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刘经从
不久前,在外地工作的几位战友返乡探亲约我一聚。听闻叔叔刘发来叶落归根,安葬回了于都县禾丰镇庙堂坑村,不约而同要去拜祭。这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我与叔叔刘发来虽然只有寥寥几次的相聚,但他坚韧不拔、勤奋好学、艰苦奋斗的品德一直感动和激励着我,令我感怀至深。
勤奋努力求学路
1939年3月,叔叔刘发来出生在于都县禾丰乡庙堂坑村,在家中排行老六,是幺儿,我的父亲排行老四。
1950年10月的一天,阔别家乡17年的大伯刘重桂出现在了村里。他于1933年加入了红军的队伍,因为战乱不知家中情况如何,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才得以写信与家中联系。因为当时江西还未解放,为安全起见,大伯在信中谎称自己在外面做买卖,接到家中回信才得知,最小的弟弟出生仅仅半年积劳成疾的父亲就去世了。新中国成立后,大伯赶忙回乡探亲,看到全家的重担都落在年近半百的母亲身上。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便将小弟刘发来带到身边随军。当时,大伯随部队在湖南,11岁的小叔刘发来从此走出了山村,开启了新生活。
小叔没有辜负亲人的期望,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他从小学四年级插班学起,尽管基础不好,但因为格外努力,成绩提高得很快。他听老师话,守纪律,爱劳动,与同学相处融洽,大家都很喜欢他。小学毕业后,他考入南京第十中学(金陵中学)。在南京金陵中学的6年,小叔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年年都被推举为学生干部。1959年7月,他被保送进入哈尔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学习,同时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
国防建设献青春
进入哈军工后,从小深得大伯教导与指引的小叔立下誓言:勇于牺牲,奉献报国!
在大学里,他虚心好学,学业上积极钻研,政治上追求进步。196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5年8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服从组织安排,先后奔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空军、广州空军等部队基层一线。
1979年8月,奉命调入空军某研究所工作后,小叔充分发挥所学,与同事们一道积极钻研专业技术,致力于空军兵器的开发和应用。此外,还积极参加《中国航天》《地面防空兵》《军事世界》《解放军报》等刊物的学术研讨活动,参与编辑和出版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英汉航空航天新词典》等。在部队的40余年,他任劳任怨,为我国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付出自己的心血,先后获得国家优秀科技信息奖二等奖1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个,三等奖11个,四等奖2个。由于成绩突出,他被空军授予大校正师级研究员,享受副军级待遇。
1999年小叔退休后,退休不退志,积极发挥光和热,受聘于《兵器知识》杂志社,担任编委会编委。
叶落归根返故里
1975年12月,我85岁的奶奶病危,先后给在外的大伯、小叔发去电报,大伯有外事接待任务,无法尽孝,小叔则迅速从部队返回老家。可惜因交通不便,待他到家时,奶奶已经离世。奶奶的后事一处理完,小叔就忍着悲痛返回了部队。
1997年9月,我因公第一次出差到北京,考虑到小叔工作繁忙,本不想打扰他,可小叔得知我来了,一定要我住到他家里,并执意抽出时间来陪我。给我介绍北京的景点、风土人情,让我多了解一些首都的历史与文化。几十年来,虽然小叔因工作原因,没有时间顾及家乡的亲人,但却一直牵挂着我们。
2024年元旦,小叔病重,亲自打电话嘱咐我,于都是他魂牵梦绕的故土,他去世后,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老家安葬。1月3日,小叔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5岁。父老乡亲依其遗愿,将他安葬回了于都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愿他长眠地下也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0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