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铁路建设指挥部通过浙江政府采购网发布2024年11月至12月政府采购意向,拟在12月份开展金华至黄山铁路预可行性研究项目采购,预算金额100万元。根据采购需求,拟通过研究明确主要技术标准和相关建设方案,提出投资估算。
不久前,《金华国际陆港枢纽专项规划(2024—2035)(草案)》公示,金华至黄山铁路就出现在相关规划图中。
更早之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都提到,要推进黄山至金华铁路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安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及,要开展黄山—衢州(金华)等高铁项目前期工作。
解读:目前,金华至黄山铁路通道可利用已建成的杭黄高铁和在建的金建铁路。在外界看来,此次金华至黄山铁路预可研招标,或许在为项目另辟新路径和争取纳入国家规划做储备。尽管如此,随着又一铁路项目浮出水面,大黄山地区枢纽格局日益清晰。
2015年6月,随着合福高铁建成通车,黄山正式进入高铁时代;2018年12月,杭昌高铁杭黄段开通运营,黄山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大大拉近;2023年12月,杭昌高铁黄昌段建成通车,杭昌高铁全线贯通,黄山正式形成两条高铁动脉的十字交叉。
今年以来,池黄高铁、宣绩高铁相继建成通车,黄山的枢纽地位不断巩固。
池黄高铁通车后,结束了安徽沿江地区的安庆、池州等地与黄山地区无高铁直达的历史。宣绩高铁则通过沟通商合杭高铁与合福高铁,形成马鞍山、芜湖、宣城至黄山城际快速通道,并进一步形成连接长三角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体系。
目前,黄衢、杭临绩(黄)高铁也已列入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按照当地媒体的说法,黄山正成为合肥以外皖南地区唯一、安徽第二个“米”字型高铁枢纽城市。这也意味着,黄山有望成为在郑州、西安、合肥等城市之外,全国首个普通地级市“米”字型枢纽。
那么,为什么是黄山?
在安徽省内,黄山是个“小个子”,经济体量长期居于末位,地理位置偏居一隅;但从更大的视角来看,黄山是长三角南翼门户,沟通皖浙赣闽四省,并进一步连接珠三角。
更重要的是,去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提出持续擦亮“中国黄山、世界黄山”品牌,将山水生态相同的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打包”建设大黄山,举全省之力顶格打造超级IP。从这个角度来说,高铁网络不断加密,无疑有望带动“大黄山”跨区域联动,释放更大的乘数效应。
#动向
商务部支持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中国进出口银行要加强外贸领域信贷投放,更好适应不同类型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银行机构优化海外布局,提升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服务保障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法务、税务资源等对接服务。支持关键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稳妥推进与更多国家商签互免签证协定,有序扩大来华单方面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扩大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区域、延长可停留时间。
兰州发放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房票
兰州日报消息,11月20日,留兰就业创业的苏丹、杨玉良分别领到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房票。今年以来,为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聚焦“3年吸引留住20万大学生”的目标任务,兰州正式推出“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按照政策规定,对新来兰州市企业全职工作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生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生,在兰购买首套住房的,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0万元房票补贴。
集大原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新华视点消息,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随着55501次试验列车11月21日7时30分从乌兰察布站驶出,集大原高铁乌兰察布至丰镇北段开始运行试验,标志着集大原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大原高铁开通运营后,将与张呼、大西、郑太等高速铁路以及在建的雄忻高铁连通,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将接入全国高铁网。
重大突破,湖南发现超40条金矿脉
湖南省地质院11月21日宣布,湖南省地质院下属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经多年努力,在湖南平江县万古金矿田地下2000米以上深度地层发现超40条金矿脉,金品位最高达138克/吨,探矿核心区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0.2吨。专家会商认为,湘东万古金矿田矿床规模属于超大型,预测地下3000米以上远景黄金储量超1000吨,以现行金价计算资源价值达6000亿元。
海南省推动夜间文旅消费新发展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海南省创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示范区工作方案》,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对标国际、包容多元的原则,重点依托海口、三亚、儋州3个地级市,用两年时间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示范区,以夜经济点亮文旅发展新“夜”态,全面助力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声音
国务院国资委:目前最紧迫的是要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国资小新”消息,11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暨厅局级干部研修班。
大家一致认为,要统筹当期效益和长远发展,推动中央企业始终处于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上。要深入分析制约中央企业效益持续增长的核心因素,积极转变利润结构、增长结构。要推动中央企业穿越经济周期,支持企业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出资人政策供给,健全精准化、长周期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探索更加有效的尽职免责机制,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生型增长。要增强工作预见性,提升措施的精准性,确保业绩的真实性,扎实做好明年经济运行工作。
要完善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机制,推动中央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谋划好国资央企“十五五”规划,把行业研究透、家底理清楚,科学严谨、能够落地。要更加有效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目前最紧迫的是要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战略安全兜底作用,深入推进战略性、专业化重组。要打造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产业投融资体系,研究打造定位精准、高度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投融资平台,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科创孵化平台,在投资选择上始终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数读
中国工业机器人升至全球第三
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1月20日,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再创新高,达到每万名员工配有162台机器人,是七年前的两倍多。中国超过德国和日本,跃居全球第三。
机器人密度,是指运行中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与员工人数的比例,这是一项衡量各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有效指标。2023年,韩国是全球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新加坡排名第二。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近1200万台
央视新闻消息,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8万台,同比上升19.8%。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188.4万台,同比增长49.4%。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当前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的增量比达到了1:2.6,整个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已经能跟得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
#放榜
北京连续8年领跑全球科研城市排名
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11月21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科技创新中心与科研城市论坛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和《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4》增刊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北京仍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科研城市,连续8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排名榜首。
自2016年起,北京一直领跑“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今年,指数聚焦全球主要城市及都市圈2023年在自然指数期刊上的科研产出情况,探讨全球的科学发展趋势。最新数据显示,北京的科研产出增长近9%。此外,我国还有上海、南京、广州和武汉4个城市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十。
作为全球最“科研”的城市,北京在今年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中表现亮眼,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旧金山-圣何塞和纽约。粤港澳大湾区排名第六,上海超越巴黎、东京,上升至全球第七。综合排名前十的科创城市(都市圈)依次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北京、波士顿、伦敦、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巴黎、东京和巴尔的摩-华盛顿。
今年是该指数连续第5年发布,通过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三大维度30个指标,对全球120个城市(都市圈)的创新能力进行测度,揭示全球城市创新动态及创新格局的新趋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7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