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晨枫]
近日,火箭军某部现身央视新闻,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20辆发射车在室外整齐列队接受检阅,另有5辆发射车在室内进行发射流程演示。根据视频,我们可以得出判断:此次批量展示的是解放军的东风-26中远程战略导弹。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东风-26导弹弹长约14米,弹径1.4米,发射重量20吨,可携带一枚1.8吨的弹头或者三枚分导弹头。导弹最大射程5000公里,具备跨区无依托机动发射能力。东风-26系列导弹根据需求可以兼顾核打击和常规打击,打击目标既可以是地面固定目标,也可是移动目标,还可通过动能打穿掩体,精确打击地下目标。
2015年9月,东风-26导弹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亮相,此后在朱日和阅兵和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先后出现。
2018年4月,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对媒体介绍,东风-26型导弹具备四个特点:一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武器。二是战斗部核常兼备,既可遂行快速核反击任务,也可遂行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任务。三是打击目标陆海兼备,具备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精确打击的能力。四是融合了多项新技术,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
反舰弹道导弹打破了大航海时代以来海强陆弱的格局
东风-26导弹列装后,火箭军具备了利用中远程导弹精确打击关岛美军基地的能力。因此,中国军迷也将东风-26戏称为“关岛快递”。“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说法由此而来,并被火箭军官微引为宣传语。
随着2020年8月,火箭军在全球关注下,从青海发射东风-26导弹,准确击中在南海机动航行中的靶船,东风-26成为了继东风-21D之后的新一代“航母杀手”。
我认为这则央视新闻可能还暗示了一件事:一个东风-26导弹旅至少拥有25辆导弹发射车。考虑到有消息说每辆发射车还配备两辆专用的导弹运输车,这也就意味着,每辆导弹发射车备弹量可能是三枚。那么一个东风-26导弹旅可以在一轮战斗中打出至少75枚导弹,具有强大的打击力。
解放军展示东风-26 视频截图
回顾近几十年中国弹道导弹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虽然中国在弹道导弹方面是后来者,但在常规战区弹道导弹应用方面却是先行者。早在1996年台海危机之后,中国就意识到了军事斗争的紧迫性和美国军事干预的危险性。而美国干预力量,尤其航空力量的干预出发点不仅有航母,也来自嘉手纳和关岛等地的航空基地。
在那个远程海空打击力量相对短缺的时代,弹道导弹几乎就是全村最可靠的希望。在台海方面,以东风-11和东风-15为代表的大量短程弹道导弹为跨越海峡提供打击火力能力;在广阔的西太平洋方向,东风-21首先成为了我国打击火力的主体,然后东风-16以相当于东风-15的尺寸和重量实现接近了东风-21的射程,东风-17又以自身的高超音速滑翔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突防力。
从V2导弹时代开始,弹道导弹就以突防力强大著称,在持续提高命中精度的背景下,从东风-11开始,我国的中短程弹道导弹都成为了核常两用、以常为主的战区弹道导弹。这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增加了战术灵活性。事实上将弹道导弹从威慑武器转变为杀手武器。
以具有反舰能力的东风-21D弹道导弹入列为标志,大航海时代以来海强陆弱的对比在本质上正在发生改变。
从历史上看,同等数量的岸炮与舰炮对射并不吃亏。岸炮火力强大不说,除非被直接命中,岸炮没有被击毁的危险。只是战舰具有机动性,可以在灵活机动地选择交战目标和交战时机,集中兵力和火力,打掉岸炮。东风-21D出现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几百年来岸炮海防的夙愿:如果战舰的机动范围都在岸炮的射程之内,就可以让战舰的机动失去意义。
对于这种规则颠覆者,美国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他们对东风-21D具有反舰能力的传闻非常认真。虽然当时的各种质疑都有道理,但美国海军明白,弹道导弹反舰不存在不可克服的技术困难。在“沙漠打航母”之后,所有疑问更是被一风吹没,反舰弹道导弹的防御则成为越来越大的问题。
反舰弹道导弹在本质上是弹道导弹加上末端制导和机动飞行,而反弹道导弹则分为末段反导和中段反导两大类。之所以没有初段反导是因为上升段反导的概念虽然很诱人,但可实现性太差。
客观来说,弹道导弹中段飞行速度非常快,中段反导发射阵地如果离弹道导弹的弹道太远,反导弹就根本来不及赶到拦截点。所以只有在导弹飞行路径上预设阵地,才可能实现中段拦截。
这种拦截方式可能可以保护固定目标或者拦截固定发射场发射的导弹,比如在阿拉斯加格里利堡的反导基地拦截从朝鲜发射到美国西海岸的导弹。但由于反舰弹道导弹的发射阵地和目标都是机动的,专门预设中段反导阵地就变得不可行。
机动弹头让反导系统难以实现目标 视频截图
末段反导以逆弹道拦截为主,加上机动修正。但反舰弹道导弹的末段飞行会进行高度机动,这会导致逆弹道基本失效。导弹和反导弹本来就都在极限飞行条件下,反导弹还需要让自身机动能力大大超过来袭导弹的机动能力才能高概率拦截,这太难了。
而且如果放任反舰弹道导弹接近目标,即使最后关头实现拦截,导弹残骸和碎片也可能对军舰造成足够的损害。甲板上、舰桥上大量天线、电子设备、武器装备如果被碎片被打掉一部分的话,战舰就可能失去继续战斗的能力,处于“任务击毁”(missionkill)状态下。重伤的战舰既不能打击敌人,对手再补刀也易如反掌。
最初,美国海军还是想用老办法:不能击落箭矢的话,就击杀射箭的人。“空海一体战”战略的一部分就是用长航时、高隐身的无人作战飞机猎歼在沿海待机的东风-21D,尽量为航母争取近海活动空间。当然,这里近海指海岸1500公里以内,并非12海里以内。
但是东风-26使得这一战术不再现实。50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东风-26即使隐蔽在2500公里的内陆,依然可以控制海岸线2500公里以内的海洋。再长的航时、再隐身的无人作战飞机也不可能在这样的深远内陆兼顾生存力和探测打击力,而2500公里更是已经大大超过舰载战斗机的典型作战半径,任何潜在的舰载加油机都解决不了那么大的航程赤字。
同时,超大的射程也意味着东风-26可以在远距离上实现互相支援。由于所有距离目标5000公里以内的东风-26都可以参与打击,导弹本身的位置和机动性不再重要。
战略导弹让美国如芒在背
如果说东风-26的基本型还是以打击包括地下坚固目标在内陆地目标为主,那么传闻中配备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东风-26将成为不灭的传说。一旦证实,这将意味着中国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射程和突防力进一步提高。
台海和南海是中美冲突最可能爆发的地方。战场离中国近,离美国远,这对美国是双刃剑。既有利于确保美国本土不易受到打击,又有美国必须借助海外领地和地区盟国才能介入战斗的坏处。
亚太方向,美国有一系列重要的基地和盟友。其中最重要的是海外领地关岛和同为重要基地但不是美国海外领地的迪戈加西亚。同时在地区,美国有主要盟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以及动摇不定的不可靠的地区盟国菲律宾,反而是韩国因为朝鲜的压力而最可能置身事外。
细数过来,关岛虽然不小,但用于在与中国这样的大国进行的战斗中,承担主要战斗支援基地任务依旧是关岛不可承受之重。更加糟糕的是,“关岛快递”不会只有东风-26,这只是“挖眼拔牙”的第一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0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