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韩国没少在世界场合上“抢夺”中国的文化。从端午之争到农历春节,能感觉到韩国对中国文化的爱恨交加。
他们一边将中国的汉服文化悄悄移进古装剧里据为己有,一边又见不得中国汉字在韩国处处刷存在感。
历史上,韩国曾三次下令强行废除使用汉字。可结果,依然没办法让身份证上只有韩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国汉字在韩国传播·】——?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用了两千多年的文字突然要被换掉,你会是什么感觉?汉字在韩国的历史,真是比想象中还要久远。
三国时期的新罗、百济和高句丽,这三个小国虽然天天打得不可开交,但在用汉字写文书、做诗歌这件事上,倒是出奇地一致。
到了高丽王朝时期,汉字可以说是如日中天,风头一时无两。不管是官员们写公文,还是文人雅士吟诗作对,都离不开汉字。
不过,聪明的韩国人也没闲着,吏读和口诀这些独特的使用方式应运而生,就像是给汉字穿上了一件韩服,既保留了汉字的精髓,又增添了几分本土特色。
汉字的普及对韩国历史的记载功不可没。
如果没有汉字,《三国史记》和《高丽史》这些重要的历史文献可能就成了天书,后人想了解古代韩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恐怕就只能靠考古和想象了。
汉字虽好,但学起来着实不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掌握成千上万的汉字,比登天还难。
这就好比现在让我们所有人都去学习编程语言,恐怕大部分人都会望而却步。
为了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世宗大王在1446年,他推出了一个堪称"黑科技"的发明——训民正音,也就是后来的谚文或韩文。
这种表音文字系统,就像是给复杂的汉字世界装上了一个简易的输入法,目的就是让老百姓也能轻松读书写字。
但是,你以为有了新发明,大家就会蜂拥而上吗?并没有。
训民正音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反而默默无闻了很长一段时间。汉字依旧是主角,训民正音只能当个配角。
有趣的是,世宗大王创造训民正音并不是为了取代汉字,而是希望两种文字能够和谐共处,相互补充。
这就好比现在的中英双语教育,既要学好母语,又要掌握国际通用语言。这种双轨制的文字系统慢慢形成,成为了韩国独特的文化特色。
但是,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官方文书、学术著作和文人创作中,汉字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这种局面直到近代才开始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过程可谓是跌宕起伏,充满了争议和曲折。
即使在现代韩文广泛使用的今天,汉字的影响依然无处不在,从韩语词汇到文学传统,再到文化习俗,处处都能看到汉字的影子。
这种根深蒂固的历史渊源,也解释了为什么韩国后来多次试图废除汉字,却总是功亏一篑。毕竟,要割断与自己文化根源的联系,谈何容易?
?——【·三次割舍·】——?
接下来聊聊韩国三次试图"抛弃"汉字的闹剧。
甲午战争之后,当时的朝鲜,就像是被大人们争抢的玩具,眼看着就要落入日本的怀抱。
为了讨好新"监护人",朝鲜政府突发奇想,要把用了几千年的汉字一脚踢开。
突然让所有人都改用一种全新的文字,这不是要了大家的老命吗?
况且,当时的韩国社会,从教育到行政,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汉字,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哪是说改就能改的?
第二次尝试是在韩国独立之后,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就像是刚搬出父母家的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布置自己的新家。
但混用造成了不少混乱,就好比你在读一本书,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看得人眼花缭乱。
1970年,朴正熙实行"韩文专用",这就像是一个家长突然宣布,从今天开始家里只准说韩语,不准说其他语言。
在强制性要求下,韩文确实逐渐成为了主流。
后来,政府不得不允许开放一小部分汉字的选修课程,这就好比严厉的家长最后还是妥协了,允许孩子们偷偷学几个英文单词。
这三次每一次,他们都发现,想要完全切断与汉字的联系,简直比登天还难。
汉字在韩国的使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思维方式,甚至是一种身份认同。
就像是你家祖传的老家具,虽然看起来有点旧,但每一件都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记忆,你舍得轻易扔掉吗?
更重要的是,韩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这些词如果全部用韩文来写,不仅会造成混淆,还会丢失很多微妙的含义。
这就好比试图用简单的表情符号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总是差了点味道。
?——【·如今面临的问题·】——?
如今乍一看,韩国街上的招牌、报纸、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韩文。好像韩国人终于如愿以偿,成功地把汉字"请"出了门。
但有这么容易吗?
就像是你把家里的老古董都藏到了阁楼上,表面上看起来很现代化,但实际上那些老物件还在默默地影响着你的生活。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韩文一统天下,但汉字的影子其实无处不在。
首先,我们来聊聊最有趣的部分——韩国人的名字。
在韩国,名字可是一个大学问。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名字叫"金智英",结果发现全国有十万个人和你同名同姓,那种感觉恐怕不太好受吧?
这种情况,就好比在中国喊一声"张伟",估计整条街的人都得回头看看是不是在叫自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国人想出了一个妙招——在身份证上印上汉字名。
你说你叫"金智英",但是你的汉字名是"金智榮",而另一个"金智英"的汉字名是"金志英",这样一来,就能轻松区分开来了。
但很多年轻人已经不认识汉字了,结果自己的名字写的什么都不知道。
更有趣的是,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的名字看起来与众不同,会选用一些罕见的汉字。
结果呢,这些汉字连电脑都打不出来,只能手写。这种情况,就好比你的名字里有个生僻字,每次填表都得专门带个毛笔去。
除了名字问题,韩文在其他方面也显露出了一些缺陷。
比如,很多专业术语如果全部用韩文来写,就会变得特别长,看起来就像是一串没完没了的音节。
这就好比你试图用英语来解释中医的"气"这个概念,怎么说都觉得差了点味道。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韩国人在写日记或者私人笔记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用上一些汉字。
面对这些问题,韩国有人提议增加汉字教育,让年轻人至少能认识常用汉字。
也有人建议开发新的韩文字形,以增加区分度。
但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避免不了一个事实:汉字在韩国文化中的地位,就像是空气一样,即使你看不见它,它也无处不在。
有趣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发现,会写汉字不仅能让自己的名字看起来更有内涵,还能在求职时增加竞争力。
这就好比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争相学习英语一样。
韩国人正在努力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就像是在跳一支复杂的舞蹈,既要展现自己的个性,又不能完全忽视传统的节奏。
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无论结果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汉字作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影响力将会一直存在。
参考资料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