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 美国“败局已定”, 到2028年, 会把全球领导地位让给中国

南斋孤风中2024-11-14 20:49:25  63

普京2020年的一番话,打破了冷战后“美国独霸”的神话。

“世界,正在从一超独大走向多极化。”

短短30年,惊人逆转

回望历史,美国“例外论”的形成很有戏剧性。

二战结束时,美国独占世界GDP的56%;

1991年,苏联解体后,更是以“胜利者”姿态主导全球秩序。

但世事难料,短短30年,局势发生了惊人逆转。

中国崛起,堪称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经济奇迹。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23年,GDP年均增长约8.9%。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

中国经济韧性,更是令世界刮目相看。

当美国华尔街,在动荡中苦苦挣扎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引擎”。

俄罗斯《消息报》的判断,颇具洞见。

美国经济,近年来暴露出的问题令人担忧:

制造业空心化、贫富差距扩大、基建老化、创新动力不足。

相比之下,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赛道上的表现越发亮眼。

1890年,英国被德美赶超时的情形:

当大英帝国,还沉浸在“日不落”的辉煌中时,新兴工业强国已经悄然崛起。

美国的“印钞策略”

美国的“印钞策略”,就像一位赌徒在输钱后不断加注。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开启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

第一轮QE投放1.75万亿美元,第二轮6000亿,第三轮更是无限量。

到2020年时,更是直接向市场注入数万亿美元。

然而,存在致命缺陷。

单纯印钞,并不能创造真实财富。

经济学家们的担忧,不是没道理:

美元超发最终可能引发通胀、削弱美元信用、动摇美元霸权。

2022年,美国通胀飙升到40年新高。

从制造业大国到科技创新,从传统基建到新型基建。

中国,始终注重实体经济发展。

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绝非偶然。

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

美国败局已定,中国将在2028年,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美国过度,依赖金融创新和服务业,制造业占GDP比重,从上世纪60年代的25%,降至现在的11%。

而中国,则保持着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服装鞋帽到高铁芯片,产业链越发完备。

美国选择了“兴奋剂”策略,而中国则在稳步提升耐力。

2020年,是一场经济压力测试。

当大多数经济体陷入衰退时。

中国,却实现了2.3%的正增长,这就像暴风雨中唯一逆风飞翔的海燕。

中美GDP差距,从7.07万亿美元缩小到6.2万亿美元,减少了近万亿美元。

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缩短距离。

1885年,美国GDP首次超过英国,震惊了整个维多利亚时代。

当时的英国报纸惊呼:

“一个新的经济巨人正在崛起!”

美国“封锁”战略,效果却适得其反。

贸易战不仅没能阻止中国发展,反而加速了中国产业升级。

从芯片自主到新能源崛起,中国找到了化压力为动力的方法。

中国坚持实体经济为本,保持产业链完整性。

美国则过度依赖金融工具,制造业持续空心化。

一个注重基本功,一个寻求捷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登高望远。

《财富》500强榜单

2001年的《财富》500强榜单,中国企业仅有12家入围。

而到了2020年,中国企业一下子增加到133家。

不仅数量惊人,更首次超越了美国,成为第一名。

这20年的变化,就像看一个快进的纪录片:

阿里巴巴,从2001年仅有18名员工的小公司。

发展成2020年,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全球电商帝国。

华为从一个深圳小作坊,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5G专利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比亚迪,从做手机电池起家,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新能源车企的佼佼者。

宁德时代,这个“90后”企业。

用不到10年,就成为特斯拉、宝马等豪车品牌的电池供应商。

每一次跨越,都像一个个小目标被攻克:

先是超过德法英这些老牌强国,接着超越邻居日本,最后登顶超美。

2001年上榜的,大多是国企,比如中石油、中石化。

到2020年,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小米、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也都纷纷挤进了“世界500强”。

在商业竞争中,没有永远的老大,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敢想敢拼的人。

美国一直保持着稳健的步伐。

而中国,后来居上的黑马,凭借惊人的速度不断缩小差距。

2028年,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

中国,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仍保持9%以上增长。

美国平均2-3%。

日本徘徊在1%左右,欧洲国家普遍2%以内。

2020年期间,中国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3%)。

1990年,中国GDP还不到美国的6% 。

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GDP达到美国的70%多。

2023年,中国GDP突破126万亿元人民币。

贸易方面,中国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

2020年,正式超越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二年,中欧贸易额突破8000亿美元。

“一带一路”,让中国商品的足迹遍布全球。

过去,主要出口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现在,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高铁装备等高科技产品受宠爱。

美国,突然发现中国越来越强劲。

连俄罗斯普京、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等“观众”都纷纷预测:

到2028年,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

2000年,中国GDP仅为美国的12%,到2020年已达到美国的70%。

这种惊人的追赶速度,让布鲁金斯学会等机构,预测中国将在2028年超越美国。

中国经济保持着5-6%的增速,而美国仅为2-3%;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

保持清醒,加紧步子

但过早宣告胜利,往往是危险的。

1980年,许多人预言日本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结果日本却陷入了“失落的三十年”。

1956年,苏联曾豪言20年内超越美国,结果却轰然倒塌。

1985年,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日本第一》一书风靡全球,但随后就陷入泡沫经济危机。

这些前车之鉴值得深思。

更重要的是,美国这个“卫冕冠军”依然实力雄厚。

它掌握着全球金融体系的话语权,拥有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军事、教育、人才等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

也许显得有些疲惫,但绝不会轻易认输。

500强企业市值占全球60%,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主导全球创新,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近60%。

特别是在关键领域,美国优势更为明显:

芯片设计工具100%垄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份额超过70%,云计算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

中国的快速发展确实令世界瞩目,但也引发了美国的高度警觉。

发展道路上,要保持清醒。

过分强调“超越美国”,可能会引来更多阻力,反而不利于自身发展。

防守反击,就会随之而来。

美国对中国的种种限制和打压,就是这种竞争心态的反映。

面对中国崛起,美国展开全方位反制:

从华为5G禁令,到芯片出口管制。

从制裁中国企业,到组建“芯片联盟”。

2022年《芯片法案》投入中美贸易500亿美元,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

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真正的“大势所趋”

中美贸易额从2001年的1000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7500亿美元。

两国经济,早已深度融合。

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年产50万辆,苹果产品90%在中国组装。

双方既是对手也是伙伴。

不在于谁的GDP更大,而在于创新能力的竞争。

中国在5G专利、人工智能论文数量上已领先全球,但在基础研究、原创技术上还需努力。

比如,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医疗器械等领域仍有明显差距。

与其预测谁会成为赢家。

不如思考如何,让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得更大,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这才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64030.html
0
最新回复(3)
  • 戏侬2024-11-16 23:40
    引用3
    中国劳动力创造财富。中国财富大部分投资基础设施,不是GPD能比较的,中国财富早以超越美国了。
  • 懂球儿娘娘2024-11-16 16:54
    引用2
    霸主也是要会当的!
  • 机麻维修2024-11-16 11:53
    引用1
    社会发展的必然,人人有钱了,工厂也会少了[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