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电视播音员沈力: 丈夫患癌离世后嫁初恋, 她对儿子有愧疚

磊磊与娱乐2024-10-28 14:21:40  59

2020年7月的北京,夏日的热气让人闷得喘不过气。87岁高龄的沈力因病躺在床上。此时,他的大儿子吴林正守在床边,满脸关切地望着他。

几天前,他还只是得了感冒,但病情突然恶化,以致于今天如此虚弱。

“林子……”她轻唤着儿子的小名,声音有些颤抖。这位曾经声音清亮的"金话筒"得主,此刻说话却带着深深的歉意。

"妈,请您别说话了,安心休息吧。"吴林紧握着母亲的手,感受到这双曾经无数次优雅地在电视机前展现的手,已经变得如此苍白无力。

沈力不胜唏嘘:“唉,多年的播音工作,竟没能把你培养出来。这是我的悔恨和遗憾啊……”她充满了对女儿的不舍和对自己的自责。

她永远都记得儿子小时候有多么向往播音事业,然而因为工作忙碌,她没能给他足够的指导。

吴林泪流满面,低声说:"妈妈,我不怪你,早就明白你的不易。"这时,他想起了自己高考落榜后在央视做临时工的日子。

虽然当时他很失望,但是他从未责怪过自己的母亲。

病房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母子俩的手紧紧相扣着。

她一生事业与家庭的天平总是摇摆不定,亲情的愧疚与对事业的坚守不断拉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中国电视播音史上的先驱者并未选择华丽的告别,而是选择如同一位母亲那样,坦然的表达最真诚的忏悔。

2020年的7月28日,沈力在亲人的泪眼朦胧中最终闭上双眼,但她的故事在此夏悄然传播,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遗憾与救赎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电影的世界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地付出,常常在荧幕背后守望着,他们就是电影幕后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让电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有许多人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摄影师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捕捉最美的画面;演员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导演需要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电影能够顺利完成。

然而,在这些电影幕后工作者中,有一类人的工作尤为特殊,他们就是电影配乐师。电影配乐师的工作是在电影中加入音乐元素,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更加沉浸其中。

他们需要根据电影的情节和氛围,选择合适的音乐,并将其融入到电影中。

电影配乐师的工作并不容易,他们需要在电影制作的各个阶段与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他们需要了解电影的情节和氛围,并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音乐。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电影的音效师和演员进行合作,确保音乐和音效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电影配乐师的工作不仅需要音乐才华,还需要对电影制作有深入的了解。他们需要了解电影的情节和氛围,并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音乐。

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电影配乐师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让电影更加完美。他们是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无名英雄,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让电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电影幕后工作者中,有许多人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让电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向电影幕后工作者致敬,感谢他们为电影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在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今天的中央电视台)初创时期,29岁的沈力被派来担任播音员一职。在没有任何参照经验与前人足迹的情况下,沈力堪称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滴水”。

当时台里就只有她一个播音员,意味着她需要独力承担新闻、文艺、体育、社教等所有节目的播音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那时的演播室其实就是个改装的办公室,夏天气温高,在聚光灯下播音还要忍受飞舞的小虫子的干扰。

凌晨4点,沈力还在独自背稿,而当时的城市还在沉睡。当时还没有录像设备,所有节目都是直播的,一字不能差。他的时间表显示,下午3点领导会审核节目,5点才能拿到定稿,离直播只有短短几小时。

每次直播结束,她都手脚冰凉,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沈力回忆那段岁月时,语气带着自豪。虽然那个时候真的很辛苦,稿子常常需要大改动,常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正是这些播音员的坚持,为后来的 赵忠祥、吕大渝等播音员铺就了成功之路。

1983年,沈力主持的《为您服务》栏目开播。这个每期仅有25分钟的电视节目,在短短的4个月内就收到了全国1.3万封来信。

在1983年6月,中央电视台收到的7248封观众来信中,竟有3300封是寄给沈力的,可见她在观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她用温暖亲切的声音,搭建起了电视台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正是有了丈夫吴殿勋的付出,这些荣誉才得以达成。他包揽了家里的所有事务,照顾两个儿子,甚至连岳母那边有什么困难也是他去解决。

每次沈力深夜回家,丈夫都会在客厅等候她,为她准备一碗热粥或几个饺子。

1993年,60岁的沈力已经退休在家,但是却接到了《夕阳红》栏目组的邀请,因此又回到了央视。支持她老骥伏枥的是当时的广电部副部长吴殿勋,可是一年后,他就因肺癌离世了。

沈力最为心痛的是,她的丈夫在临终前托护士打了三次电话,但由于她在录制节目,所以没能接到这些电话。

半年时间,《夕阳红》跟《东方时空》一起,成为了央视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这本来应该是值得骄傲的成果,但却永远带着失去丈夫的心酸。

荧幕前光鲜亮丽的播音员形象背后,是一个为了工作和家庭不断斗争的女性。沈力通过她的奋斗,展现了那个年代独立职业女性的艰辛,也揭示了成功背后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在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那时16岁的沈力正在华光女中读高一。命运的齿轮就这样转动起来,这个出身清朝军机大臣沈桂芬家族的女孩,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洪流,报名参军。

在24军步兵学校文工团里,有一位名叫沈力的少女,她扎着两根麻花辫,腰系武装带,青春活力四溢。正是在这里,她遇见了那个改变她一生的东北男孩——张锐林。

多年后回忆起初恋,沈力的眼里依然亮晶晶的。她回忆道,“他那时候腰板笔挺,长得帅气,还有着歌唱和舞蹈的特长。”那时候,她看到张锐林的鞋底都磨穿了,于是便节省下来的厚棉袜偷偷送给了他。

张锐林对这份青涩的情感感到非常兴奋,激动得彻夜未眠,次日,他就写了长达5页纸的情书。

但是部队有规定,他们不符合谈恋爱的条件。两个年轻人只能偷偷相爱,直到1952年,24军步兵学校撤销,沈力调往汉口,张锐林则去了哈尔滨。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转过身就可能与别人隔绝千里。

命运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在1959年,沈力偶然得到了张锐林的联系方式,因此她利用出差的机会前往哈尔滨见了他一面。分别多年,张锐林还在等着她,并且从未谈过恋爱。

可此时的沈力已经认识了同在文工团的吴殿勋,他是一个同样优秀的东北小伙。

尽管沈力含泪拒绝了张锐林的复合请求,表示“小吴也是个好男孩,我不能伤害他。”然而她还是在临别前与张锐林拍了一张合影。

带着这份遗憾,沈力返回北京后嫁给了吴殿勋。

沈力为了让张锐林彻底死心,还特意寄了一张自己的结婚照给他。在收到照片的那天,张锐林一边喝着白酒,一边看着照片默默流泪。

他在第二天早上酒醒后,决心遗忘沈力,以新人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然而,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才正式组建自己的家庭。

谁能想到,这段被时代耽误的感情在近40年后,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续章。那时,他们都已经不再年轻,可命运却给了他们一次重新相爱的机会。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有些人,一时错过了,但并不意味着一世错过。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2566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