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银行基本面的热点事件比较多,本来我也不想单独开一篇专栏讲这些,因为很多内容之前已经讨论过。用档期讲这些时事点评对我自己没啥提高,还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炒冷饭的感觉。其实,我手里还押着十篇专栏存货没档期发布。这马上银行三季报披露期就要到了,更没档期了。不写吧,老有粉丝问我:谷老师您对国家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六大国有行怎么看?冰哥,为啥招商系都在回购只有招行没动静?挨个回答太费神了,还是写一篇专栏统一回应以下这两个热点问题。 国家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六大行 首先是关于为什么要注资国有大行的问题。注资国有大行唯一的原因就是应对国有大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说,从现在披露的报表看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应该都满足监管要求啊,为啥还要增发?
是的,大家说的没错,目前六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交邮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确实都符合监管要求,甚至有些大行还远远超过监管要求的标准。也就是说,立足于现有的业务模式和监管标准,国有大行的资本金是足够的。现在突然增发1万亿给银行注资说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国有大行的风险资产会有较大增长,所以需要提前增加股本。
什么业务会导致风险资产会有较大增长呢?粉丝集中问的两类是保交楼的贷款,以及参与地方化债。但是,很显然散户们对于银行业务的理解还是比较差的,这两项根本不至于消耗这么多资本金。
银行业的特点是杠杆经营,国有大行目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基本都在10%以上,最高的建行达到14%。这就意味着注资1万亿可以拉动7-10万亿风险资产。对于保交楼国家已经要求银行搞了1年多了,根据公开报道数据,目前银行体系的保交楼贷款规模为1.4万亿。即便后面再大干快上估计也很难增加超过2万亿的规模。
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要大力支持地方化债呢?答案也是否定的。目前我国推动地方化债的方法就是通过高级别政府发行国债,地方债或者地方专项债用以置换现有低级别的地方城投债和地方城投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债和地方专项债本身的风险加权系数都很低,国债是0,一般地方债是10%,专项地方债是20%。也就是说注资1万亿可以拉动7-10万亿风险资产,而这些风险资产大改可以支撑70-100万亿的发债兜底。很显然,这个量级远远超过目前国家的发债计划,也远远超过解决地方债问题需要的资金量。更何况从去年4季度至今,地方化债已经执行了1年,应该完成了30%-50%的地方化债任务。
所以,注资1万亿的目的很明显不是保交楼和地方化债。真正的原因我在前面的专栏文章《央妈金监联手发放大礼包,银行股可能空中加油》里面已经说过:“银行对于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规模限制从总资产的4%,上调至10%。”
银行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风险加权系数是非常高的,普通股权持有超过1年1250%的权重系数,抵债股权1年内400%,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金400%权重。7-10万亿风险加权资产相当于1.75-2.5万亿产业基金份额。按照银行参与产业基金最高出资比例30%计算,这些份额可以拉动5.8-8.3万亿高新技术产业基金。这才是国家给国有大行注资的真实目的。
说完了注资的原因,下面再说一下注资的方式。根据以往的经验,大概率会采用定增的方式。国有四大行上市后唯一一次再融资方式就是农行2018年的定增。邮储在A股上市后两次增发都是定增。
定增的好处是只涉及部分资金提供方不涉及公众股东,所以公众股东的态度相对温和,方案容易通过,执行快。
关于定增的价格,我们可以参考农业银行2018年的案例。2017年农业银行年报每股净资产4.15元,2017年年度分红每股0.1783元,2018年5月25日实施分红派息。2018年7月4日实行定增,增发价格3.97元。
从农行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定增价格正好等于前一年年报的每股净资产扣除年度分红。之所以这样设置定增价格是因为国有企业采用定增方式增发股份,其增发价格不得低于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否则就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农行在实施定增当天股票收盘价3.32元,相当于定增价格的83.6%,分红后的阶段高点价格3.68元(2018年6月5日)相当于定增价格92.7%。在定增实施后,农行的股价在2018年9月21日见到阶段高点3.94元,相当于定增价格的99%。由此可见,在定增实施前后,农行的正股价格在0.8-1倍定增价格之间波动。
如果国有大行在明年年报发布前完成定增,那么定增价格怎么计算呢?我们以建行为例,2023年建行每股净资产11.8元,2024年7月派发2023年年度股息每股0.4元,2025年元旦附近预计派发2024年度中期股息每股0.197元。所以,定增价格=11.8-0.4-0.197=11.203元,取整为11.21元。按照0.8-1倍定增价格计算,估计实施前后的股价波动于8.97-11.2元,中间值10.09元。 招商系回购为何招行缺席? 10月14日早上,8家招商系上市公司齐发公告,内容涉及回购或增持计划: 公司回购:招商蛇口董事长蒋铁峰提议公司以3.51亿元—7.02亿元回购股份。招商公路董事长白景涛提议公司以3.1亿元—6.18亿元回购股份。招商轮船董事长冯波鸣提议公司以2.22亿元—4.43亿元回购股份。招商港口董事长冯波鸣提议公司以1.95亿元—3.89亿元回购股份。招商积余董事长吕斌提议公司以0.78亿元—1.56亿元回购股份。中国外运董事长王秀峰提议公司以2.71亿元—5.42亿元回购股份。大股东增持:招商南油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拟增持公司1%—1.72%的A股股份,计划增持价格上限为4.67元/股。辽港股份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拟以2.5亿元—5亿元增持公司A股股份,计划增持价格上限为2.06元/股。中国外运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拟以2.5亿元—5亿元增持公司A股股份,计划增持价格上限为不超过7.43元/股。 所有回购公告都表示本次回购的股份拟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当天很多粉丝就留言给我问:招商系其他上市公司都公布了回购或者增持,招商银行未来是否也会有回购或增持计划。
答案我先说一下,我认为未来3年内招行不会实施公司回购股份的行为,招行的大股东招商局也不会进行增持。
我们先来说一下增持的问题。阻碍招商局增持招行的唯一原因就是目前招商局对招行的持股比例。目前招商局旗下的一致行动人共持有招商银行29.97%的股份。无论是招商银行自己还是招商局似乎对于30%这条线都有所顾虑。自从2015年股灾招商局自己拿了400亿真金白银一步增持到位后,9年过去了招商局都没有越过30%这条红线。据说,央企控股比例超过30%这条线对应的监管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更多的我就不在这里展开了,点到即止。
接下来再说一下关于回购的问题。很多人搞不清楚增持和回购的区别。增持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而回购的主体是上市公司自身。股东增持后可以永久持有这部分股票,但是上市公司回购后按照现行规定可以暂时将这部分股份作为“库存股”。3年内库存股需要按照3种方式处置:1,核销,2,在二级市场抛售,3,赠予或置换给特定股东,比如:通过员工股权激励或者对付可交换债等。
在招行的案例中,在二级市场抛售可能性很低,这涉及炒作自家股票,很容易被投资者和监管质疑内幕交易。对于第三种可能,由于招行目前并未发行可交换债,而且我国对于金融企业的员工持股一直没有放行。2015年招行曾经上报了对核心员工定增都没有获得批准。所以,唯一剩下的就是核销。核销也是招商系其他上市公司对回购股份共同的选择。
但是,招商银行作为上市银行,回购注销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第一,回购注销本身会减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这些资本对于银行开拓业务和防范风险意义重大。结合目前我国的货币规模还在扩张,所以目前国内的银行很难执行回购注销。第二,回购注销公众股也会间接提高招商局持有招行的比例,如果回购注销股份过多会造成招商局持股被动突破30%红线。
虽然,招商银行既没办法自己回购注销,也不可能让大股东招商局增持。但是,招商系的集体回购行为对招商银行也并非毫无意义。招商系的上市公司这次集体回购增持说明招商局作为国内第一央企非常注重股东回报。我们可以预期招商局未来会以其他可行方式增加对招商银行股东的回报,比如:增加派息次数,提高分红比例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7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