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卿羽飞
最近的体坛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10月的最后一天,姚明辞去了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的职务。
2017年2月,姚明成为了中国篮协的主席,到今年辞职,姚明陪伴中国篮球度过了整整7年。
在姚明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成为中国篮协主席的经历很宝贵,很遗憾国家队的成绩和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
而之所以自己会选择离开就是出于对中国篮球未来的考虑。
其实这是姚明在位的第二个任期,离到期时间还有两年,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离职姚明也给出了答案。
因为他希望能够给新的班子留下一个完整的奥运周期,方便他们能够更好的工作。
其实这些年来,姚明的管理一直在被人诟病,因为中国篮球国家队的成绩一年比一年糟糕。
在2017年的时候,姚明官宣成为新的中国篮协主席让不少的球迷感到惊喜。
因为姚明绝对是我们中国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可是首位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的中国球员。
姚明曾经在2002年的NBA选秀中以状元秀的身份被NBA的休斯顿火箭队选中,之后连续7个赛季都在NBA发展。
在NBA期间,姚明2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二阵,成为了NBA中最受欢迎的中国运动员。
不仅仅是在中国,姚明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世界篮球巨星。
姚明的球技,球商那都不用多说,所以在姚明官宣成为中国篮协主席的时候,球迷们都非常的惊喜,表示热烈的欢迎。
他们都希望在姚明的带领下,中国篮球能够走向辉煌。
但是这些年来中国队的成绩让这些球迷们逐渐失望。
2019年,中国队在世界杯的成绩垫底,创下了史上最差成绩,甚至还是在我们的主场。
之后的21年,22年,23年的世界杯比赛,中国队也是早早就出局了。
甚至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中,中国队仅仅获得了铜牌。
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中国女篮无缘八强,而中国男篮甚至都没有进入奥运会。
要知道到新任体育总局掌门人高志丹局长曾经发出过,要“三大球”崛起了豪言,这一次定下的目标也是中国队能够获得奥运比赛的资格。
可是这个目标中国男篮在姚明的带领下并没有完成。
有很多人就猜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姚明才选择辞职的。
但其实这些都是网友们的猜测,姚明非常的热爱篮球,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想让中国篮球变得更好罢了。
不过这些年来中国篮球没有起色甚至还成绩倒退是事实,也管怪不得球迷们愤怒了。
有些球迷表示,“不懂管理,不知如何发展,姚明把中国篮球带回到了解放前!”
“姚明最适合的职务是形象大使和中国篮球外交大使,利用好自身影响力和号召力,篮协主席这活受诸多制约,加上管理能力的欠缺,最后就是这个拧巴的结局。”
“选姚主席的时候,很多人说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现在看,专业人干管理他就不专业。”
不过对于大家的吐槽还是有不少的网友为姚明说话的,
“不是他不懂管理,而是他的管理措施在中国糟糕的大环境下无法实施!中国篮球面临的大环境和中国官场一模一样,在这种的大环境下任你有日天爷戴虎皮帽子的本事也是闲的,有可能徐济成、宫鲁鸣、王芳接管中国篮协,这些人论影响力远远不如姚明,在这种大环境下,不管谁接替姚明,结局比姚明更悲惨,不信拭目以待!”
就像一些球迷说的,姚明真的是将中国篮球弄得一团乱吗?
在位期间姚明也作出了很多的改革。
姚明引入工资帽设定,将球员工资最高限额从2000万降至600万。
并且姚明还进行了专职裁判队伍的建设,目的就是要增强联赛的公正性,为球员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很明显,姚明的举措就是在根治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问题,虽然成果并没有很显著但是也更活跃的休赛期人员流动。
所以并不能说姚明的改革就是完全不行。
而且姚明还知道,钱才是一切的根源。
所以姚明在位期间就在推动CBA比赛的商业化发展,但是因为我们国家整体的体育商业环境并不成熟,缺乏有效的推动手段,所以姚明的改革并没有很成功。
但是姚明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CBA要想发展成为NBA那样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并且姚明还明白,没有好的环境篮球是不会好的,所以姚明希望基层的篮球能够发展。
所以姚明自从上任后就开始注重校园篮球的重要性,在姚明的推动下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表现优秀的球员能够通过选秀来进入CBA。
这样的做法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有不少的好苗子都通过这样的方式被早早的筛选出来,为中国篮球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不过中国篮球改革这条路非常的艰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成的,姚明为中国篮球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姚明辞职后将由郭振明继任,成为新的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郭振明曾经是中国篮球协会的副主席,希望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中国篮球能迈向新的台阶。
姚明的辞职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寞,但是姚明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新一代的年轻运动员,希望我们中国的篮球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4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