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骄傲而独一的魂灵。——唐泪
命运不可捉摸。
昔年,警匪悬疑电影《无双》在内地市场,创下港产片的全新纪录,一众台前幕后,也包括全港电影人,都尽皆振奋。
在常理而论,主演之一的郭富城,或应再接再厉。
但他转身跑去开演唱会。
致使很长时间里,没有接演任何新片。
待到他再现江湖。
凛冬已至。
郭富城一向不按常理出牌。
影坛出道第二年,他在台湾乐坛大爆,仅一年时间,就携三张破百万销量的唱片,成为华语乐坛顶级王者。
再回流香港,终结宝丽金“三剑客”之势,令得四大天王诞生。
此后两年时间里,经纪公司帮他接了十一部电影。
但他并不满意其质素。
故在转投华纳并自组工作室之后,于1994年开始,在电影上大幅减产,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后半程,仅上映四部电影。
在凭《风云雄霸天下》夺得香港票房年冠之后,更以“不愿意重复角色”为由,拒演续集,进而与嘉禾电影交恶,数年后双方才冰释前嫌。
此其一二。
新世纪伊始。
香港乐坛衰落,郭富城短暂沉寂,并计划主攻影坛。
他以1700万港币,与寰宇电影签下四部电影的片约,随后不久,在百事代言合约到期之后,选择不再续约。
后蝉联影帝,震撼了整个华语影坛。
遂声势再起。
但他口里说着“将时间交给电影”,却仍保持极低接片率,且刻意规避了传统的港式商业电影,这与其他偶像演员的路线,大相径庭。
这导致其商业票房阶段性积弱。
恰如昔时这么一句评价,“郭富城相当有知名度,但始终欠缺,票房上能够证明自己号召力的作品。”
直至《寒战》之前,这句话都能成立。
是谓,不走寻常路。
但他收获了另外的东西。
从陈木胜、谭家明,到张叔平、彭顺、姚树华、顾长卫、吴宇森、严浩,乃及其后的郑保瑞和庄文强等业内人士,一致对他深度首肯。
个人以为,对一个天生偶像型演员来讲,这要远比票房重要。
而他随后也就从《寒战》开始,两夺香港票房年冠,一次打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三破内地十亿票房,并成为第一批进入内地“十亿票房俱乐部”的演员,迅即就“收复”了,商业票房层面的“失地”。
这简直就是“厚积薄发”的典范。
再回头去看,《三岔口》、《父子》、《C+侦探》、《白银帝国》、《杀人犯》、《最爱》、《浮城大亨》、《道士下山》、《踏血寻梅》、《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无双》等电影,也就是其“不辜负时间”之证。
足堪其傲立影坛。
回到正题。
略过《秘密访客》和《麦路人》,从《风再起时》和《断网》,到《扫毒3:人在天涯》,从票房到口碑,尽皆不如人意。
虽则小成本港产片《临时劫案》表现不俗,算得扳回了一城。
但整个港产片的态势,令人触目心惊。
是谓凛冬之下。
投资中断、全线停工,这些词语的背后,是惶惶人心,港产片骤然回到了“破亿”时代,从龙套、配角到一线大咖,似乎尽皆被焦虑所笼罩。
在拥趸的视角,自然同陷惶惑。
然郭富城老神在在。
不久之前。
他亲口对一众拥趸讲,已经接到数个心仪的剧本,待到巡演告一段落,其中一部电影就即将启动拍摄,并得意透露,自己会化身“催债佬”。
又言。
此前本已决意出演的《九龙城寨之龙头》,将会再认真研究一下,究竟是否接拍。
昔时,“杀人王”这个角色的造型,是自己和余家安一起创作的,个人也颇觉有趣,但若只是打打杀杀,就觉得殊无趣味。
言下之意,接拍与否,仍取决于剧本质量。
然有太多人,焦虑于商业票房不振。
而以《九龙城寨之围城》所表现出来的技术与风格面,续作只要沿袭基本水准,在演员阵容上有所加强,大概率会有更佳的商业票房表现。
不该趋之若鹜?
他当然并未拒绝。
但希图电影,有更厚重一面。
这就表现出来,一种艺术层面上的强烈企图心。
拍电影一事,对他来讲,首要追寻的东西,并不是商业票房的荣光,而是优秀的剧情、有足够难度的角色和可堪发挥的表演空间。
其次才是票房的加成。
就恰如,“财富是事业的副产品”。
是故。
凛冬之下,郭富城独善其身。
从容再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4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