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辽宁舰在菲律宾周边海域完成了航行。与此同时,菲律宾的外交代表团访华,试图调整其外交战略。然而中菲在中业岛附近发生的船只撞击事件,却被菲律宾方面刻意延迟四天才公开。菲律宾为何选择此时隐瞒?辽宁舰的航行又传达了什么信号?
近期,中菲在南海的对抗持续升温,特别是菲律宾不断在南海问题上试探中国的底线。10月11日,中菲船只在中业岛附近发生擦碰,菲律宾公务船与中国渔船发生了所谓的“故意侧撞”事件。
外交部发言人也在回应时明确指出,菲方船只在中国管辖海域内以危险方式航行,并与在该海域正常作业的中国渔船发生擦碰。侵犯了中国主权并对中国渔船和船员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菲律宾的这种“小动作”早已是惯用伎俩:即主动挑衅再恶意卖惨。与此前不同的是,这件事被菲律宾政府刻意隐瞒了四天,直到东盟峰会结束后才拿出来说事。
深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菲律宾在东盟会议上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才想在南海问题上再次“作妖”。在东盟会议上,小马科斯政府本试图利用“苦肉计”在峰会上为其在南海问题上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同情,尤其希望东盟国家能联合发声,给中国施加压力。
但东盟成员国并不愿意卷入中菲之间的争端,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更多东盟国家倾向于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而不是挑起事端。东盟国家在此之前的表现就已经能看出来对中方的态度了,东盟国家普遍认为应该和平解决冲突,同中方维持正常贸易往来十分重要,这对东盟和中国来说是共赢的局面。
菲律宾想要拉拢东盟成员国,其目标最主要还是落在越南方面,毕竟越南此前和中方有冲突。但越南显然是想要和中方进行深入合作,因此并没有接招,这就使得菲律宾的计划落空,并且引发了东盟其他国家对菲律宾的反感。
因此,小马科斯政府不得不调整策略,推迟公布中菲船只碰撞事件,希望在幕后进行外交斡旋以谋求更大利益。14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与来访的菲律宾外交关系委员会代表团举行了圆桌会谈,双方对南海问题各抒己见。
从这次会谈的结果来看,菲律宾并未从中国方面获得任何实际利益。这进一步加剧了菲律宾政府的焦虑,也解释了为何菲律宾在撞船事后公开此事,试图转移国内外对其外交失败的关注,并重新激化南海争端,借此在国内获得一些政治筹码。
与此同时,辽宁舰编队在进行了大范围的训练行动。这是中方亮明的态度:中国不仅在南海问题上有坚定的立场,而且具备实力来维护其主权和海洋权益。菲律宾虽然有美国作为其背后的支持力量,但菲律宾也该好好想一下,真要惹恼了中国,它的西方靠山是否真的愿意为了它而下场和中国对抗。
事实上,美国此前多次和菲律宾进行密切交流,并且给了菲律宾一定的支持,但美国更多的是躲在幕后,避免和中方直接对上,因此支持菲律宾是美国的策略之一,但不代表美国一定会为了菲律宾去对抗中国。
美国军方多次表态,愿意为菲律宾在南海的行动提供支持,但别忘了双方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是有前置的适用条件的,此前菲方还曾拿这个协议说事,但美国始终没有下场帮忙。一方面,美国更多的是一种幕后支持的态度,另一方面,中方一直在谨慎应对,始终没有让菲律宾在南海讨到好处。
除此之外,中国的东风导弹已经试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宵小。而菲律宾的挑衅一直没有停止,除了里面有美国的影子外,其经济现状也是挑起事端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菲律宾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然而菲律宾政府一方面依赖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却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试图在经济与主权问题上两头获利。
随着菲律宾与中国关系的恶化,菲律宾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尤其是榴莲等农产品滞销,给菲律宾的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尽管美国承诺给予菲律宾经济支持,但这些承诺至今未能兑现,菲律宾政府只能在外交和经济上双重受挫的情况下,继续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经济让步。
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不过就是想要仗着背后势力的撑腰给中方施加压力,迫使中方说软话,好拯救一下菲律宾国内的经济困境,但中方并不接招。
此前如果菲律宾能老老实实的同中国沟通,那么中菲两国的经济往来很可能会升温,但小马科斯政府显然没有意识到中方的底线在哪里,几次三番上门挑衅,一再挑战中方的忍耐力。既然如此,中方也会让其明白,究竟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
可以预见,中菲在南海的对抗还将持续,但仅凭挑衅和外部支持,菲律宾很难在与中国的对抗中占据上风。想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坐下来好好谈谈,菲律宾应该明白中国市场对其的重要性,继续错误的做法,只会让菲律宾国内的经济困境加剧。
参考资料:
菲方炒作中国船只故意擦边撞击了菲公务船,中方回怼——2024-10-15 15:27·环球网
菲方炒作中国船只撞击菲公务船,中方公布真相——2024-10-15 18:18·上观新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7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