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电影今年的开局非常顺利。
除了电影《梅》以超过5000亿越南盾(约1.2亿人民币)票房落下帷幕,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越南电影,差不多同档期的《重遇孕妻》以及《鬼狗》的票房表现也都很出色。
2023年,越南全年的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1亿5000万美元,电影院数量超过1100家。而在仅仅十余年前的2010年,越南只有约90家电影院,全年票房收入不过1500万美元上下,其增长速度极为罕见。
如今越南电影票房榜前五中有四个是越南本土电影,且都在2021年之后上映。在新冠疫情过后,越南也是亚洲复苏最快的电影市场之一,仅次于印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越南都被视为一个电影客体,要么作为好莱坞越战电影中的一个符号,平复美国人自己的不堪过往;要么是作为“他者”的东方背景,供域外人士凝视和消费。除了如陈英雄等寥寥几位海外越南裔导演外,越南本土电影在世界舞台上声量很小。而如今在越南这个世界电影的“角落”,它的本土电影正在茁壮成长。
以革命为名
1885年中法战争彻底结束,此役清军虽有小胜,但难掩整体败局,自此越南便彻底沦为法国殖民地,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在稍晚时候,这项新生事物也作为舶来品来到越南。但关于越南早期的电影基本都是由外国人制作的,越南本土的民族电影迟迟难以发展。
二战结束后,越南很快又面临抗法战争的挑战。越南保存最早的电影作品是拍摄于1948年的黑白无声纪录片《木化大捷》,这部作品集中展示了越南军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事迹,纪录片自此成为越南本土电影发轫的重要一端。1953年,胡志明主席签署了第147号主席令,第一个国家级电影管理机构诞生。
抗法战争甫定,随着南北越之间的冲突加剧以及之后美军的亲自下场,越南电影又一次与战火同行,磕磕绊绊地行进。这段时间里,越南纪录片在艰苦环境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一些在国际上还具有不俗的影响力。多部影片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殊荣。越南电影首先最首要的功能就是意识形态功能,并长期由政府出资拍摄,并统购统销。除了纪录片之外,越南政府同样重视故事片的作用,并于1959年推出了越南第一部故事长片《同一条江》。
这些电影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正面描绘战争生活,具有鲜明的阶级色彩和民族情绪,尽管很多导演开始进行戏剧化手法的尝试,但整体仍未脱主旋律叙事的窠臼,出现了诸如题材单一、宣教意味过浓、政治挂帅等痼疾。
九十年代之前,越南剧情长片几乎都是战争题材,从最初的反法斗争到六七十年代的反美题材,以及表现与南越间的对抗。南北越统一之后,越南进入到了和平建设时期,故事片的数量从一年仅有一两部变成二十部左右。
1986年,越南开启革新开放,越南电影产业也在逐步进行改革,越南政府一度不再向电影创作提供资金。在失去政府支持之后,越南的国营电影制片厂普遍陷入了困境,加上录像带和电视内容在九十年代的盛行,被推向市场的电影行业遭遇了巨大的冲击,河内的电影院一度只剩下了9家,每年的故事片产量更是只剩下个位数。
在各方的呼吁之下,越南政府在九十年代重新对本土电影产业进行扶持,并开始允许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电影行业。但这种支持事实上相当有限且仅限于国营制片厂,而政府每年65万美元的电影总预算,分摊到20家国营制片厂手中只能说聊胜于无。
振兴之路
2006年,经过12年的漫长谈判,越南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该组织的第150个成员国。对于越南电影产业来说,“入世”意味着更加严峻的生存危机,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欧美电影迅速抢占了超过80%的电影市场,本土电影毫无招架之力。
危险和机遇往往孪生,为了适应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越南政府在影院建设、制作资金投入、电影教育、电影评奖等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当然,主要问题是缺少资金来源,为此越南政府开始积极引入以法国和韩国为代表的海外资金作为补充。
在越南开启革新开放之后,越法关系进入蜜月期,法国成为越南艺术电影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除了两国的历史渊源之外,还有法国作为电影母国,对于扶持世界艺术电影的惯性与自觉。
如陈英雄、包东尼、胡全明等海外越南裔导演,在起步阶段都得到过法国资金的帮助。其中成就最高,知名度最广的无疑是陈英雄。在其早期作品《青木瓜之味》中,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娓娓道来的叙事重构了心目中的故乡;《三轮车夫》和《夏天的滋味》则聚焦于转型中的越南社会,表达对现实的彷徨和未来的迷茫。
而韩国企业一向有深耕越南的传统,2018年,仅三星集团一家公司就为越南贡献了26.8%的GDP占比,超过了1/4的比重。同时,越南1/4的出口贸易,也是由三星集团创造的,截止2024年3月,三星在越南的累计投资额已达到224亿美元。
在电影领域,来自韩国的CJ娱乐和乐天娱乐成为了主要的外部玩家,其中CJ集团旗下的CGV公司,目前已经成为越南最大的电影发行商,旗下院线份额更是已经超过了市场一半。CJ娱乐凭借《我是你奶奶》和《灿烂岁月》获得了成功——这两部电影分别翻拍自CJ娱乐的韩国热门影片《奇怪的她》和《阳光姐妹淘》。该公司还与越南本土制片公司HKFilm组建了合资企业CJHK娱乐公司,出品了热门电影《姑婆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经济高速增长同步,根据WorldDataLab世界数据实验室研究显示,过去十年越南是世界上中产阶级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至2030年越南将拥有2320万中产阶级,借此东风,越南电影年产量也稳步增长:2015年之前大概每年生产15部电影,此后一直稳定在40部左右,年产量翻了一番。
政府放宽了电影投资主体的限制,除了法国、日本和韩国的外国资本之外,来自新加坡和中国等国家的资本也进入到越南电影产业中,而且各种民间的影视制作公司纷纷建立,他们的独立制作或者合作拍摄也拓宽了电影的融资渠道,越南电影的资金来源更为多元化,如2012年的越南电影《天命英雄》成本达到了150万美元,这已经是越南电影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了。
越南电影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主旋律电影和文艺电影,喜剧电影得到长足发展,是近年来越南电影最具活力和票房号召力的类型之一,搞怪和无厘头成为当代越南喜剧电影的代名词。同时,惊悚恐怖电影崭露头角,是越南本土电影类型中成长最为迅速的电影类型之一。
同时,越南政府还修改了电影分级制度,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进一步限制了主管单位的权力,留给创作者的空间较过去大为提升。
越南电影产业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区域一样,都是香港电影的辐射范围,“双周一成”在越南市场同样具有号召力。而后,即便香港电影开始逐渐没落,仍有不少作品能登上越南年度票房榜前十。
中国影视剧对越南观众有着相当吸引力不假,无论是早期的《西游记》、《还珠格格》还是如今国内的热播剧,如今越南观众几乎实现了与我们同步追剧。越南民间有大量字幕组,随时随地翻译字幕上传。
不过越南观众的喜好也比较固定,对中国古装题材和动作类型片热情很高,现代戏则兴致寥寥。但网上流传很多的越南山寨中国电视剧的片段,要么是素人山寨玩梗,要么是综艺节目模仿,并不是认真的翻拍。
但随着越南本土电影势力的崛起,华语电影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2017年后,越南年度电影票房前十已经难见华语片的身影。越南电影人主要翻拍对象还是韩国。
越南的电影观众非常年轻,据报道,高达80%的观众年龄在25岁以下。这些观众决定了市场的整体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都是基于本土的,并乐于用社交软件来判断电影好坏与分享观影体验。
虽然好莱坞电影在越南市场依然强势,但依托本地生活,强调自身传统的越南国产电影更受年轻一代的欢迎。
比如这次取得票房新高的《梅》,并不是像《鬼狗》和《重遇孕妻》这样的惊悚类或喜剧类,而是一部关于主人公梅与恋人之间彼此纠缠的恋爱故事,一个人炙热浓烈,另一个人受限于阶层间的巨大差距,无法全情投入,其中还夹杂着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社会背景,整体温婉细腻,娓娓道来。
自革新开放始,艺术片导演作为开路先锋,为后来者提供了新的叙事技巧与更多题材类型,接踵而至的好莱坞电影在攻城略地的同时也培育了当地民众的观影习惯,而作为后来者的本土商业类型片导演则是以喜剧片开道,在获得市场认可后尝试更多类型。
这似乎是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链条。《梅》的成功是否意味着越南电影产业进入一个新的拐点?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