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 你太不了解我们东家了他可不是一般的人

宝哥你好2024-04-08 10:15:25  73

在明朝永乐年间的一个盛夏时节,砀山县的天空被烈日炙烤得如火炉般炽热。此时,一个年轻的秀才,名叫李乾坤,正行走在通往京城的驿道上。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附在脸上,使得他几乎睁不开眼睛。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仿佛要将这酷暑一扫而空。李乾坤心中一喜,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在雨前找到一个避雨的地方。不远处,他看到了一片打麦场,场上忙碌的人们正在晒麦子。

“喂,壮汉,这天都要下雨了,你们怎么还不收麦子?”李乾坤走上前问道。

壮汉抬起头,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笑着说:“东家说了,就是要趁这会儿凉快多干点活。”

李乾坤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难道你们东家不怕雨把麦子淋了吗?”

壮汉哈哈大笑:“

,他说过一会儿会下雷阵雨,但只下在路东,路西却是晴天。”

李乾坤听后,心中虽然将信将疑,但好奇心却被勾了起来。他决定留下来看个究竟。不一会儿,果然如壮汉所说,一阵雷雨下了起来,但奇怪的是,雨水只淋在了路东,路西却一滴未下。雨过天晴,太阳又火辣辣地照了下来,正是晒小麦的好时机。

李乾坤惊叹不已,对这位神秘的东家充满了敬佩。他迫不及待地问道:“你们东家是谁?我想去拜访他。”

壮汉得意地指了指前方:“我们东家叫少康,你看那棵大杨树下,他正在歇凉呢。”

李乾坤顺着壮汉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棵参天大杨树立在前方,树荫下,一个老人正悠然自得地坐着。他急忙走过去,恭敬地施礼:“学生拜见邵老先生。”

老人抬起头,似乎有些耳背:“你说什么?我听不清。”

李乾坤又重复了一遍,但老人依旧自顾自地说着:“这棵树是我少康的。”无论李乾坤怎么说,老人都只是重复这句话。李乾坤无奈,只好失望地离开。

几年后,李乾坤凭借自己的才华考中了进士,并被派到砀山县当县令。为了体察民情,他经常微服私访。有一天,他来到一个镇子上,走进一间久无人居的小屋休息。刚躺下不久,一个人突然走了进来,递给他一封信:“这是少康留给你的,他要你现在就看。”

李乾坤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出门再看。”他心中一动,走出小屋,只见信的第二页上写着:“往前走三步再看。”他按照指示前行三步,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原来小屋已经被压在了倒塌的墙壁下。他惊出了一身冷汗,顿时明白这是少康在救他。

李乾坤回到县衙后,稍作打点,便准备前去拜访少康。但就在这时,一桩官司找上了门。两拨姓邵的人为了一棵大杨树对簿公堂。一方是兄弟四人,代表是邵东风;另一方是孤身一人的邵东城。邵东风坚称大杨树是他们家的,而邵东城却说大杨树是他父亲买下来的。

李乾坤看着两人争论不休,心生一计。他想起少康当年对他说的那句话:“这棵树是我少康的。”莫非这场官司与少康有关?他决定先搁置此案,亲自去拜访少康。

来到邵东城家后,李乾坤朝着少康的遗像磕了三个响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邵东城拿出一张纸说:“这是先父生前交代的,说您如果来这儿就让您看看。”李乾坤打开一看,顿时吓了一跳。纸上盖着一个鲜红的印信:“军师刘伯温之印”。

李乾坤恍然大悟,原来少康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他辞官后隐姓埋名住到了这里。李乾坤再次跪拜遗像,心中充满了敬意。

回到县衙后,李乾坤重新升堂审理此案。他一拍惊堂木:“此案本官已有定论。”邵东风兄弟一听顿时紧张起来:“大人,请明察啊!”李乾坤微微一笑:“你们无需紧张,本官已经查明真相。那棵大杨树历来就是邵东城家的。”

邵东风兄弟听后大惊失色:“大人,这不可能啊!我们有证据啊!”李乾坤再次拍了拍惊堂木:“你们的证据是伪造的!少康——也就是刘伯温先生三年前就亲口告诉本官,那棵大杨树是邵东城家的。他还连说了三遍,以确保无误。所以本官才能做出如此断定。”

邵东风兄弟听后哑口无言。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还没做的事,刘伯温三年前就知道了,而且还做好了安排。他们这才明白刘伯温的智谋深不可测。

先父生前交代的,说您如果来这儿就让您看看,李乾坤打开一看,顿时吓了一跳,这张纸上没有一个字,只盖着一个鲜红的印信,军师刘伯温之印,李乾坤这才明白,这少康不是别人,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他帮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马上辞官不做,谁也没想到原来他隐姓埋名住到了党山,相见李乾坤又朝遗像重新跪了下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120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