威,一个农民出身的“钓鱼佬”。

46岁临危受命

1942年,陈光威出生于在威海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陈光威从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生活的艰难并没有让他自暴自弃,反而培养出陈光威勤劳、踏实,坚韧不拔的性格。

建国后,陈光威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家里实在太穷,他也只念到初中毕业。

三国演义》是他小时候读的最多的书,其中曹操评价袁绍的那句“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他记忆最深刻。

这也成了陈光威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他希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983年,陈光威迎来了机会,被推选为王家钦村的支书,开始带领乡亲们致富。

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陈光威又成为了镇工办副主任,本以为可以为乡亲们奉献一辈子,不曾想一纸调令改变了他的下半生。

1987年,46岁的陈光威临危受命,被调到了一家镇办企业,成为“威海石化科研器材厂”的厂长,彼时的厂子只有不到30人,亏损将近100多万元。

上任后,陈光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发展方向,资金少,产能不足是厂子的缺陷,想要扭亏为盈,必须精准把控市场,扬长避短。

经过多轮商讨,最后陈光威拍板决定,进入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钓具产业。

由于没有技术,所以起初厂子主要给环球渔具代工,一边学技术的同时一边赚点辛苦费。

靠代工攒下一笔钱后,股东们没有着急分红,在陈光威的建议下,引进了一条国产化钓竿生产线。

初步定下的目标是以5元的成本生产一根钓竿,然后10元卖出去,从中间赚取差价,而不是只赚微不足道的代工费。

为了拿到订单,陈光威不辞辛苦,乘飞机去洛杉矶参加渔具博览会,费尽唇舌终于拿下了一批订单。

1988年,威海鱼竿厂成立,陈光威带着员工夜以继日赶工,终于赚到了第一桶金。过硬的质量,低廉的价格,让厂子订单不断,终于走上了正轨。

1992年,威海光威集团成立,之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坐稳了钓具龙头宝座。

之后10年的时间,陈光威陪厂子一起进步,他筚路蓝缕,凭借热爱,将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作坊,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钓具制造企业,年出产钓竿达到1000万套。

迎难而上研究碳纤维

和大多数企业一样,光威钓具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光威鱼竿早已决定从玻璃纤维走向碳纤维。

碳纤维鱼竿足够轻,而且强度高、耐腐蚀,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真正实施时,陈光威才发现,我国并没有掌握碳纤维相关技术,需求大量依赖进口。

但是在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就缔结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其目的就是对其他国家进行出口管制。

而碳纤维不仅是做鱼竿的极佳材料,更是高科技产品广泛应用的材料。在国防战备物资上,也能看到碳纤维的影子,所以受到西方国家大力封锁管制。

不过为了企业发展,光威钓具只能和日本签订合同进口碳纤维。但日本欺负我们没有,经常“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给”,想要碳纤维,就要低声下气求人。

这让陈光威很生气,为了让原材料掌握在自己手里,他忍无可忍,主动向碳纤维研发进攻。不过由于难度太大,这个想法遭到了很多高管的反对。

这反而更激起了陈光威的创业斗志,他力排众议,花几百万美元从国外进口了一条生产线,风风火火的开始研究碳纤维。

供货商也知道陈光威的想法,表示设备可以卖,但不提供任何后续指导服务,摆明了要继续限制技术。

显而易见,碳纤维技术是真正的顶级科技,制造方法被外国严格保密。没有一点技术底蕴,想要搞自研,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设备是买回来了,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用,陈光威和员工也只能大眼瞪小眼,硬着头皮开始研究。

这一研究就是4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001年,国家科技部成立了一个课题组,专门研究如何攻克碳纤维技术。这和陈光威的想法一拍即合,他当即就表示要全力支持这个项目。

此后几年时间里,陈光威带领集团先后在项目中投资了40多亿,光威钓具多年打拼下来的积累全部投了进去,最难的时候公司甚至面临负债倒闭。

这期间,陈光威付出了太多资金和心血,他和员工同吃同住,经常半夜两三点还在厂里加班,憋足了劲儿要鼓捣出来碳纤维。

终于,各方面通力合作,夜以继日的攻坚,2005年,光威碳纤维通过验收,成为了中国第一家成功研发碳纤维的企业,改变了世界碳纤维格局。

谁也想不到,国外费劲心思封锁,困扰了我们整整40年的碳纤维研发,就这样被一家制造鱼竿的企业研发了出来。

由光威企业开头,其他技术团队接棒,中国碳纤维技术连续取得突破。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相继完成T800级、T1000级碳纤维的研发和量化生产,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017年,光威集团成功上市,成为了碳纤维龙头企业。

2021年,我国碳纤维产能比占全世界31%,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

而碳纤维,也应用在了很多国防科技上,陈光威靠着一个鱼竿小作坊,钓起了中国军工产业的未来,无愧于“民族之光”这个称号。

但令人惋惜的是,作为开创者的陈光威老爷子,却看不到碳纤维发展辉煌的一幕。

在2017年4月,陈老爷子因劳累过度,倒在了生产一线,但他的贡献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结语

师昌绪院士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我们的国防太需要碳纤维了,不能只靠进口,如果碳纤维搞不上去,国防航空被卡了脖子,脱了中国国防的后腿,我死不瞑目。”

由此可见碳纤维技术有多么重要,而陈光威一个初中文凭的农民,凭借一腔热血,为了制造鱼竿,却误打误撞攻克了碳纤维难题,硬生生凭鱼竿帮助了“军工企业”。

有这样的企业家,是国家的幸运,更是人民的幸运!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与参考:

1.光明网,2021-02-21,《值得为人所铭记的一道“民族之光”》

2.经济观察报,2023-06-17,《光威往事:创新是如何发生的?》

3.纺织服装周刊,2021-02-21,《追思陈光威,国产碳纤维产业化第一人》

4.中国纺织报,2018-02-05,《中国化纤协会追授陈光威“碳纤维产业突出贡献奖”》

5.中信出版集团,陈润,谢再红,邱恒名著,《民族之光:陈光威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7376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