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重庆市彭水县龙溪镇漆树村蜿蜒崎岖的山路前行,成片的香椿树豁然呈现在眼前。正是这片依山生长的香椿林,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现状。
一棵香椿带富一方乡亲
“大姐,你们除草的时候,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注意不要伤到香椿树,除好的草要全部堆放好。”走进香椿基地,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丹强便向工人们叮嘱起来。当下,香椿基地进入了管护期,务工的村民们每天都在基地里进行除草、松土、修枝整形等工作。
自香椿基地建立以来,当地村民通过流转土地、种植香椿以及参与基地管护等形式,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除了土地租金以外,我们还在香椿基地和加工厂务工,每年都有几万元的收入,工作不重,时间也比较宽松,比起我们以前在家务农要好多了。”村民们纷纷表示,自从来到香椿基地务工后,家里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也有了新的挣钱目标。
据马丹强介绍,村民们每年可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基地务工等形式增收。目前,公司已通过基地建设直接带动当地193户485人,其中脱贫户22户66人。在基地长期工作的农户,每户每年能增加1万元至3万元的薪酬。同时,通过订单收购模式,已带动全县种植香椿2万余亩,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村民在基地务工供图/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在外谋业不忘家乡
马丹强年轻时随老乡南下打工,历经十余年,打拼了一番事业。每次回乡,看到家乡众多老人和儿童留守,多年在外的马丹强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老家太艰苦了,如果有机会创业,我就要回来建设家乡。”马丹强如是说。
2008年初,彭水县政府领导带队前往广东招商引资,恰好有一个香椿芽开发项目。忆起小时候妈妈常做的香椿芽炒鸡蛋,马丹强心中一动,决定将这儿时的味道推向更大的舞台。
2010年,马丹强毅然放弃了广东的产业,回乡注册成立了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打造香椿全产业链项目,并于2012年陆续在漆树村流转土地建立了香椿芽科技示范基地、重庆市首个香椿科技专家大院、加工厂以及营销中心。如今,该公司已发展成为集香椿种植、产品研发、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老家处处皆为‘宝’,我将香椿这个‘宝’挖掘出来,不但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还能助力乡亲们实现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马丹强表示,真正的富有,是能够带动乡亲们共同增收致富。
(香椿科技专家大院供图/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科技引领小香椿成就大产业
基地建成后,给村民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还需下一番苦功夫。
在种苗的选择上,除了精心挑选本地的“红香椿”作为种植基础外,马丹强还将目光投向全国各地,经过深入调研与实地考察,从四川大竹引进了一种名为“巴山红”的香椿苗。“巴山红”香椿苗有效提升了基地的产量和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在香椿树的管护上,马丹强通过聘请专家指导,从栽植、修剪、施肥、林下间作、保温与水肥管理、树形培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护。为了解决香椿树树高量少、季节性强等难题,马丹强和专家团队日夜奋战,最终研究出了香椿高产栽培及冻藏加工的关键技术,该技术曾荣获“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一等奖。
随后,马丹强先后与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及重庆林科院合作,持续优化香椿树的科学管护,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香椿产品的附加值。
如今,马丹强及其团队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8件,发明专利6件,外观专利4件,版权5件,科技成果16项。十余年的时间里,马丹强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国家林草局乡土专家、重庆市英才卡持有人、重庆市林业科技特派员、彭水县双创人物、彭水县科技创新能手、彭水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职称与殊荣。
在基地的示范引领下,香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逐渐辐射到周边区县。马丹强还投资建起食品加工厂,采用技术手段将香椿芽进行冻藏,通过专利配方、精细配料、罐装密封、杀菌等工艺加工成香椿酱菜,通过线下高速路服务区超市、全国连锁商超、旅游景点、特产店等销往全国各地。
(香椿酱菜供图/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如今,百业兴香椿产品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将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餐桌上,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马丹强表示,接下来,他还将继续加强与西南大学食品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研发更多香椿系列产品,如香椿饺子和包子等,让更多消费者品尝香椿系列产品,爱上香椿味道。
上游新闻谭柯实习生邓梦莲通讯员赵兴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