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军队中有两个老实人群体,两个群体作战勇猛打仗、不打折扣,以至于它们的族群都因为满清皇帝的战争损失惨重,在满清即将灭亡时,它们都走到了灭亡的边缘。这两个群体就是索伦人和察哈尔蒙古人,它们的总兵力只有2万人左右,却是八旗军维持骑射高手人设的“工具人”。索伦人是满洲八旗的远亲,察哈尔蒙古人却一度是满清皇帝的仇敌,它也被满清君王的PUA折腾得最惨。
察哈尔蒙古人在明末就有善战的名声,察哈尔蒙古人的首领林丹汗一度是蒙古人的共主,打得其他蒙古各部要投靠八旗军才能保全自己。林丹汗病死后,他的老婆和儿子投靠了皇太极,皇太极接盘了林丹汗的财富、女人和部众。察哈尔人被编成了所谓的察哈尔八旗。察哈尔八旗的地位很微妙,它既不是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满洲八旗中有大量蒙古人,入关时就有9123名蒙古壮丁归属满洲八旗直辖,这部分蒙古人工资比蒙古八旗士兵高一倍,前途也好得多。大名鼎鼎的琦善就是代表),也不是四十九旗蒙古,它是有自己领地的、归属察哈尔总管管理的蒙古部队,而所谓的察哈尔总管一般都由满洲八旗重臣担任,傅恒的父亲就干过这个职位。
察哈尔蒙古刚投奔满清就参与了松锦之战,在皇太极的指挥下割断了明军的联系。三藩之乱时,察哈尔蒙古的王爷布尔尼一度因为法律纠纷,闹出了大新闻,他被平定后,察哈尔蒙古军就又被康熙派到了平定三藩之乱的战场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平定准噶尔,察哈尔蒙古人都是急先锋,兆惠平定大小和卓后,察哈尔蒙古人还常驻新疆。乾隆远征缅甸、平定台湾、搞定大小金川时,也总是想用察哈尔蒙古人。到了清朝晚期,察哈尔蒙古人跟着科尔沁王爷僧格林沁保卫过北京,对战过英法联军、太平军和捻军,察哈尔总管伊什枉布等人还因此阵亡。
察哈尔蒙古人和索伦人一样,打仗不留余力,满清皇帝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雍正末年察哈尔蒙古人的壮丁人数是7000人,乾隆年间才上涨到8000人,乾隆远征准噶尔一次就征用了4000人。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后,又把1800名察哈尔蒙古人(连同他们的家属)留在了新疆。咸丰同治时期,察哈尔蒙古人壮丁不过9000余人,咸丰却一口气征调了4000察哈尔蒙古人驻守张家口,充当预备队,还抽掉了4000察哈尔马队驻收北京南苑,几乎把察哈尔蒙古人的男丁都抽到了北京附近,用来防备英法联军和太平军。英法联军逼近北京时,咸丰让表哥僧格林沁领着2000名察哈尔蒙古骑兵到八里桥作战。太平军逼近天津时,咸丰直接抽调了3500名察哈尔骑兵出战,把其中的半数(1700人)交给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带着他们打赢了太平军北伐部队。
僧格林沁围剿捻军时,又带着2000名察哈尔蒙古骑兵四处作战。僧格林沁战死后,曾国藩等人也分到了1000人的察哈尔骑兵。察哈尔骑兵还有2000人参与了西北作战,500人人被派到新疆,察哈尔蒙古马队成了满清最后的救火大队。因为察哈尔人出战过于频繁,以至于满清大臣都不得不承认这支部队的青壮年已经在战争中损失殆尽(自咸丰三年 ,挑 拨直隶 、山东等省出师后余存精化无几)。察哈尔蒙古人因为战争元气大伤,清末察哈尔蒙古人还只有青壮年9000人,人口增加非常缓慢。
清末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战,察哈尔蒙古人照样出力,慈禧出逃后,还是察哈尔蒙古人驻守张家口,为满清皇室撤退保驾护航。满清皇帝也说了不少察哈尔蒙古人精忠报国之类的漂亮话,但给察哈尔蒙古人的待遇却是清军中最低的,甚至比绿营军还低。察哈尔蒙古骑兵参与作战时,每月才有2两银子的俸禄,但没有其他清军每年20、30石粮食的军饷,只能用银子购买军粮。这在西北等战场上就非常坑爹了,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就算拿着银子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就算粮食运到了,一不小心他们还要倒找钱。乾隆派察哈尔蒙古人到新疆驻防,依旧不给他们粮食。当地又没有粮食可以购买,为此乾隆特许察哈尔蒙古人学习汉人,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满清皇帝还不让察哈尔蒙古人读书,让察哈尔蒙古人的仕途几乎断绝。同样是蒙古人,清朝可是有蒙古状元,也有蒙古血统的儒学宗师倭仁,八旗中的蒙古人读书后升职空间巨大,真出了不少大人物。满清皇帝逮着察哈尔蒙古人和索伦人可劲薅羊毛,占便宜,等到这两个族群不能再战时,他们的江山也进入了倒计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