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小米SU7竟然越卖越火爆了。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正常来说,一个靠流量拉转化的爆款网红车型,在经过交付巅峰后,就应该销量慢慢下滑了。就比如,早期的问界M5、问界M7,在华为的光环下,前三个月的销量就相当优秀。可到三个月后,第一波流量被转化后,销量就上不去了。结果就是,第一版问界M5、第一版问界M7,都失败了。
为了挽回颓势,华为借着重返5G的流量窗口,重新推出全新问界M7。这一波,不仅打爆了市场,更是拯救了华为的汽车业务。和老款M7相比,全新M7智驾技术更成熟了,整车配置也得到了大幅升级,但入门价格却降到了25万左右。相比于老款30万以上的门槛价,全新M7就性价比拉满了。
上市首月,斩获6万个订单,50天后,直接拿下8万个订单,12个月就交付了20万辆。问界全新M7的爆红,几乎是一手带飞了赛力斯。在全新M7火了之后,问界全新M5、问界M9,也都卖飞了。尤其是问界M9,单车均价超过50万,月销竟然突破了1.6万辆。
为什么全新问界M7和问界M9没有掉入网红车的流量陷阱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交付。自从手机厂介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后,预售也被带入汽车行业了。先开发布会,用发布会造势,提前锁定订单。客户下单后,就得等工厂生产,短的等两三周,长则等两三个月。这种预售制,本质上是一种饥饿营销,最早是苹果公司开创,被马斯克引入特斯拉。有特斯拉的成功,各大国产造车新势力就都这么玩了。
可问题是,第一波交付跟不上,销量就会迅速崩盘。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奇瑞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智界S7”。在预发布时,智界S7就提前拿下了1万个订单,发布会开完,订单数迅速突破2万辆。就在大家以为,智界S7会复制问界M7的传奇时,销量数据却出乎意料。
不是没有订单,而是奇瑞工厂还在升级改造,根本交付不出来。手握2万订单,月销却长期稳定在2000辆左右,甚至低至1000辆。这数据一出来,没人希望自己成为冤大头,而且等待交付的时间太久,很多订单就被取消了,新增订单也跟不上。
二是,口碑。第一波交付跟上来以后,还要看首批用户的口碑。这批核心用户,是一个爆款车型的基本盘。要是首批交付过后,用户口碑良好,就会迅速出现一个人传人的现象。比如问界M9就是充分吸取教训,发布即交付,拿下订单,马上交车。第一批车主拿到车后,口碑也跟着发酵。一边是既得订单,海量交付,另一边是,车主口碑,持续发酵。它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就算有老客户取消订单,但新增订单也完全足以覆盖。
目前,新势力车企能做到发布、交付、口碑发酵、订单大量新增的爆款车型,主要有五款:一是,理想L6、L7。二是,问界全新M7、M9。三是,小米SU7。其中,小米SU7最为典型。
它在发布会后,迅速斩获8万多个订单,随后,迅速开启交付,第一个月就突破1万辆了。因为累计订单太多,中途也有不少用户取消订单,但因为交付规模很大,单款车型,每个月交付都突破1万辆了。即便有不少用户取消订单,可新增订单也完全足以覆盖。就这,还是小米SU7没打折,没降价的情况下,拿下的销量。
为了提高交付,小米中途还升级了一次生产线。到今年10月份底,小米首款SUV也即将亮相,正式上市则定在了2025年。
通过这些爆款车型,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三大共同点:一是,创始人拥有强大的IP属性。比如,特斯拉Model Y,背后是超级网红,钢铁侠马斯克。问界M7、M9,则是背靠国内炙手可热的民族科技IP:华为。小米SU7也是雷军一手主导,在首批核心用户中,很多客户都是为超级IP而买单。
二是,交付快。通过超级IP的光环,拿下首批订单后,迅速转化交付。在规模化的交付后,产品本身就成为了行驶中的广告。在路上,看见的每一辆特斯拉、每一辆问界、每一辆SU7,都是一次无形的广告。
三是,口碑传播。国内很多人不喜欢特斯拉,但喜欢特斯拉的,却是极度忠诚。也有人不喜欢问界,不喜欢小米,但喜欢问界的,喜欢小米的,也是极度忠诚。加上产品本身竞争力就相当强势,二者叠加,它的口碑就会迅速发酵,形成人传人效应。
小米SU7入局比较晚,却是一点儿弯路都没走,把特斯拉、问界、理想等先行者踩过的坑,都尽量避免了,成功的经验则尽量吸收了。
跟着成功者的脚印,与成功者同行,小米SU7也就成了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的新爆款。
时隔半年,小米SU7的销量还在继续增长,这就不得不服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7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