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帆明明于翔任柳蓉周宇迪
10月12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重点提到四大增量政策,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我们认为,化债有望成为此轮财政增量政策规模最大的投向,顺利完成“十年化债”计划。虽然短期内或难以拉动固投明显回升,但化债将降低政府偿本付息的资金压力,可能将帮助推动地方政府更好聚焦民生保障以及加速企业欠款偿还。
目前,地方债务化解成效初显,正是承前启后推进改革的关键时期。
此前经历的地方债务化解工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轮,具体来看:(1)第一轮(2015-2018年):中央先后于2011年、2013年、2014年对地方债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此后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内通过发行置换债券全面置换隐债,规模约为12万亿左右。(2)第二轮(2019-2022年):一方面,针对债务风险较大的地区开展“建制县隐债化解试点”,并开展“全域无隐债试点”。另一方面,通过设定“红橙黄绿灯”债务风险等级评定、规范金融机构放贷等严控隐债增量。(3)第三轮(2023年-至今):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提要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伴随特殊再融资债、银行展期置换等化债方式落地,地方政府风险有所缓释,避免了债务集中到期引发的大面积流动性风险。
化债或是本轮增量财政重点,综合考虑银行展期置换等其他化债方式,我们认为或能够在2027年年中之前顺利完成“十年化债”计划。
隐债规模未有官方数据统计,结合近年来财政部官方表述,我们推算当前剩余隐债规模可能不到20万亿。10月12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重点提到四大增量政策,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化债有望是此轮财政增量政策规模最大的投向,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提到两方面具体内容:
1)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综合隐债规模测算和近年化债强度,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隐债的额度可能是6万亿甚至更高,具体工具可能涉及新增专项债、特殊再融资债等。
2)安排一定规模的新增专项债限额:近年来新增专项债限额一般都在3.8-4万亿左右,若按照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比例20-30%推算,预计明年新增特殊专项债规模为7600亿元-1.2万亿元。
3)其他化债方式:地方政府通过盘活存量资产的方式筹措化债资金,城投平台加快市场化转型、申请央行SPV资金支持等。
化债将降低政府偿本付息的资金压力,或能帮助推动地方政府更好聚焦民生保障,以及加速企业欠款偿还。
根据我们简单测算,化债规则对全国基建投资增速拖累2-3个百分点,若考虑19个其他省份也有部分受限,拖累可能会更大。但由于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约束短期内或不会取消,因此对应的被挤占的基建投资空间也无法很快释放。但或能产生以下影响:
1)一方面是推动政府更好聚焦民生保障。债务负担对财政资源的挤占甚至影响到了部分刚性的支出项目,我们测算2024年1-9月的社保就业、科教文卫等支出增速大幅低于2023年同期,这使得“三保”支出也产生了较大缺口,我们粗略估算“三保”支出缺口或在1.6万亿元。预计政策或将在惠民生、促消费领域进一步发力,以提振社会预期。
2)另一方面是加速企业欠款偿还,既能稳定社会预期,又能推动银行资产质量预期改善。我们依据A股企业披露的前五大欠款人的具体名称展开关键词匹配,以政府机构、城投公司、省市直属国企为政府相关机构。经测算,上市公司全行业政府负债总规模或在4万亿,其中建筑施工行业排名靠前。同时我们筛选政府负债占营收比例较高的“化债受益股”共83支,其中环保及公用事业、建筑施工股票数量最多,分别有21、12个。此外,化债或将推进银行资产质量预期改善,预计银行股将有较为明显的估值提升催化,尤其是部分区域性银行。
城投市场配置策略:
经历两轮调整后,城投板块收益率来到阶段性高点,配置性价比显现,特别中低资质城投区域受到化债措施的提振。当然,短期而言在信用市场企稳初期,建议保持流动性攻守兼备,可以继续关注短端高等级城投债的配置价值。而对于负债端较为稳定的机构而言,在财政发力化债的背景下,城投板块利好明显,短期风险无虞,可以提前布局调整过后的高收益板块,通过下沉的方式增厚收益,建议关注2—3年期,或是部分中低资质区域城投债的配置机会。除此之外,在政策保障下,城投境外债安全边际明显提升,可以关注城投美元债、点心债等板块的配置价值。
风险因素:
经济增速下行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信用环境大幅恶化风险。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10月29日发布的《新发展格局系列报告之二十七—化债步入三年攻坚期,剖析政策举措及影响》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3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