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时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的罗荣桓同志,写给中央书记处一封关于授衔初步意见的亲笔信,罗荣桓代表“总干”拿出来的意见,可以回答若干网友们比较疑惑,甚至存在争议的问题!
为了确认是罗帅的笔迹,特地又附了一张罗帅亲笔落款的题字,可以发现,罗帅在签名时,繁体“罗”字的写法,跟信中罗瑞卿的“罗”字,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写东西的时候,要勤于考证,而不是轻易复制或者摘抄别人的东西。
先把罗帅这封信的文字整理如下:
一、元帅:大家一致意见,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
二、大将:(十五﹣廿二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 、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张宗逊、宋任穷、许光达、肖克、王震、周纯全。
首先说明,这份报告并不是最终形成的元帅和大将名单,因为这两级军衔的人选确定,已经不是总干部部能说了算的,必须经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讨论和毛主席决定,才能最终确定,只能算是初步意见。
最新一届“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名单,产生于1954年9月28日,也正是55年大授衔之前,全体委员共12人。特别注意,这是我党的“中央军委”,而非政府方面的“国防委员会”,是真正的军队领导核心,起义将领不可能入选在内。
这12人名单中,除去未来的十大元帅,另有毛主席(军委主席)和小平同志(军委秘书长),由于毛主席坚辞“大元帅”军衔,小平同志兼着副总理,最后决定不授衔,因此剩余10人全部授共和国元帅,等于基本同意了总干部部的意见。
因此粟裕不可能进入元帅名单了,粟裕将军受限于资历,当时并不是中央军委委员,缺乏最重要的一个硬件指标,即便是战功卓著,也只能排在大将名单之首。所以这个事就不要再争论了,哪怕是陈老总不授衔,粟裕还是不符合条件。
关于授予大将军衔的名单,其实之前有两种方案,即22名和15名的版本。我们可以看出,罗帅信中所写,已经是经过筛选的第二个版本,名单上只有15人了,而排在后面的5人分别是:宋任穷、许光达、肖克、王震、周纯全。
中央书记处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决定只授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经过毛主席的圈定,最终排在第十位的张宗逊(原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遗憾落选,仅授了上将衔,而排名第十二的许光达,作为红二方面军代表,最终授予大将衔。
张宗逊、宋任穷、肖克、王震和周纯全,就这样遗憾地与大将衔擦肩而过,全部授予了上将军衔。个人看法,其中的张宗逊和肖克,确实还是比较可惜的,毕竟一个曾是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副师长,一个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副司令员。
1955年军衔的授予,是资历、贡献、战功、职务等全方位的考量,也包括平衡“山头”关系等因素,不可能简单搞一刀切的,总干部部的意见、五大书记的讨论以及毛主席的最终决定,都有可能影响结果,读者必须全面地看问题,莫钻牛角尖。 #十大元帅轶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