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非要杀宋江? 你看是谁出卖了兄弟, 宋江一死他便加官进爵

耳东品文史2024-04-09 00:02:20  111

罡星起河北,豪杰四方扬。五台山发愿,扫清辽国转名香。奉诏南收方腊,催促渡长江。一自润州破敌,席卷过钱塘。

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衣锦尽还乡。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诳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一首《满庭芳》道尽了梁山好汉的悲剧命运,他们大聚义时有多风光,征方腊后的下场就有多凄凉,谁能想到征方腊一役会让梁山好汉十损七八,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即便能在战场上保住一命的好汉们也难被皇帝抹杀的命运。

(梁山好汉剧照)

不过宋江之死真的是那帮奸臣的意愿吗?还是说另有他人在从中作梗?

一、鸟尽弓藏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古往今来那些皇帝杀功臣的戏码上演过无数次,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那些功高盖主的大臣在皇帝的敌人被扫尽之后,也就成了皇帝身边最大的威胁。

从明面上来看,宋江所统领的梁山大军也确实是皇帝身边最大的威胁,毕竟当年他们还在梁山泊落草时,朝廷一方就派出了不少名将去征讨梁山,结果几乎是无一例外的败给了梁山,甚至其中的关胜、呼延灼、秦明等人还先后转投了梁山阵营,可见宋江所统领的梁山势力不仅武力强大,其本人更是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否则何至于能够收服如此多的好汉?

从这里来看,宋江这人确实留不得,但问题在于皇帝能想到这一层吗?

(宋江、卢俊义剧照)

要知道宋江统领的梁山军已经为朝廷解决了辽国、田虎、王庆、方腊这四大势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的存在,哪怕征方腊一役损失了大量的人才,梁山也依旧保持着不俗的战斗力,正所谓“老狗也有几颗牙”。

对于当年尚处于巅峰期的梁山众将士,宋徽宗尚且敢用他们,此时已是元气大伤的梁山又有何足以畏惧的地方?再加上金国一直对宋土虎视眈眈,宋徽宗完全可以“物尽其用”,让宋江带着一众兄弟继续为他卖命,且不说把金国灭了,好歹也能咬掉对方一层皮,岂不妙哉?

如此看来,定是有人从中作梗,左右了皇帝的判断。

二、不合理的安排

其实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确实是有人在宋徽宗面前进献谗言了,从明面上来看,就是高俅、蔡京、杨戬那几个奸臣。

比如这段描述就很直观:“且说宋朝元来自太宗传太祖帝位之时,说了誓愿,以致朝代奸佞不清。至今徽宗天子,至圣至明,不期致被奸臣当道,谗佞专权,屈害忠良,深可悯念。当此之时,却是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当有殿帅府太尉高俅、杨戬,因见天子重礼厚赐宋江等这伙将校,心内好生不然。”

(童贯、蔡京剧照)

接着他们便想出了以毒酒杀害宋江的计谋,在那之前,他们还设计害死了卢俊义。

不过宋徽宗虽然愚蠢,却也不至于随意听信他们的谗言就杀害一个有功之臣,至少当蔡京等人进献谗言时,宋徽宗也表示了质疑。

书中只道:“此时高俅、杨戬各在彼,四个奸臣定了计策,引领原告人入内启奏天子。上皇曰:‘朕想宋江、卢俊义,破大辽,收方腊,掌握十万兵权,尚且不生歹心。今已去邪归正,焉肯背反?寡人不曾亏负他,如何敢叛逆朝廷?其中有诈,未审虚的,难以准信。’”

是啊,人家在人员齐备,战力巅峰之时尚且在为朝廷卖命,尽显忠心,怎么可能在损兵折将之后反而起了歹心?

(好汉杀敌剧照)

显然蔡京等人的这番谗言是过于荒唐,以至于宋徽宗都能一眼洞穿他们的诡计,可徽宗最终还是决定采纳他们的建议,这又是为何?

除非,只有一种解释,梁山一方出了奸细,那人也站出来指证宋江图谋不轨,自己不愿再与宋江同流合污,这才让皇帝动了杀心。

可那人会是谁?答案其实很简单,你就看宋江死后,谁获利最多便知道了。

三、获利之人

宋江后来确实是被皇帝赐了毒酒,说来可悲,这家伙为了保全自己的忠义之名,居然选择在临死前顺便把那脾气暴躁的李逵也给杀了,他对皇帝确实是一片忠心,但此举也暴露了宋江的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心中只有忠义的虚名,却没有兄弟”,他此举难免触怒身边的人。

不卖关子,宋江死后,获利最多的,恰恰就是他的亲兄弟宋清。

毕竟书中是这么说的:“宿太尉次日见上皇于偏殿驾坐,再以宋江忠义为神,显灵士庶之事,奏闻天子。上皇准宣宋江亲弟宋清,承袭宋江名爵。不期宋清已感风疾在身,不能为官。上表辞谢,只愿郓城为农。上皇怜其孝道,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待有子嗣,朝廷录用。后来宋清生一子宋安平,应过科举,官至秘书学士。”

这合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照说宋江若真的有反心,别说给宋清加官进爵了,像这种反贼首领的家人,怕是难逃被株连的命运才是,可宋清不仅没被杀死,反而加官进爵,从此走向人生巅峰,哪怕皇帝昏庸,难道那帮奸臣就不怕这是养虎为患?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宋清早已与他们勾结在一起,他不过是担心哥哥真的还有反心,万一连累了自己。

(宋江、宋清剧照)

毕竟当年他与宋太公就说过:“老汉祖代务农,守此田园过活。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因此老汉数年前,本县官长处告了他忤逆,出了他籍,不在老汉户内人数。他自在县里住居,老汉自和孩儿宋清在此荒村,守些田亩过活。他与老汉水米无交,并无干涉。老汉也怕他做出事来,连累不便,因此在前官手里告了执凭文帖,在此存照。”

显然,宋太公不满意这儿子,宋清也不满意这兄长,是他害得他们一家人只能过那绿林中刀尖舔血的日子。

因此若真是宋清出卖了宋江,那也完全说得通。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66114.html
0
最新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