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是一名女护士,初次见到她,总是能被她谈吐中透露的干练与奋进所打动。
护理学本科毕业的李蕊,从2005年开始进入临床工作,如今44岁了,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从业之初,她在上海长征医院担任呼吸科护士,三年后主动申请调入急诊科,她的理由是:“急诊是护理工作最苦的地方,一定要在急诊锻炼过,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专业。”
仅仅用了5年时间,她就开始带领急诊护理团队,2013年又成为了医院的总护士长,长期扎根急诊和重症。2016年进入上海同仁医院以来,她还组建“男丁格尔”团队,带领男护士学习急救技能并开展急救科普。
繁重的临床护理任务之外,李蕊还利用空余时间攻读公共卫生硕士,并成为硕士生导师,随后还继续攻读第二硕士和护理学博士,平日里还尤为注重研究生科研工作。
她的同事常常喊她“时间管理大师”,因为她不放过任何一个休息日,还总会利用下班时间、周末假期的每一个空闲时间,为研究生开展线上线下会议,目的就是听研究生们谈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共商解决的办法。
在李蕊看来,护理工作是临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工作也应该有着科研思维,“与医生相比,平日里护士与病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常常是24小时的陪伴,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其实最了解病人需要什么。只有从病人需求出发,解决他们在临床上的困难,同时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才能真正帮到这些病人,这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
带领男护士团队,开展急救科普
李蕊来自河北,是一名80后护士。谈及当初为何报读护理学专业,她坦言,自己曾经历过家人生病,感受过当一个人很脆弱的时候,就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那时候,就看到护士帮助家人渡过难关,他们不仅仅提供打针输液服务,还给予了我们心理支持。每当看到护士的笑脸,我就感觉很安心,相信家人一定能战胜病魔。”
本科阶段,李蕊报读护理学专业。2005年毕业后,她成为上海长征医院的一名护士,在呼吸科做护士,一做就是三年,随后又去了急诊科工作。她说:“急诊是护理工作最苦的地方,一定要在急诊锻炼过,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专业。”
急诊护理工作异常忙碌,365天不休息,过年过节都在上岗工作,李蕊几乎没有回去过老家。2010年,由于工作表现佳,她开始带领护理团队,2013年就被调整为医院总护士长,主管急诊和重症护理工作。
2016年,李蕊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进入医院后,她扎根急诊一线,组建“男丁格尔”男护士科普团队。“男护士在临床上非常稀缺,与女士相比,他们在体能、逻辑思维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像急救就特别适合男护士来做。”
李蕊带领男护士学习急救技能并开展急救科普。
2017年起,李蕊陆续组建起医院的“男丁格尔”志愿者团队,临床护理工作之外,她还带领男护士学习急救技能,并向民众开展急救科普知识的推广。
曾经有一次,在医院门诊大厅,就上演了一场急救实战演练,设置的场景即一名男子突然倒地,心跳呼吸骤停,需要马上做心肺复苏,李蕊带领的男护士团队赶到现场急救,同时也向来院患者科普了一次急救知识。
来自同仁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男护士郭志恒,是其团队成员之一。他坦言,急救科普拓展了其作为护士工作的内容,“临床护理工作之外,我们的工作职责也辐射到了民众,提高大众的急救能力,这也是我们认为工作有意义的地方所在。”
“男丁格尔”科普团队自成立以来,开展急救科普近50次,受众人数达6000余人,从2019年至今获得了诸多荣誉,如长宁区标杆青年突击队、上海市红十字“博爱申城”志愿服务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等。
关心关爱患者,推动研究生树立科研思维
学习这件事,李蕊从未间断过。从本科毕业后,她攻读复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硕士研究生,2014年拿到了硕士学位,目前他还在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以及护理学博士学位。
长期在急诊一线工作,李蕊感受到,护士并不仅仅只需要执行医生对于病人的医嘱就好,医院病房里大量的医务人员其实是护士,很少能看到医生。护士要学会观察病人的病情,什么情况下需要告知医生,什么情况下要对病人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而只有一个专业的人,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需要护士不断学习。
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她,也常常告诉带教的研究生:“护士不仅仅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还需要具备临床科研思维。”
在不少同事眼里,她常常被称呼为“时间管理大师”。因为她总是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假期的每一个空闲时间,开展线上线下研究生会议,形成任务清单,将它融入每天的工作中,一步步推进,她组建了由研究生组成的同仁护理科研小组,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创新护理服务模式。譬如患者住院期间迟迟拿不到病服、外籍患者语言不通如何沟通、自助机旁没有人协助打印等等,这些都被拿来在会议上讨论。
作为其中一名研究生,张佳还时常感受到导师李蕊给予的关心,“在生活中,她总是放弃很多自己的休息时间,陪伴我们学习,甚至假期也陪我们一起加班过节。而在临床中,她总会要我们深入一线去关心患者,患者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都要想办法去帮他们解决,还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患者会发生这样的问题,而作为护士的我们,可以在中间起到什么作用,这种思维也激发了我们更好地从患者需求出发,开展科研工作。”
多年来,李蕊带领的研究生队伍立足临床,发明创造,实现多个“零的突破”,手环式留置针固定器、可调节耳挂式固定器、转运车旁氧气袋自动加压收纳装置专利等,这些发明创造最终都被应用于临床中,解决很多患者诊疗时的不便。
手把手带教,提升社区护理水平
社区护理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能力,李蕊也参与其中。
来自长宁区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部主任屠瑾表示,此前在疫情期间,社区也开始收治一些老年患者,随着收治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其中不少为重症患者,还有基础性疾病,这对于社区护理服务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还记得,当时,我一个消息发给了李蕊护士长,她一口答应,过来帮我们提升社区护理水平。”
李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开展交流,手把手带教。
2023年,李蕊帮助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教学查房的任务,同时带领来自同仁医院的各个专科的护士长,针对社区病例,提出专业的护理方案,“不仅如此,她还直接下病房,手把手教我们护士,诸如气管切开的护理、导管护理等,每一次示范和指导都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帮助我们提升社区的临床护理能力。”屠瑾说。
如今,李蕊带领团队牵手长宁区包括程家桥社区在内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6家社区成立静疗及伤口专科护理门诊,受益居民1000余人。她同时还建设线上线下培训平台,共计培训护士251人次,成立重症护理学组下社区进行技术指导,其中“提高新冠住院患者清醒俯卧位通气有效率”项目获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二等奖。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