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越南的军事合作最近引发了不小的关注。这次的主角是印度赠送给越南的“吉尔班”号护卫舰,这艘排水量达2000吨的战舰本该为越南的国防增添光彩,可奇怪的是,自从越南接收它之后,它却一直“赋闲”在港口,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退休老兵”。
为何越南迟迟不敢将这艘舰艇投入实战?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其中的种种隐情。
印度赠舰的友谊背后
印度赠送护卫舰给越南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今年的6月17日。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访问印度,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宣布,将即将退役的“吉尔班”号赠送给越南。
而在7月22日,越南金兰湾举行了一场退役及移交仪式,越南海军正式接手这艘曾经为印度服役32年的护卫舰。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充满友谊的军事合作,也是两国在防务领域合作的象征。印度赠送战舰,希望增强越南的防御力量,巩固两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合作关系。
而越南也乐于接收,毕竟,这意味着增加了一艘免费的护卫舰,对越南这样一个资源相对有限的国家来说,表面上看确实是赚到了。
可这艘护卫舰自从落地越南后,却像一件贵重的艺术品一般,被小心翼翼地放在港口展示,却不见其奔赴南海执行任务。为何会如此呢?说白了,这背后既有舰艇本身的问题,也有越南自己的算盘。
一艘“老兵”的性能瓶颈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艘“吉尔班”号护卫舰本身。它的舰龄已经有32年,属于印度海军“库克里”级轻型导弹护卫舰中的一员,装备了苏制P-20M“冥河”反舰导弹、AK-176舰炮,以及9K32“针”式防空导弹和两座AK-630副炮。
舰体长度91米,宽度10.5米,排水量约1300吨,最高航速25节,乘员编制为12名军官和100名水兵。
这类护卫舰在当年服役时算是不错的轻型舰艇,但要放到今天,它的技术含量显然已经跟不上现代军事需求了。尤其是在电子设备和火控系统上,32年前的技术难免显得陈旧。在现代战争中,舰载电子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了一艘军舰的作战能力。
而这艘舰艇已经服役多年,其核心设备早已老化,升级所需的成本与难度甚至可能超过新建一艘护卫舰。
其次,越南海军近年来更倾向于发展符合其国情的新型装备,尤其是从俄罗斯采购的“猎豹”级护卫舰等较为先进的战舰。这些新锐战舰在火力、防空、反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比“吉尔班”号强得多。
相比之下,这艘印度赠送的护卫舰更像是一件“淘汰货”,虽说“免费的最贵”,但面对需要大修、升级、甚至再培训一批船员的复杂情况,越南显然更愿意将资源集中投入到更先进的装备上。
越南为何选择接收,却不使用这艘护卫舰?这其中当然不只是性能的问题,还有越南自己的战略考量。
越南的海上战略重心在南海,而南海的局势复杂多变,越南需要在各大势力之间巧妙地平衡。越南在南海的主要对手显然是中国,而中国近年来加强了南海岛礁的建设与防御能力,越南需要在这一敏感区域内保持高度的军事警惕。
在这种情况下,一艘性能一般、年代久远的护卫舰显然难以承担起维护南海利益的重任。而且,越南还要考虑这艘护卫舰的“出身”问题。
“吉尔班”号是印度制造并曾在印度海军服役,这意味着它的整体设计思路是符合印度海军的战术需求,适应印度洋的环境。越南若要将其投入到南海行动中,首先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装,以适应南海的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和特有的军事需求,这也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
此外,越南在接受外援装备上有着自己的谨慎态度。在越南的武器体系中,来自不同国家的装备不少,从俄罗斯到韩国再到印度,各种装备型号繁杂,这导致越南海军在后勤保障和训练体系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而越南近年来在尝试引进西方的战舰时,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例如,韩国赠送的“浦项”级轻型护卫舰就因为装备体系和越南现有的俄制系统不兼容,导致长期搁置修整。这种经验让越南在接收外援装备时更加慎重,避免引入更多后勤与维护的麻烦。
印度为何要将这艘护卫舰赠送给越南?这一行为背后有着明显的外交意图。印度近年来推行“东向行动政策”,希望在印太地区扩大自己的战略影响力,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
越南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国,地理位置上又处于印度通往南海的要道,自然成为印度扩大区域合作的重点。
通过赠送军舰,印度希望深化与越南的军事合作,并借此向东南亚国家展示其在地区安全方面的积极姿态。实际上,这也符合印度希望融入美国“印太战略”框架的总体思路。
在印太战略中,印度扮演着抵消中国影响力的重要角色,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则一直与中国有摩擦。赠送军舰既能显示印度的友谊,又能增强越南对抗区域竞争者的能力,可谓一石二鸟。
然而,越南对印度的这份“好意”却显得有些谨慎。越南并不想在南海问题上彻底站到任何一边,它需要在中国与其他域外大国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越南吸收了“印太战略”的概念,但却采取了一种不直接针对中国的方式,以此在大国竞争中获得最大利益。越南接受了印度的护卫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完全按照印度的意图去行事,尤其是在南海这个敏感地区,越南更加谨慎。
复杂的地区局势
南海局势复杂多变,越南面临的不仅是中国的军事存在,还有其他域外大国的介入。例如,美国近年来不断在南海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行动,甚至多次派出双航母编队进行巡航,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也不甘寂寞,纷纷派遣舰艇前来展示存在感。
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安全利益,既不能得罪强大的邻居,也不能完全倒向任何一方。
对于印度赠送的“吉尔班”号,越南显然将其视为一种象征性的接收,而不是实战中的核心力量。这艘舰艇如果投入使用,势必要面对南海复杂的环境,这不仅意味着对舰艇性能的严苛考验,还意味着越南需要在大国之间的博弈中作出选择。
而显然,越南并不愿意轻易表态,更不愿意因此损害自己在南海的战略灵活性。
越南海军装备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越南长期以来依赖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护卫舰和潜艇。然而,随着越南寻求更多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其装备来源逐渐扩展至韩国、印度,甚至还在考虑引进西方的战舰。
这种多样化虽然增强了越南的装备储备,但也带来了诸多后勤保障和系统整合的挑战。例如,越南从韩国接收的“浦项”级护卫舰在移交后进行了一年半的修整才得以服役,期间主要原因就是装备系统不兼容,尤其是韩国的电子系统与越南现有的俄制系统难以整合。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7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