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逢清明时节,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回望历史,缅怀那些为中国地质事业奠定基石的先驱们。在这个充满敬意的日子,矿业界推出特别策划——“地质先驱巡礼”,带你一起穿越时光,回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地质事业先驱们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一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盛宴,让我们在怀念中汲取力量,在铭记中砥砺前行。
快来跟随我们,一起感受先驱们那份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吧!系列海报将陆续发布,今天为第一期。
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矢志开拓,培育了第一批地质学家,
描绘出中国地质的壮丽蓝图。
他的贡献如星辰璀璨,
点亮了后世学者的探索之路。
他是——
章鸿钊(1877年3月11日—1951年9月6日),字演群,号演存,浙江湖州荻港人,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人。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学家、矿物岩石学家。
他创办了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地质讲习班),为我国培育了第一批地质学家,其中许多人成为我国早期地质工作的主力。他从近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撰写《三灵解》、《石雅》、《古矿录》等著作,开我国地质科学史研究之先河,具有广泛影响。
实地调查铸辉煌,
绘制地图显真章,
培育英才为己任,
铸就经典永流芳,
他是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
他是——
丁文江(1887年4月13日—1936年1月5日),字在君,江苏泰兴人,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人、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组建了我国最早的地质调查和科研机构,培养了第一代地质学家,主导了前中央研究院的重大机构改革,为地质甚至科学事业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是在我国开展系统性区域地质调查的第一人,开启了中国人系统地质填图的先河,先后填制了诸多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为后世我国构造地质界奠定了研究传统。
他以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探寻救国真理;
以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
推翻“中国贫油论”。
他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群星中最为明亮的一颗,
永远照耀在中国地质学的天空。
他是——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他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奠定了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基础;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领导发现了大庆等油田和一系列铀矿床,摘掉了新中国“贫油”的帽子,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原子能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是矢志不渝的爱国者,
探索国家矿藏,
培育无数地质英才。
他以书生之躯,
铸就了不朽的地质传奇。
他是——
翁文灏(1889年7月26日—1971年1月27日),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人,著名地质学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导者。
一生献身科学,
涉足众多地质学领域。
他奠基了中国矿床学,
开拓了煤岩学,
更是中国石油地质的先驱,
为大庆油田的发现作出重大贡献。
他是——
谢家荣(1898年9月7日—1966年8月14日),字季骅,上海人,地质学家、矿床学家、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中国矿床学主要奠基人,世界煤岩学先驱之一和中国煤岩学奠基人,中国石油地质学先驱,陆相生油理论倡导者,中国土壤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及中国地貌学与地文学开创者之一,中国矿产测勘事业开拓者与奠基人,经济地质学先驱。
从事地质工作50年,谢家荣对中国煤岩学、矿相学、石油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地震学和陨石学等进行过开拓性研究,在燃料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及找矿上成就卓著,发现或指导发现了淮南八公山煤田、安徽凤台磷矿、福建漳浦铝土矿、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白银厂铜矿等矿床。对华北、松辽、渤海、塔里木等石油蕴藏的预测得到证实,最早提出地质理论找矿,倡导综合勘查方法。
他怀揣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献身地质事业六十载,
学贯中外,跨越时代,
他半生扎根大西北,
终获累累硕果。
他是中国考古事业的先驱者之一,
他是——
袁复礼(1893年12月31日-1987年5月22日),地质学家、地貌第四纪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会员之一。
袁复礼是中国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先驱,从事地质教育60多年,培育了几代地质人才。曾任清华大学地质系主任兼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学院教授,任职间开设中国第一门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课程,编著中国第一本《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教材,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地质特点和分区,讲授地理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等课程,桃李满天下。他参与并领导了由斯文赫定发起的“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北极星奖章”;与安特生一起从事过“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在甘肃武威最早发现中国的早石炭世地层;在西北最早发现大批爬行动物化石。
袁复礼和目录学家袁同礼、体育学家袁敦礼兄弟三人名扬燕京,被誉为“袁氏三杰”。
海报设计:李倩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