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 阻击黄维的正面大战, 为何由陈赓指挥?

陈冠任2024-03-16 18:10:37  103

1948年10月底,徐州被围。11月8日,敌黄维兵团奉命增援。他的兵团装备笨重,只能走大路,经河南省的正阳、新蔡等县,沿安徽省的阜阳、蒙城大道向徐州方向前进。

歼灭黄维兵团,已是淮海决战的关键。因为,如果让黄维兵团抵达宿县,敌军则可把徐州、宿县、蚌埠三点连成一线,互相策应,从而造成华野解放徐州的更大困难。因此,总前委向中央军委提出:暂不打邱清泉李弥集团,集中力量先歼灭黄维兵团。

这立即获得了党中央的批准。于是总前委决定:华野对徐州围而不打,以中野为主,华野协助,先将黄维兵团包围、歼灭。

要包围它,中野的刘、陈、邓决定,一是派人在后面拖,一是派人在前面阻,然后两面包抄,诱敌北至淝河、浍河间加以围住、歼灭。黄维兵团兵精粮足,士气正旺,一路气势汹汹,要在正面堵住它,让它跑不动,是最艰难的。于是总前委决定把这个重担交给陈赓,令他指挥第四、第九纵队和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在浍河一线阻击,拦住黄维12万大军,创造包围、全歼黄兵团的战机。

为什么选择陈赓来拦黄维呢?

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陈赓与黄维都是黄埔一期生,彼此比较熟悉。

还在敌十二兵团组建时,蒋介石对兵团司令官选胡琏还是黄维时犹豫未决,陈赓就说:“就作战经验而言,胡琏似高黄维一筹,胡有实战经验,非常狡猾,在战场上能够随机应变,比较难对付;而黄维虽有较高的军事素养,但比较呆板,习惯以典、范、令为准则,其行动规律比较容易掌握。但就他们的人事关系讲,因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对胡琏屡有攻击,故黄维很有希望击败胡琏而出任第十二兵团司令。”

事实证明陈赓的判断十分准确。

二是陈赓兵强马壮。

中野被中央确定为歼灭黄维兵团的主力,而中野经过大别山作战,重型武器很少,在中野主力中数陈赓的第四纵队人员、装备充实,并且,四纵的几员主将历经大战,曾经歼灭过蒋介石的精锐——“天下第一旅”,也就是说,中野中只有陈赓及其四纵足以与黄维兵团抗衡。

因此,陈毅对陈赓说:“你这个部队前一段打了一些小仗,干脆、快速。解放战争以来,你们的部队仗打得很好,但据我了解,你们机动作战多,没打过大的阻击战,尤其像阻击黄维兵团这样的战斗,你们没有打过。但是,我们对你很有信心,一定能拦住黄维这头野马!”

“如果组织指挥得好,火力组织好,部队还是可以打的。我们部队还是能顶住黄维兵团的。放不了鸭子,放不了羊。”陈赓回答。

果然如此。

后来陈赓率部抵达浍河岸边的南坪集,大战三天三夜,终于拦住了黄维12万重兵,迫使其不得不缩回南岸,掉进了中野的包围圈内。

由于阻击战打得好,打得成功,随后在围歼黄维兵团的决战中,陈赓又被总前委任命为东集团总指挥。战后,陈毅见到陈赓说:“这次打黄维,选你为大将,总前委没看错人啊!”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揭秘了谁向总前委推荐陈赓为率部正面阻敌的过程以及他对于陈赓军事才华的赞赏。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记述了十大元帅征战传奇及其用人谋略,曾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31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