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如何控制云贵地区的? 为何汉唐时期做不到, 明朝却能实现?

北国历史爱好者2024-04-09 23:07:38  138

云南在明朝之前,一直断断续续割据的割据着。即使强大如唐朝,也没能一直把握住云南。云贵地区和中原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但是多年以来,中原都没有稳定的控制云贵一带。唐朝时,云南虽然时常派遣使者称臣,但是和朝廷的关系一直不太牢固。

朱元璋写给的傅友德信里总结说:“唐前后凡九加兵,战屡不胜,唐终不能驭。”

可是唐朝不能控制的云贵一带,在明朝却真正纳入了中原统治版图。这其中波折艰难,实在一言难尽。

唐朝末期,中原失去了对云贵地区的控制。五代十国到处都是割据政权,自然做不成什么大事。到了宋朝,就更不用说了。

宋太祖赵匡胤直接说“大渡河以西,非我所有也”,丝毫不挣扎,直接放弃了努力。

和宋朝相比,元朝做的很好。元朝把云南纳入了统治范围。但是元朝对一切统治范围都是一种风格,能减少成本就减少成本,能少管就少管。

效果可想而知,元朝虽然把云南纳入了控制范围。但是元朝的统治,非常依赖当地的土司。

在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云南还在北元的控制范围内,当地有大理段氏,还有北元的梁王。这里还是铁打的元朝势力。

朱元璋当然不能容忍这种现状,只不过当时明朝刚刚建立不久,民生疲敝,军队到处打仗,也忙不过来。所以,朱元璋最开始试图用怀柔的方式解决云南问题。

朱元璋先是派使臣去云南,和梁王谈。朱元璋开始的意思,是让云南直接归顺朝廷,朝廷可以给云南保留很大的自治权,他们还可以在当地统治,只要愿意像周边的藩国一样,称臣纳贡就行。

但是,这个梁王是北元的死忠,他不仅拒绝了朱元璋优厚的条件,还和北元朝廷联系,试图联手反攻明朝。

而且,他们还扣押了朱元璋派去的使者,扣了很长时间,最后把人给杀了。

其实按照古代的规矩,“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是梁王却杀了朱元璋的使者。梁王这么干,除了不守规矩以外,也是表达了一种态度:我和你朱元璋,没啥好谈的!

由于梁王这种不合作的态度,所以朱元璋在手头宽松之后,立刻就发兵云南。

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率30万大军征云南。

这个阵容堪称豪华,傅友德是朱元璋打天下的老伙计,蓝玉后来打赢了捕鱼儿海之战,沐英更是时代镇守云南,帮明朝把云南消化成功了。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为这次南征,亲自规划了战略路线,可见是多重视云南了。

激战之后,明朝成功的打败了北元的残存势力。梁王知道大势已去后,就上吊自杀了。

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非常振奋,令三人在当地驻扎。一年之后,又召傅友德和蓝玉回来,留沐英在此地驻守。

这个沐英是谁呢,他是朱元璋的养子。朱元璋有许多干儿子,但是沐英和其他人稍微有点不同。

沐英遇到朱元璋的时候才8岁,当时朱元璋和马皇后刚结婚没多久,没有孩子。所以朱元璋把沐英捡回去,和马皇后一起抚养。

沐英是朱元璋抚养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和朱元璋马皇后他们的感情都很深。

朱元璋刚当皇帝的时候,还没有把大都督府改成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就让沐英做了大都督府佥事,第二年又升为大都督府同知。

当时大都督府中的事物积攒的很多,处理起来非常复杂。沐英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可见沐英处理事务的能力很强。

既有朱元璋的信任,又擅长处理复杂的事物,所以沐英才会被朱元璋留下。而后来的事情证明,朱元璋留沐英,实在是太合适了。

沐英留驻此地,不只是震慑当地土司、预防叛乱。而是搞起了建设。

洪武十九年的时候,沐英上疏请求朱元璋,允许军队在当地屯田,朱元璋欣然同意。于是,沐英自永宁至大理,每六十里就设一堡垒,留下军队屯田。

屯田,是一向非常有历史的军队活动。士兵不是一直打仗的,但是要一直吃粮食。屯田就是每固定人数的军队,负责耕种一定份额的土地。

士兵闲时耕种,在粮食方面就可以自给自足了。这种白嫖士兵劳动力的做法,经常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因为这不仅可以省下士兵所需要的粮食,还能省下运输粮食的费用。

说到屯田,就不得不顺便说一下朱元璋设置的兵制了。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推行卫所制。一卫有5600人,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千户所有一千二百人,百户所有一百二十人。

卫所制又和世兵制、屯田制相结合。所以至少在明朝初期,兵源和粮草都是稳定的。所以当时朱元璋非常得意:“朕可以让这些军队粮草充足,但不用花国家一粒米。”

现在,既然云南已经屯田了,那自然也有配套的卫所。明朝在云南设置了许多卫所,这对于云南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士兵屯田是可以带家属的,而且明朝也很支持。屯田士兵的家属不仅由朝廷出车接送,还会给安家费。

明朝在云南驻扎了好多卫所,而且每个士兵都带有许多家属。这样一来,人数就多了起来,每个卫所都像个小村落一样。

可是明朝很快发现:人数还是不够多。还得多往云南送点人。

安定云南,只有军队是不够的。明朝统治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此地已经脱离中原太久,当地的民族成分过于复杂,难于管理。

当时最容易管理的,是汉族聚居地,这里直接用流官就能管理,统治最容易;既有汉族又有少数民族的地方,既有土司,又有流官,统治稍微麻烦;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主要是当地土司在管理,统治最松散。

所以,想要抓牢一个地区,还是要移民实边。当地的汉人多了,统治起来才容易。所以,明朝初期把大量的汉人百姓迁移到了这里,改变了当地的民族结构。

明朝能消化云南,移民实边是相当重要的一步。

朱元璋还一直让沐英驻守在云南,沐英在云南除了阻止屯田外,还让人疏通河道、修建水利设施;开发盐井;修整道路。

总之,沐英这一系列的做法,增加的当地的收入,也让云南从穷困偏僻变得繁华了起来。

在沐英的经营下,云南的局势逐渐稳定了下来,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升。

洪武二十二年,沐英去经常见朱元璋。据说沐英要离开云南的时候,当地许多百姓都恋恋不舍,生怕沐英不回来,可见沐英在当地的治理非常成功。

到了京城,朱元璋设宴款待,夸他说:“自从你驻守在云南,朕就放心了。”

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太子朱标去世。当初马皇后去世的时候,沐英还在云南打仗,听到消息之后悲伤过度,咳出血来。如今又得知朱标去世,沐英心里非常悲痛,一病不起,很快就死了。

沐英死后,朱元璋非常悲伤,特意追封沐英为黔宁王。沐英的子孙后代就这样时代镇守在云南。

由于沐英家族时代镇守云南,威望很大,再加上沐英本人又被追封为王,所以在小说里,就出现了一个“沐王府”。其实除了沐英本人被追封为黔宁王、沐英的二儿子沐晟被朱棣追封为定远王,其实没有其他的王爵了,一直都是国公。

沐王府其实是黔国公府,但是沐家时代时代镇守云南,和土皇帝差不多,所以才会被称为沐王府。而沐家在云南当地的威望,也为明朝在当地的统治增加了稳定因素。

唐末失去控制的云南,最终在明朝回到了中原版图,明初“移民实边”的策略,和沐英在当地的经营,都有相当大的功劳。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7221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