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八百人起兵一生纵横天下自封宇宙大将军, 死后却遗臭万年

是史谭啊2024-04-09 14:09:26  124

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摇摇欲坠,朝堂之上,皇权旁落,掌握大权的两位朝臣因为意见不合,频出争端。

这两位朝臣,一位是高欢,一位是宇文泰,朝堂之上,双方谁也看不上谁,总想着压对方一头,但是身为“臣子”,总是有所桎梏,于是两人一较量,最终决定,“不伺候了”。

两人一拍两散,纷纷带着自己的实力脱离北魏,开始“单干”。

由此北魏开始分裂,出现了“东魏”、“西魏”两个政权,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就是“流连”在两个政权之间的人物,侯景

好将军没有好领导

侯景,字万景,是山西朔州人。

虽然祖籍在山西,但是侯景其实是属于少数民族的。

因为住在边镇,所以侯景从小就受到了周边人彪悍好武习俗的影响,从小就开始学习武术。

不拘小节,善骑射,骁勇好战,年纪轻轻就有一身好武艺,是个打仗的“好手”。

北魏末年,北方大乱,政权更迭,国家分裂,普通人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侯景也决定用自己的一身武艺有所建树,再加上他确实在领军打仗这一块很有优势,于是侯景最终选择成为东魏的一员大将。

因为骁勇善战,并且做出了很多的成绩,所以高欢非常的看好侯景,不仅提升他为吏部尚书,还在不久之后就让他官封濮阳郡公。

高欢非常的看好侯景,还封他为司徒,并且让他拥兵十万,统治河南地区。

事实上,侯景虽然骁勇善战,但是他其实并不是很擅长武术,而是在谋略这一方面相当出色。

因为天生长短脚,注定他无法成为一个武艺非凡的大将军,但是脑子灵活,他倒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谋略家。

侯景对待将士非常严苛,也正是这份严苛,让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只是对于侯景这个“定时炸弹”,高欢还是相当忌惮的。

虽然侯景战功赫赫,也是个优秀的将领之才,但是他手里的权力太大了,他有兵权呀,这就意味着要是他想叛变,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很多东魏的“高层”并不看好侯景,甚至还对他多有忌惮,即便没有表现的很明显,但是从种种迹象当中也能看出来,侯景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出来。

高欢还在世的时候,对于侯景还能起到一定的忌惮作用。

侯景虽然不满东魏高层的行为,但是对于高欢,他还是比较信任的即便高欢也不是很放心他,但是在明面上,高欢给了侯景应该有的尊严。

然而,这样的平衡因为高欢的离世打破了。

其实高欢一直都对侯景十分忌惮,只不过当时强敌在侧,正是用人的时候,高欢不敢也不想把侯景这个强将拱手送给他人,所以即便是担心侯景野心变大,他也没限制侯景的势力。

但是高欢在临终的时候还是告诫儿子要小心侯景,本身侯景就看不惯高欢这个儿子,高欢去世后,侯景处处受限,他的心里越来越不平衡。

在侯景看来,他在外出生入死,卖力打仗,结果最后被猜忌不说,就连日常生活都被人监视,这下子侯景不干了,他直接带着全部身家转投投诚西魏。

四处受挫,跑去南方

虽然侯景带来了全部的诚意,但是西魏还是有点信不过他,要知道最开始东、西魏可是“一家”。

即便后来分裂,这俩的领头人可曾经是“同事”,两个人的思想习惯在很多方面还是很相似的,高欢忌惮侯景,西魏的人自然也有点害怕。

即便是侯景带来了全部的诚意,还带着兵,带着粮草也没法让西魏快速下决定,面对诚意满满的侯景,西魏就一句话“再考虑考虑”。

西魏不想要侯景吗?

当然不是,这样一个会打仗,有谋略,最主要的是还有人有军队,自带资源的大将军当然很吸引人,但是他既然能够背叛前边的君主,来了这,怎么保证他能不叛变呢?

万一来了这边还叛变,甚至还“搞事情”,那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纠结了半天,西魏还是选择让侯景吃了个“闭门羹”。

面对这个场景,侯景是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有胆识有谋略,还自带资源,怎么西魏就看不中自己呢?

但是纠结归纠结,侯景是有些“骨气”在身上的,既然北方都看不上自己,那自己也没必要继续“贴”上去了,于是后经一转头跑到南方去了。

此时南朝梁的君主是萧衍。

萧衍也是个有意思的人,战乱年代,不想着怎么开拓疆土,保卫国家,一天天就是尚儒、信教,之乎者也,阿弥陀佛不离嘴。

每天除了读经书就是拜菩萨,这样一个人带兵打仗那自然是差了点东西,于是面对自带军队和城池投诚的侯景,萧衍是一百个支持。

不仅相当的欢迎,还十分大方的接纳了侯景,给他高官厚禄,还十分的重用他。

在南朝梁,侯景受到了久违的重用,他感觉自己前些年收到的委屈似乎都消失了,只要如今有人看好自己,愿意用自己那就够了。

萧衍想着借用侯景的势力北伐,所以对待侯景那也是相当的客气,为了“报答”梁武帝的赏识之恩,侯景也是摩拳擦掌,就等着有一番大作为呢。

可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萧渊明打仗失败,成为了俘虏,紧接着东魏提出了和解的意思。

照道理来讲,东魏不需要和解,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侯景的“叛变”,可让东魏好好的吃了个亏。

侯景可不是独自一人走的,他离开的时候不仅带走了精锐部队,还带走了十几座城池,要知道这之前可都是东魏的城池,就这样拱手送给他人自然是不愿意。

于是在处于上风的情况之下,东魏还是选择了和解。

梁武帝萧衍对待东魏派来的使者那叫一个优待,双方就这样光明正大地开始了谈判。

表示东魏和南梁此前一直打仗,实在是不应该,不仅耗费国力,百姓们也是流离失所,如今打来打去也没个结局,真的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

思考之下还是和解更划算的来,与其打来打去,不如双方和解,没准未来还能强强联合,相互扶持。

面对东魏的说法,萧衍那是一点都没怀疑,甚至还觉得是“天上掉馅饼”,这简直就是好事找上门来了。

这些年双方打个不停,如今总算是有机会能够和解了,萧衍自然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最主要的是,这次还是对方主动和解,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问题自然是很好的事,萧衍想都没想就决定进行和解。

这边双方的“和解”之路进行的是顺顺利利,那边侯景可就不愿意了。

万一这两方和解的条件是自己呢,那岂不是这些年的努力都白费了,辛辛苦苦来南方不就是为了能够有个新开始吗,这要是成为了别人的筹码,那可就“身不由己了”。

甚至自己处境十分危险的侯景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他假借高澄的名义写了一封信,信中以东魏的口吻向南梁帝要求把侯景还给东魏。

侯景这次虽然是试探,但是梁武帝不知道呀,他还真以为是东魏和谈的条件呢。

虽然他算不上是一个狠辣的君主,但是和平建交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仅仅是牺牲一个侯景,就能换来至少十年的和平时光,那可太划算了。

尽管梁武帝也觉得这样做确实是有点对不起侯景,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答应这个条件,要把侯景交出去。

得知消息的侯景自然是崩溃的,这可不是个小事呀,这要是被交出去了,这些年自己的努力不就白费了,与其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不如赌一把。

发动叛乱,尸骨无存

说干就干,侯景在得知自己的严峻形势之后果断选择叛变。

他利用梁朝的各种矛盾,暂时迷惑了梁武帝及其臣子。

紧接着他便废除了梁朝盘剥百姓的市场税和田租,煽动百姓参与叛军,并在梁武帝养子的帮助之下,逐渐扩大势力,并最终成为梁武帝无法难以铲除的“毒瘤”。

梁武帝的昏政给了侯景更多可操作空间,他最终攻下了南梁的都城,拥护萧正德为皇帝,侯景则成为宰相。

549年,侯景擅断专政,梁武帝萧衍被饿死,侯景转而立萧纲为新皇帝,并自称为大都督。

专权之后的侯景开始变得“昏庸”起来,不仅强迫美貌的溧阳公主嫁给他,后又自封为“宇宙大将军”,甚至还派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就是个“魔鬼”。

551年,侯景废掉萧纲,在理萧栋为帝,时间没过多久,侯景又让萧栋禅让,自己登基为帝。

552年,风光一时的侯景被击败,试图逃亡,结果在逃亡的路上被部下所杀。

死后还被分尸,尸体被拿去邀功,不仅暴尸街头,还被百姓将尸体分尸殆尽,连妻子溧阳公主也分食他的肉,就连尸骨都被人烧成灰掺酒喝下。

足以可见侯景多有招人恨,即便已经死了,也是遗臭万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6701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