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瘤是否清干净了,股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上市公司ST锦港(锦州港)自11月1日复牌以来,开始进入报复性上涨模式,连续的一字涨停,足见股民对于证监会和公安局的处理是满意的。
近日,关于锦州港2018-2021年期间累计80多亿的财务造假案尘埃落定。
该罚的罚了,造假相关的6个责任人,一个董事长,一个总裁,四个副总裁,合计被证监会罚款1500万。
该抓的也抓了,由于造假情节严重,涉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六个人近日先后被锦州市公安局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以前,有人形容证监会对国企的监管是“枪口抬高一寸”,现在看来,新国九条后,对于国企的要求似乎比民企还要苛刻了。
而锦州港,经历了这一轮毒瘤清洗后,终于可以重新干干净净地上路了。
东北重镇锦州,曾经决定了中国解放战争的走向。
1948年,我东北野战军通过31小时的激战,攻克了锦州,拉开了全国大决战的序幕。
锦州是东北和中原地区的连接通道,掐住了这个咽喉,就关上了东北的大门,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而42年后,锦州又被赋予了新的战略意义。
1990年,锦州港建成通航,自那之后就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港口之一。
2018年,锦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1亿吨,在全国沿海港口中排到了第16位。
不过,也就是这一年,锦州港轰轰烈烈的财务造假就已经悄然开始了。
彼时,锦州港并无摘牌退市之忧,也没有因并购而产生的业绩承诺的压力,一切都好好的,干嘛要造假呢。
如果非要追问造假动机,可能就只剩作为国企负责人的KPI考核了,国企负责人如果完成了KPI就有了政绩,也就有可能升任到更大的平台。
于是,时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辉铤而走险。
刘辉之上原本还有一个董事长看着他,但时任锦州港董事长徐健就像是挂个名一样,除了必须到场的董事会、股东会等,平常根本就不在锦州港实地办公。
锦州港控股股东是大连港投融资控股集团,徐健就长期在集团待着,也就是说,对于锦州港的具体业务并无多少了解,也就起了个签字的作用,包括在年报上签字。
董事长基本不管,总经理刘辉当然就成了实际上的一把手,锦州港的所有造假业务,都是刘辉具体筹划并实施的。
其实造假手法也比较粗暴,就是常见的做虚假贸易,由锦州港跟上下游公司对倒,想做多少,完全就看操作人的心情。
不过,这个事情一个人是没法完成的,至少,上下游公司的人得经手,财务得经手,分管贸易的人也得经手,就是前面提到的几个责任相关的副总裁。
虽然这些人没有直接参与整个造假过程,但试想,造假是正常业务之外的,但凡用点心的人,都会感觉到数据的异常。
而结果是,这些经手的主管人员全都大大方方在各自该把关的环节签了字,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充当了造假的帮凶。
经过证监会立案调查,除了刘辉之外,董事长徐健和另外4个分管副总裁都难逃其咎,都一起被定为了共同责任人。
值得一提的是,初判之后,包括刘辉在内的几个人都不服,按照A股的申辩程序,证监会又举行了听证会,听取了他们的申辩意见。
不过,全部不予采纳,维持原判。
说到处罚,如果仅从金额来看,其实并不重,主谋刘辉、一把手徐健罚款400万,其余几个副总裁分别罚款200万、100万。
相对于80多亿的营收造假额来说,确实不多,但这已经是证券法的极限了,证监会已经用尽洪荒之力了。
至于有没有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有多大,那就要看公安局的进一步侦查了。
按照刑法,违规披露信息罪的判定依据是利润造假比例超过30%,80多亿的营收虽然听着挺吓人,但无法用于定罪。
根据公告,只有2021年虚增的7500多万利润占比达到了47.85%,这算是触犯刑法相关条款了,但还要结合其它情节,所以,无法确定。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几个人是无法再在上市公司立足了。
毒瘤清除了,9万股民狂欢,但2024年已经注定是巨亏的一年,ST锦港三季报显示,当前已亏损21亿。
不过,这个亏损并非常规经营性的,实际上是前几年经营过程中留下的暗雷,因为20多亿的预付款逾期,计提了20多亿的信用减值损失。
如果刨掉这个影响,ST锦港是可以基本盈亏平衡的。
那如何才能挣钱呢,从ST锦港的财报来看,毛利率超过33%,没有利润的原因是都被借款利息给吃掉了。
就以2024年三季报为例,利息费用就占了3.3亿,一整年的利息预计在4.5亿左右,以锦州港目前的营收规模,当然没法盈利。
所以,之后的经营方向无外乎两点。
第一,降低有息负债,ST锦港账面上有40多亿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可以考虑的对象,减少一半的利息,就能大大盈利。
第二,增收,锦州港2019年以来营收逐年大幅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才13亿,创下了新低,根源都是过去几年的糟糕经营。
如今换人了,也该换个经营思路了。
锦州港,不仅是国内南北物流枢纽,也是中蒙俄贸易的闪亮明珠,新的经营者有责任让他继续更加闪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4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