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有文化素养测验,要不要试试?
记得小时候,爷爷常给我讲古时候的故事,说有个聪明的书生,他的话总是让人猜不透,村里的人都说他“谲”得很。
那时候我不懂,现在想来,这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套路深”嘛!
详解“谲”字
“谲”这个字,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它意味着欺诈、玩弄手段。在《说文解字》中,“谲”字被解释为“权诈也”。最早的“谲”字,就和“言”有关,表示说话绕弯子。
就像《韩非子》里说的,“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 放到现在,如果你遇到一个说话拐弯抹角、遮遮掩掩的人,你也可以说他“谲”得很。
古书里,“谲”这个字经常出现。
《荀子·儒效》里就有“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意思是说,得根据人的德行和本事来定他们的职位。
《论语·宪问》里有句话这么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这里用“谲”来形容晋文公很会玩手段,做事不太地道,而齐桓公则是个正直的人,不太懂得变通。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就有“惟嫡孙宝玉一人,秉性乖张,性情怪谲。”这里的“谲”字,用来形容贾宝玉性格中的奇异和多变,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
读音:
这个字读作“jué”,二声。
网友们对“谲”字的看法五花八门,有的人觉得它神秘莫测,有人认为看到它就觉得有不好的事要发生,有的人则认为它充满了智慧。在网络上,“谲”字常常被用来调侃那些说话做事让人捉摸不透的人。
诡谲guǐ jué
“诡谲”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事情或者人让人猜不透、变化多端、不好理解,神秘、捉摸不定的感觉。
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述为“为人诡谲”,意味着他的行为狡猾且难以捉摸。在描述某些复杂的局势时,也可以使用这个词语,如“国际间的局势诡谲多变”。
在现实生活中,诡谲的行为或事件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安。因为它们往往不符合常规逻辑,难以用常理来解释。
与“诡谲”有关的成语有很多,它们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测,或者人的性情怪异多变。以下是一些与“诡谲”相关的成语:
诡谲和诡计有什么区别?
“诡谲”和“诡计”这两个词语虽然都含有变化多端和狡诈的意味,但它们的侧重点和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诡计特指为达目的而暗中策划的欺诈或不正当行为,强调有意为之的欺骗和计谋。
简而言之,“诡谲”更多地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而“诡计”则侧重于具体人的欺骗和恶意行为。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例如,描述天气变化时可能会用到“诡谲”,而描述某人的不诚实行为时则可能会用到“阴谋诡计”。
“谲”这个字在文化里常常和智慧、策略、计谋联系起来。但“诡谲”这个词,总是会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人们往往喜欢正直的人,而不是玩弄手段让人看不透的家伙,你觉得呢?
“诡谲”的人或事儿,在你的生活中有出现过吗?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文化素养测验:
你知道下边的成语吗?评论区见。
提示:形容人或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4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