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评论员张萍
图据视觉中国。
有人调侃,这两天“被瑞士卷考验的中国男性恐怕都超过瑞士人口了”。事情起因是一位全职宝妈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记录了她和丈夫因为八个瑞士卷怎么分配引起了一次的争吵,妻子想吃家里剩下的两个瑞士卷,却被丈夫各种批评。
视频受到关注以后,很多女性晒出了另一半如何回答“8个瑞士卷会怎么分配”的聊天截图,以显示伴侣对自己的“爱”。不少自媒体以转发视频、集纳回答、发起讨论的方式,对事件进行了二次传播。一些媒体官方号随后接力报道。之后又有人质疑事件真假,当地网信办工作人员表示,将会进行核实调查,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第一。接着,当事人在压力下删除视频,表示事件为真,对占用公共资源感到抱歉……
有人说,大家参与话题的热度,展现了女性渴望在家庭中得到尊重和认可。但与此矛盾的是,参与者晒出的聊天截图显示,她们没有被另一半忽视,反衬得视频中女子的经历是个案。跳出逻辑陷阱会发现,这种话题之所以能火,核心要素不是女性“配不配吃瑞士卷”,而是选中这一话题的运营者,懂得炒作背后的母题,即性别对立。并且他们非常清楚,经过秀恩爱、造热梗包装起来的对立,既不易被察觉抵触,又戳中了人性对窥私、攀比的隐性冲动。
当事女子在最新回应中,解释了两个人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情绪不好爆发了争吵。然而就是这样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各方接力“吹气”之下,不断膨胀成一个巨型的“舆论气球”,占据互联网生态的中心位置,挤占重要议题的注意力,浪费政务资源。
类似莫名奇妙的事件吵成全网热点,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秦朗丢作业”“女子为报月子仇给重病婆婆吃泡面”之类造假事件,恰恰就是切中当下舆论环境的这一特征。通过寻找母题、煽动情绪,形成病毒式传播,最后事件策划者坐收流量渔利。还有那些与老人、宠物、家长等群体有关话题,也是动不动就上热搜。被调动的网民各执一词,相互攻讦。这个过程中,真相变得不重要了,与人为善、相互理解这些人性的美德不见踪影,重要的是证明自己的对的、对方是错的。最后哪怕事件澄清了,情绪风暴“席卷”之后,社会的裂痕已然造成。
避免这类新闻的泛滥,媒体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些“没有新闻可以不发”的评论里,有网民深深的无奈。追逐自媒体的脚步,缺少我把关,缺少严肃媒体的社会责任,必然陷入被动。作为11亿网民中的一员,避免被这类鸡毛蒜皮的热搜牵着鼻子走,避免再为莫名其妙的事情吵作一团,已经成为一种紧迫的必备媒介素养。这种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元的网络生态中,建立免于被愚弄、被利用的免疫力,保护好我们宝贵的心智与注意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