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南海网微信公众号《如何用海南“老物件”讲好“新故事”?文博大咖来支招→》(2024年3月29日)
在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上,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分享了智能化时代,如何借助人工智能等科技,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引发共鸣。
“文博热”之下
各类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
给观众带来更加直观和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也为文博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
上传自拍照即可自动生成个人专属游记,戴上VR眼镜就能将异地专家“带到”身边,智慧型服务机器人不仅可以为观众导览和讲解,还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和VR技术,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水下考古……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科技的助力盘活了博物馆资源,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南海博物馆是较早探索智慧文旅的博物馆之一,5G的创新应用提升了博物馆安保、管理和服务领域的智慧化水平,不管是哪方面的尝试,都是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海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用科技赋予文博新的生命力。”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说。
辛礼学表示
文化与科技的跨界融合
赋予了文物新的生命
通过5G、360°实时实景VR等多样化、
复合型、互动式的展示方式
契合观众认知程度和兴趣点
形成公众对展览有期待
展览质量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
但辛礼学也提醒,科技手段的接入要把握“度”,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度依赖,也容易产生欲速则不达的负面效果。他指出,近些年博物馆也出现了“科技馆化”的现象,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需要,片面追求酷炫电子效果,出现了声光电污染和干扰现象。
文化圆桌论坛部分代表合影
“这是我们要提高警惕的,不能让博物馆成为高科技的秀场,要紧扣主题、精准定位、凸显特点、以我为主,才能做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博物馆,面向未来的博物馆。”辛礼学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