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大战中小口径机关炮弹的作用
在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中,很多人把北洋海军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缺少中口径速射炮。
但是实际上,日舰发射的小口径炮弹远远多于大中口径炮弹。当时日舰总计消耗弹药20921发,其中100mm以上炮弹为:
吉野舰152mm速射炮221发,120mm速射炮331发;
秋津洲号152mm速射炮214发,120mm速射炮302发,
浪速号260mm克虏伯炮33发,150mm克虏伯炮151发,
高千穗号260mm克虏伯炮22发,150mm克虏伯炮89发;
松岛号320mm炮3发,120mm速射炮410发;
千代田120mm速射炮705发,
严岛号320mm炮5发,120mm速射炮516发,
桥立号320mm炮4发,120mm速射炮731发,
比睿号170mm克虏伯炮26发,150mm克虏伯炮55发,
扶桑号240mm克虏伯炮29发,170mm克虏伯32发,
赤诚炮舰120mm炮61发,
西京丸120mm速射炮42发。
以上合计,大中口径炮弹共发射了3982发,而在与此同时,小口径炮弹却发射了16939发之多!北洋海军的所有参战军舰,平均每艘要挨上1743发。其中大口径炮弹332发,而小口径炮弹则达到每艘1411发。所谓弹如雨下,其实主要是日军的小口径炮弹。
至于说小口径弹的威力,应该说具有两面性。对于定远级的14英寸铁甲堡来说,别说是47、57这样的小口径,就是240甚至260的大口径炮弹,打上去也不会穿透。可是,对于北洋多数的巡洋舰,甚至定远级的无防护部位,这些小口径火炮的威力就不能小视了。以平远打中松岛的47毫米炮弹为例,我们来说明一下小口径炮弹对无防护部位的杀伤力:
据松岛鱼雷长木村浩吉大尉的回忆:弹片四起,室内周围壁上喷溅着骨肉碎末,甲板上流淌着血肉相混之水,难以步行,散布遍地皆是,在上面行走犹如洗刷地板一样。
当时,在中央发射指挥官井手少尉的附近被敌弹炮击,使得发射电路断绝,同时,又有二三名士兵战死,只见少尉胸部以下一片血迹模糊,后背沾着厚厚的肉浆,少尉抖落下落在身上的人肉,正当准备下达发射命令时,又一敌弹炸死两名发射士兵……
从以上记述中,我们不难看出57、47速射炮对于军舰无防护部位的压制作用。而在北洋海军这边,问题则更为严重。不仅各舰都存在着大量无防护部位,甚至还有超勇、扬威、广甲、广丙四舰压根缺少装甲防护。
而更大的问题是,由于北洋海军的炮罩有问题,炮弹射入后会导致弹片反弹乱飞,因此北洋在开战前,就拆除了除英式军舰外的大部分炮罩,导致至关重要的军舰炮台,其实只有1米多高的装甲围墙保护。在战斗的时候,由于日军的小口径炮弹密集,炮们只能蹲着或者猫着腰操作火炮。
而如果要观察敌军情况、然后进行测距瞄准的话,就需要炮长或者测距手不顾生命危险,把身子暴露在装甲围壁之外,进行长时间的观测和计算了。而这样的过程,自然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实战中北洋炮手阵亡的主要原因——而且阵亡的还是至关重要的炮长和测距手,这些人可是非常难以培养的技术人员。
除此之外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人除了全神贯注观察日舰之外,根本无暇顾及炮台周围人员,也无法提醒人员离开炮口危险区。结果就是镇远号的炮口暴风加上日舰的炮击,几乎全灭了自家正在救火的舰员,损失是非常惨痛的。据马吉芬回忆:
我可怜的同伴们——每一个志愿者都被击中而牺牲或负伤了——这实在是极为悲惨的经历。伤者本该被送到炮塔下的装甲堡里去,但我没办法爬进炮塔里。看到我躺在这里半死不活的样子也没人愿意过来,他们看到我衣服烧成这样就知道我已经没救了。
不久一个水兵看到了我并走了过来,之后一队运送火药的水手把我抬走,放到了我客厅的沙发上……我躺在那里,身上疼得要命,我的状况真的惨不忍睹,我几乎失明,烧伤,半裸着身子,干渴难耐,两只手腕和臀部受了伤,我的肺部受了冲击,感觉喘不过气来,就好像是一个小学生被球砸到了一样。
不得不说,本来被忽视的日舰小口径机关炮,其实在黄海大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火力压制作用,并连带造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北洋海军这边,由于采取了舰首向敌的阵型,主要部署在侧面的小口径机关炮却很少能够开火,在这方面是吃了大亏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