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张丽明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关键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
2022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发改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证监会和乡村振兴局印发《浙江省丽水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丽水市启动了新一轮以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
两年来,农业大市、“生态第一市”的丽水,城镇化率在提高,农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5年位列浙江省首位,金融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该市金融总量实现快速增长,金融服务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普惠金改带动下,全市存贷款总量突破“万亿”大关,政策性农险保费突破“亿元”关口,绿色贷款连续两年实现60%以上增长,普惠小微、制造业、涉农等领域贷款实现快速增长,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丽水清晨的山区随处可见绿水青山、云雾缭绕
让“金融活水”浇灌“共富花”
景宁深垟村距离县城32公里,海拔700米,属于典型的浙南山村,青山环抱,绿水绕村,是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点。这里的雅景多肉“共富工坊”占地62亩,生产面积达2万多平方,有400多个多肉品种,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高山多肉种植基地。
景宁深垟村雅景多肉“共富工坊”
2009年,吴勇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高收入的都市白领生活,回到家乡,将工作多年的积蓄加上银行贷款,共投资60多万元成立了景宁雅景花木专业合作社,开启了自己的多肉事业。合作社成立后,吴勇一心扎进了这个多肉基地,每天潜心研究种植技术,开发多肉新品种。
雅景多肉“共富工坊”的现代化大棚
但是创业的过程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创业初期遇到的雪灾几乎让合作社的多肉全军覆没,之后还有水灾和各种新问题。景宁农商银行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情况,2021年景宁农商银行为吴勇发放“绿谷普惠贷”30万元,并为其提供“一业一策”“一户一策”精准金融支持。
雅景多肉“共富工坊”里丰富的多肉品种
近年来,工坊负责人吴勇与村里的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合作创设“多肉庭院小铺”,从国外学习和引进新品种,到电脑数字化种植,推动多肉从传统的种植销售向精品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形成了集多肉种植、销售展示、科普研学、文旅观光于一体的共富产业链,带动了村民增收、集体致富,把共富工坊发挥出平台作用。不仅为38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组织开展多肉种植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带动50余户村民发展“多肉庭院经济”。形态各异的多肉装扮着村居,深垟村也因此成了“多肉石寨”,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雅景多肉“共富工坊”形态各异的多肉墙
景宁县东坑镇党委书记叶伟提到,“我们基地的负责人吴勇,他是我们的返乡大学生,回乡创业至今已经第15个年头。他从最初的毛竹大棚基地,经过15年不断的迭代升级,目前已经升级到可以自动控温、自动遮光、自动开闭合等最新一代的现代化多肉大棚产业;年销售额从只有几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600万元,这里面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扶持。”
顺义养兔专业合作社基地
丽水像雅景多肉“共富工坊”这样的金融故事有很多,在景宁北溪村,顺义养兔专业合作社作为对金融支持的“回馈”,合作社向全县1300多户农户分别赠送10-30只不等的兔仔,辐射全县21个乡镇(街道),带动了200多户农户在家门口养兔创业,帮助农户增收105万元;在青田,工行丽水市分行为杨梅协会量身定制了杨梅场景“新农e贷”,盘活如土地流转经营权等“农权”资产,对青田县杨梅种植户提供批量授信服务,助力杨梅产业升级······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写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一直以来,丽水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优势,立足乡村振兴,全力推进丽水普惠金改的基层探索。特别是2022年9月国务院正式同意丽水作为国字号改革试验区后,丽水围绕十大标志性改革任务,探索形成了“两小”创业通、“取水贷”“浙丽林业碳汇贷”“企业生态信用贷”“丽享担”等一批具有鲜明丽水特色的标志性改革成果,依托活跃的金融创新,编制发布了国家、省、市金融标准17项。相关案例经验荣获全国金融科技创新奖、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创新成果“百优案例”等系列荣誉,并连续三年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将“生态价值”转化为“财富”
景宁大均乡
走进大均古街,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一砖一石、一房一瓦都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岁月的低语,感受畲族文化传承的浪漫与韵味。
农户家门口“珍爱信用记录、共筑诚信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信用户”小盒子
这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一个“珍爱信用记录、共筑诚信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信用户”小盒子,用微信扫一扫盒子上的二维码,还会显示该农户的姓名、生态信用评级、授信额度。村民在有资金需求之时,只要来到村口的“政电银”一体化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服务站,通过5G设备连结视频柜员,凭“生态信用”积分,足不出村,家门口就能直接申请、使用、归还贷款,并享受一站式的特色服务。
村民在家门口“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服务站”线上办理信用贷款
“有这种直接可以线上服务,现在更方便多了!”一位想贷10万用来装修开民宿的农户开心地说道。
景宁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子军表示,该行结合丽水生态进行生态信用等级评定,对全县的农户实行了授信的全覆盖。
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进程中,丽水还创新建立生态信用体系,出台生态信用行为正负面清单,对个人、企业、行政村开展生态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贷款准入、额度计算和利率定价等方面,通过金融激励约束措施,提升各类主体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入选生态信用企业白名单,不仅授信额度增加了,还可享受更优惠的利率。”浙江天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聂海波说,受益于邮储银行丽水市分行推出的“企业生态信用贷”,公司授信额度增加了500多万元。
云和县将“参与生态保护主题活动”“履行垃圾分类”等20项内容纳入正面清单,将“盗取、开采林木”“违规使用农药”等19项内容纳入负面清单,并将生态信用评价结果作为获得金融优惠服务的前提条件。根据评价积分不同,将贷款优惠政策划分为五个档次,让综合生态信用评估使用与贷款额度、利率有机关联,积分越高,贷款利率越优惠,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双促进。到目前,雾溪畲族乡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98%,新增生态信用贷款户数405户,新增贷款7571万元,好山好水好空气在金融服务中得到价值体现。
“我们已经对全市1700多个行政村进行了整村授信。”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丽水分行副行长韩剑说。
守护生态环境赢得的信用积分,真正变为了发展致富的资本。截至2024年8月末,丽水全市“生态信用贷”余额达46.4亿元。
不仅守护生态能获得真金白银支持,“浙南林海”丰富的碳汇资源也能迅速“变现”。近两年来,丽水积极探索“碳金融”创新,依托“两山”合作社建立林业碳汇收储开发机制,搭建浙江(丽水)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已被确立为浙江省区域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推进“零碳活动”“零碳会议”“零碳金融网点”等需求场景建设,建立了林业碳汇开发、收储、交易、运用的闭环。在此基础上,结合林业碳汇收储、生产等不同环节融资需求,推出以林业碳汇收益权为质押物的“浙丽林业碳汇贷”,打通了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林业碳汇收储开发融资的通道,助力丽水打造碳中和先行区。
中行丽水市分行为丽水市林业建设公司发放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丽水作为浙江省的水电大市,这里水资源也被盘活了。该市创新了“取水贷”,实现水资产可抵押、水经济可融资。结合丽水市“中国水电第一市”的区域实际,推进取水权改革,创新颁发“取水许可证”,在全面实施《丽水市取水权抵质押贷款操作指引(试行)》基础上,制定印发“浙丽取水贷”线上备案登记平台操作手册,推出以水电站企业取水权、未来电费收益等作为抵质押物的“取水贷”模式,用于支持水电站智能升级。相关做法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景宁作为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发源地,境内河道600余条,总长1800余千米,水资源丰富且优质,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7.0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6万立方米,为浙江省人均占有量的10.06倍。该县也是“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全县共有水电站150余座,总装机容量约3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水电行业已成为景宁的支柱产业之一。
“其中我们这种水经济的贷款余额就接近有6.6个亿,在我们信贷占比还是比较高的。”农行景宁支行行长陈森青说。
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
杂交稻制(繁)种产业是遂昌石练镇的主导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制种繁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投入成本相应提高,而每年7月至10月期间,制(繁)种杂交水稻处于抽穗和成熟期,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自然灾害可能会造成制(繁)种杂交水稻受灾减产。
遂昌石练镇高标准农田
此前,在石练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人保财险丽水遂昌支公司还与该镇种植户顺利签出全省首单地方财政补贴性杂交水稻制(繁)种自然灾害损失保险。
“有政府和保险金融的兜底,现在我们农户基本都不会亏钱了,对种粮更有信心。”承包了200亩水田的石练镇种粮大户张振华说。
“原有政策性的制种水稻保险保额为2200元/亩,加上保额500元/亩的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相当于有了‘双重保险’,为石练镇2850亩制种水稻额外增加了142.5万元的风险保障。”石练镇副镇长尹伟锋介绍,这一试点险种较其他政策性险种大幅提高了政府的保费补贴比例,提升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
除此之外,人保财险丽水遂昌支公司还在石练镇引入高标准农田IDI保险的商业保险机制,在创新管护模式、保障农业生产、减轻政府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浙西南红色研学基地
丽水是全国12个重点革命老区之一的“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肩负着创建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光荣使命。
浙西南革命老区红色金融教育基地
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普惠金融责任在肩。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进程中,丽水聚焦“新农人”以及“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等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加强政银保协同,集成化推进改革,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到田间地头,帮助革命老区群众加快共富步伐。
“我们今年还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为当地,特别是新农人,通过我们的新农贷给农创客群体赋能。”邮储银行景宁支行行长刘景龙介绍。
针对银农信息不对称问题,丽水地毯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采集,依托丽水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并在全市金融机构间查询共享。到2024年8月末,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数达2.7万户,实现应建尽建;贷款余额达101.82亿元,同比增长25.16%。
许多农户缺资金、缺门路,增收致富困难大。丽水创新“政银保”协同服务模式,由财政资金提供贷款贴息和保费补助,由银行机构提供低利率贷款,由保险机构提供贷款保证保险或由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让这些农户和集体经济薄弱村轻松获得生产经营贷款,开创了金融造血帮扶的“丽水模式”。
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梅歧乡桂远村,面对从山林抚育到畜牧业养殖的转型挑战,农户季存法曾一度陷入困境。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精准对接需求,为其办理“政银保”贷款5万元,让他有了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收入的底气。如今,季存法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跃升至10余万元,实现华丽转身。
“我们在木生金的方面,比如我们做了‘浙丽林业碳汇贷’的尝试,做了国土银团贷款的尝试,盘活了我们森林的资源;比如在水生金的方面,我们创新了‘取水贷’的模式,把水资源也盘活了······两年下来,我们主要围绕着一个一个的小切口,紧密地与相关政府部门配合,积极地调动我们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为广大小微主体、广大的农村、农户、农民提供一些便捷的服务。”人民银行丽水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顾锦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