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藏锋守拙是老祖宗用无数案例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财富需要隐藏,才华需要藏着,内心的志向和真实想法更要藏着。
表面上看,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天降猛男,用“战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天可汗”等一系列标签和关键词证明了自己,但那毕竟属于是在明线上光明正大的竞争,而唐睿宗李旦则是在暗线上发挥着自己的生存和斗争智慧,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还在江山被武周全面侵夺的情况下恢复了大唐的社稷。
没有睿宗李旦的努力,大唐能否恢复社稷并将女主、权臣和外戚的基因从骨髓中剔除,绝对是个未知数。
公元684年,皇帝李旦被太后武则天联合宰相裴炎给废掉,相王李旦被立为了皇帝。但谁都知道,他这个皇帝是个标准的傀儡,不仅没有举行正式的登基仪式,而且还居住在别殿,完全没有一点存在感。
没办法,他在为相王时,作为皇后的母亲就通过他王府的编制将自己人提拔到朝廷来,刘祎之、姚崇都是这么进入帝国庙堂的。
也就是说,还是相王时,李旦就被母后死死拿捏,如今佩戴着傀儡的标签,他更得全面服从母后的意志。
更重要的是,他还不能表现出一点不满以被太后抓住把柄。他就那样静静地看着宰相裴炎和女主武则天为了权力是各种斗法。当裴炎被杀之后,大唐的权力彻底被武则天所垄断,李旦面临的生存压力将更大。
尤其是,琅琊王李冲造反还打着他的旗号,活活将他放在火炉上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身处这样的局面,李旦当然不敢接受太后的归政,只能任由太后继续指挥帝国。
当宰相裴炎被杀,徐敬业和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的叛乱被平定之后,武则天就快进式向帝位冲刺,而李旦所能做的也只有,全力配合太后的表演。垂拱四年(688)十二月,李旦带上太子李成器主动跟随武则天前往洛水参加“拜洛受图”的大典。
看着白石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刻字,李旦也只能苦笑一声,太后已经在冲刺帝位的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一切反对太后的势力被扑杀,李唐皇室遭受大面积屠戮,而武氏外戚又被大量提拔到重要位置的情况下,李旦只能非常识相地将皇位让给太后。
690年九月,李旦正式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后武则天。而李旦不仅要面对失国的痛苦,而且还要委曲求全在皇嗣的位置上想办法保身。为了迎合女皇,他屈辱地要求女皇给自己改姓,从此姓武。
但他的绝对服从并不能换来女皇的信任。691年,女皇就将他的儿女们幽禁在宫中,其中就包括后来的玄宗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
693年,女皇更是派自己的婢女韦团儿去勾引李旦,想在李旦身边装上“监控”,不给他留一点个人空间。李旦当然知道女皇的用心,果断拒绝。结果是,他的儿子们都被降了爵位:
皇孙李成器被降为寿春王、恒王李成义被降封为衡阳王、楚王李隆基被降封为临淄王、卫王李隆范被降封为巴陵王、赵王李隆业被降封为彭城王。
也是在同一年,他的老婆刘氏和窦氏还被女皇给杀了,以作为对李旦的敲打。当然,女皇也是怕李旦打外戚这张牌,联合刘氏和窦氏的家族力量暗中对抗自己。
同时,李旦还得面对以武承嗣为代表的武氏宗亲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对他的攻击。好似大家都认为他是在表演,想通过密集性的打击逼他现出原形,然后再光明正大地将他给办了。比如,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因为私下谒见了李旦,马上就有人给女皇报告,说皇嗣想密谋造反。697年,来俊臣又诬陷李旦串通南北衙准备造反。
就连那首明堂乐章之一的《皇嗣出入升降》曲,也是专为李旦量身打造的,时刻提示他,要听话,要绝对顺从。
李旦这一路走的是步步惊叹,时刻都在刀尖上行走。
没办法,他李唐皇族、前皇帝的标签本身就是原罪,女皇、武氏宗亲和女皇提拔的酷吏都不放心他。
所幸,女皇在698年终于决定,将庐陵王李显从房州接回洛阳并立为太子,正式决定百年后将皇位还给李唐。
这一刻,李旦觉得,曾经所有的忍辱都是值得的,毕竟江山将会在不久后再次回归李唐。
但此后的女皇依然在玩弄权术,敲打李氏皇族。由于李显嫡长子李重润表现出坚决不与武氏合作的态度,结果被女皇所杀。长安四年(704),长期兼任李显东宫官职的宰相韦安石被外放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任太子右庶子的宰相唐休璟也被外放到东北边境。
明显地怕宰相势力和太子合流对自己不利。
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李旦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只要李显没有真正坐上皇位,情况都存在变数,必须得主动作为。
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神龙政变爆发,女皇被迫于二十三日还政于太子,二十四日,正式将皇位让给了李显,天下正式回归大唐。
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神龙政变是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这五人胁迫太子李显发动的。但这背后真正的操盘者其实是李旦。
你想,李显长期在外(684—698),在朝中根本就没有人脉,不具备统筹发动政变的实力和能力,而五臣也不可能私自发动政变,必须得有李唐宗室的人来打头,而这个人正是长期呆在武则天身边熟悉一切的相王李旦。
看看五臣的简历,袁恕己曾经做过相王府的司马,而张柬之是曾任相王府长史的姚崇推举上来的,张柬之又任命了敬晖和桓彦范分别为左右羽林将军。
也就是说,五臣中除了崔玄暐,其他四人都能够与相王李旦产生链接,你要说这次政变不是出自李旦的指挥,那也解释不通。
事实是,武则天虽然对朝堂进行了大面积换血,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忠于李旦的——
当李旦被诬预谋造反时,乐工安金藏为了救下李旦,当场剖腹自杀,以证明相王的清白;大臣朱敬则在外放为庐州刺史时对人说:“相王必膺期受命,当须尽节事之。”...
可见,李旦不仅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有大量的拥趸,而且肯定也通过秘密活动结交了一部分人,能在女皇眼皮子底下做到如此的人你能说他是个弱者吗?
正是因为长期对人脉的积累,李旦才能操盘神龙政变,而且政变当天,是李旦直接统率南衙兵马,将韦承庆、房融、崔神庆等张易之兄弟的爪牙逮捕下狱。
这就已经证明,李旦才是神龙政变的主谋。
当然,李旦也是因为联合了太平公主的势力,他俩在政变前就已经在女皇眼皮子底下结成了同盟,两者已经通过姻亲绑定了双方的利益:
李旦的女儿荆山公主嫁给了太平公主前夫薛绍的族人薛伯阳;鄎国公主嫁给了薛绍的弟弟薛儆;太平公主的小女儿万泉县主薛氏嫁给了李旦豆卢贵妃的族人。
这样看的话,太平公主势力和朝中部分大臣的支持才是李旦敢于发动神龙政变的底气。
能在人精武则天眼皮子底下做完这些事情,而且还能时刻保持自己绝对顺从的姿态,李旦这个人绝对要重新认识。
怎么说呢,李旦面对的局面和太宗当年面对的局面是一样凶险,而李旦的压力明显更大,因为,太宗有自己强悍的秦王府班底,李显却几乎是从零起步。
虽然李旦在历史上的形象和太宗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我们也不能就此给他打低分,毕竟,他在绝境中不仅成功得以自保,还杀出了一条血路。
但此后的李旦依然过得是步步惊心,因为,皇帝李显是严重忌惮他。没别的,李显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只能拼了命和武氏联姻,而李旦不仅有多年积累的人脉,更有神龙政变的拥护之功,还有曾经“皇帝”“皇嗣”的头衔,这些对李显来说本身就是压力。
神龙政变后,李显论功行赏,给相王李旦加号安国相王,进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甚至想将李旦立为皇太弟。
但这一切,不是不得已为之就是在表演,因为对于相王的打压很快就安排上了。很快,就有人诬陷相王和太子李重俊谋反案有牵连,李显马上就安排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萧至忠对李旦进行审查。
意外的是,萧至忠马上就是一通眼泪输出,为李旦求情:“当初,相王为皇嗣,他可是通过绝食的方式坚决请求女皇,将天下让给了陛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呀。”
萧至忠的潜台词就是,李显不讲武德。
由此也可见,李显根本就动不了李旦。
所以,李显才不得不重用宦官,并任由韦后专权,结果就导致了自己被老婆和女儿给毒杀了。
只能说,武则天登基之后,女主称帝就已经形成了历史惯性,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都想复制武则天的路。为了大唐的社稷,李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艰苦的仗要打。
710年,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先是联合太平公主共同剿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势力,并扶李旦上位,大唐渡过了神龙政变后第一场危机。李显当时激动地抱着儿子说:“社稷宗庙不坠于地,汝之力也!”
当太平公主势力又成为威胁皇权、大唐社稷的存在时,李旦二话不说就将皇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
由此可见,李旦真正在乎的是大唐社稷,而不是自己的权力。
713年,玄宗李隆基又通过发动先天政变剿灭了太平公主势力。到了这时,权力才正式回归李唐宗室,权臣、女主、外戚等威胁社稷江山的势力都通过一场场政变被彻底清洗了出去,玄宗李隆基成为了真正的大唐天子。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睿宗李旦。
至于李旦为什么会没有存在感,主要是因为他被夹在女皇和玄宗之间,就像李治被夹在太宗和女皇这两位猛人之间一样。
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忽略了睿宗对于大唐的作用。
还有一个事实也可以证明睿宗的坚韧:李显是疯狂和武氏联姻,但李旦从来没有让子女在婚姻一事上和武氏产生链接。在做了皇帝之后,他还对武三思父子进行剖棺暴尸,以表明自己和武氏彻底决裂的态度。
是的,圣历二年(699)的明堂盟誓,李旦也只不过是陪着女皇演戏而已,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和武氏和解。
当然,这也是女皇为什么后来选李显的原因,就是怕李旦因为怨恨报复武氏。
种种迹象表明,李旦才是那个历史区间的高手,不仅超能忍,而且特会表演,最重要的是,还能在绝境中破局。
绝对符合一个猛人的标准。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