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坛最近风波不断。就在美国大选揭晓结果、特朗普再次胜选之际,德国也迎来了剧烈动荡。当地时间11月11日,法新社爆料称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若联邦议院一致同意,他将在12月25日前配合进行信任投票。显而易见,这场信任危机已为德国政坛埋下不小隐患。
几天前,朔尔茨宣布解除自民党主席林德纳的财政部长职务,立刻引发了自民党的强烈反弹。自民党一怒之下宣布退出联合政府,使得朔尔茨领导的“红绿灯”联盟摇摇欲坠。这一联盟由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自民党和绿党组成,因其代表色分别为红、黄、绿,故而得名。如今自民党的离席,无异于将原本的内部矛盾暴露无遗,德国政坛骤然间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德国商界和工业界人士纷纷站出来,呼吁联邦议院尽快解散并举行大选。他们认为当前执政联盟已无力维护经济稳定,德国经济状况堪忧,不得不采取新的政治措施。与此同时,基民盟也高声疾呼要求立即开展信任投票并提前大选。在野党的这一表态加剧了朔尔茨政府的压力。如果信任投票不过关,德国政府将会停摆,随之而来的便是新的大选。基民盟在民调中遥遥领先,前总理默克尔作为基民盟成员,再次成为了德国政坛的焦点人物。
执掌德国政坛16年之久的默克尔,以其强硬的政治手腕赢得了“铁娘子”的称号。虽然默克尔主动选择了退出政坛,但其影响力从未消减。欧洲及全球政界都在关注默克尔的下一步动向,是否重返政坛成了外界热议的焦点。若德国政坛在未来数月内完成大选重组,基民盟重新掌握执政大权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默克尔作为该党内的关键人物,将再次左右德国乃至欧洲的政局。
总统施泰因迈尔则在发声表示,如果信任投票启动,他将随时做好解散议会的准备。朔尔茨的表态无疑意味着德国政坛面临的巨大洗牌,几个月后的德国政治格局,或将发生令人瞩目的改变。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德国政坛激烈变动之时,美英法等国却异常沉默,未作任何公开评论。
德国的政治震荡看似因人事更替引发,实则根源在于德国当前经济形势的不容乐观。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与美英等国一道对俄罗斯施加制裁,俄德间的能源合作被迫中断,德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工业生产受到重大打击。朔尔茨政府执政后,未能有效缓解通胀和经济衰退等问题,这也是民众对“红绿灯”联盟不满的关键原因。
朔尔茨政府上台后,德国经济一直在困境中挣扎,社会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曾是德国工业的命脉,默克尔时期的德俄合作带来了经济繁荣。而如今,俄德合作停滞,斥巨资建设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爆炸后至今无人为其负责,德国在能源领域的自我供给能力岌岌可危。数据显示,德国的2025年财政预算将面临几十亿欧元的缺口,而朔尔茨政府并未拿出有效措施缓解危机。不断加剧的经济压力让德国政坛的裂隙进一步扩大。
对朔尔茨而言,解散联盟并不全是坏消息。当前德国经济形势堪忧,任何执政党都很难应对。联合政府此时解散大选,或许能将这一“烫手山芋”交由下一届政府接手。因此,他同意提前大选,不排除有“甩锅”之意。朔尔茨等人意识到,继续勉强维持联合政府,只会令他们更深地陷入困境,承担民众对经济困局的不满。解散联盟与提前大选,或许正是他避免政治责任、争取体面退出的手段之一。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的走向依旧模糊。长时间的对峙让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如今,美国新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在选战期间释放“结束冲突”的信号,但具体措施尚未落实,未来俄乌关系能否回归正常并不可知。朔尔茨政府看似仍在观望,但面对特朗普上台后可能的变动,德国政界显然感受到了莫大的不确定性。
对德国而言,特朗普的胜选未必是好消息。上次特朗普执政期间,他对英法德等国多次祭出“制裁大棒”,令欧洲备感压力。这一次,特朗普的上台令德国感到前途未卜。或许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性,德国政坛才在对俄制裁和经济压力下酝酿出“破局而立”的思想。德国当前政局的动荡,或许只是刚刚拉开帷幕,随着12月25日的信任投票日临近,德国未来的政治走向更具悬念。
默克尔的名字随即被再次提及。在当前的政坛中,默克尔无疑是少有的具备足够声望和经验、能平息局势的潜在领导人。她的政治魄力不仅在德国得到了认可,在欧盟、甚至全球范围内,默克尔的威望也是少数能够抗衡特朗普的人物之一。然而,默克尔是否会选择重返政坛,依然成谜。早前她选择离任,部分原因涉及到身体因素,尽管默克尔尚未就此事表态,重回政治舞台对于默克尔而言未必是轻而易举的决定。
德国政坛的复杂局势如今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各界都在观望朔尔茨能否成功稳住政权,还是会在信任投票中败北,将权力让渡他人。美国总统选举、俄乌冲突、德国经济危机多种因素交织,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影响到德国的方方面面。而默克尔的名字再次被提起,是否意味着她将在风雨飘摇的局势下重返政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