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原本稳中向好的中欧贸易关系为何出现不确定性?中欧会发生贸易战吗?
(一)
数据显示,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2013年为1040亿欧元,2022年增长至3970亿欧元,这一数字虽然在2023年明显回落,但仍达2910亿欧元。面对这种状况,零和博弈的思维正影响和主导欧盟决策层对中欧关系的判断,那就是“如果中国在欧洲获胜,就意味着欧洲有人在失败”。基于这种思维,一些人将贸易逆差的根源错误地归咎于中国,通过渲染“产能过剩”“消费不足”和“通货紧缩”来证明欧盟采取所谓贸易防御政策的合法性。
其实,欧盟非常清楚,造成贸易失衡局面的根源并不在中国,而是源于自身产业竞争力的不足。2020年,欧盟发布“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与数字欧洲的新产业战略”,提出将绿色和数字技术融入产业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助力“双转型”政策的法案,例如《关键原材料法案》《净零工业法案》《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和电力市场设计改革的系列法案。
然而,这些雄心勃勃的法案在落实过程中困难重重,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既有因产业政策“步子太大”,无法兼顾不同成员国实际情况的需求错位因素,也有因乌克兰危机持续延宕而带来的外部干扰。总而言之,过去五年,欧盟的产业转型战略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为了加快转型进程,今年9月欧盟在《欧盟未来竞争力报告》中提及,贸易政策必须适应“新现实”,承认自己在这一波科技革命和工业升级的潮流中掉了队。报告提到,如果欧盟想让经济跟上美国和中国的步伐,就需要更加协调的产业政策、更快速的决策和更大规模的投资。
不难发现,欧盟非常清楚自身产业的短板在哪里,贸易失衡的症结是什么。
(二)
产业竞争力下降,汽车行业最具代表性。
欧洲本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我们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有不少来自欧洲。随着欧盟的“双转型”政策高开低走,汽车行业不免受到波及,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欧盟在新一代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中市场竞争力下降。
相比之下,中国电动车不仅在电池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在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等数字领域也特色鲜明。在欧盟,中国制造的电动车注册量占比从2020年的3.5%,增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27.2%。
对此,欧盟一方面加紧研发生产本土品牌的电动汽车,另一方面寄望于通过操弄贸易防御工具阻挠中国出口。2023年9月16日,欧盟在未经行业申诉的情况下,自行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以期为欧洲车企保住更多市场份额。据估算,在10月底开始被征收惩罚性关税后,中国对欧电动车出口将减少四分之一,这将严重削弱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显然,这是一场政治主导的“暗箱操作”调查。调查中,欧盟表现出许多不合理的违规做法——
首先,欧盟的立案程序和标准并不合规,既没有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进行事先通报,也没有给双方预留足够的磋商时间,更是既当原告、又当法官,自己立案、自己调查。
其次,欧盟的调查程序不公正不透明,在对欧出口商抽样中刻意选择中国企业,对欧盟内生产商抽样则有意隐藏欧盟生产商信息。
再次,欧盟调查索要信息材料明显超出了反补贴调查的范围,不仅搜集电池配方等核心技术机密,还要求企业提供产能、成本、销售渠道、融资、供应链布局等商业运营秘密,滥用调查权力。
反补贴调查是假,加筑贸易壁垒是真;鼓吹贸易公平是假,推行产业保护是真。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甚至认为,欧洲正在对中国发起一场“经济冷战”。
(三)
电动汽车贸易争端其实只是中欧复杂经贸关系的一个缩影。本质上讲,中国和欧盟作为联系紧密的巨大经济体,产业升级的转型方向和政策路线存在高度相似之处,都追求发展以绿色环保与数字智能为核心的下一代生产力。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彼此面临的内部挑战和外部压力不同,各自表现出了不同的转型节奏,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短期内,这种差异在贸易领域被放大,不免给欧盟带来阵痛。但换个角度看,贸易不平衡问题适时暴露了欧盟转型政策后劲不足的种种症结,正好可以激发欧洲调整政策,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供应链管理。如此,并不会影响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地位和创新能力,更不会制造所谓的“产业安全”问题。
历史上贸易战的无数教训告诉我们,保护主义无法促进创新。对于欧盟来说,推行贸易安全化与对华“去风险”无益解决自身产业升级难题。诚如法国贸易部长索菲·普里马斯所说:“我们与中国有大量贸易往来,这并不是一场贸易战的问题,而是重建公平竞争条件的问题。”其实,如果欧盟能够摒弃零和思维,不难发现中欧公平竞争的条件早已具备:
第一,中欧之间有着超大体量的经济往来。在2023年全球贸易低迷之际,中欧贸易总量仍然达到了783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500亿美元。
第二,尽管中欧近年贸易摩擦升温,但双方仍然看好对方市场,市场信心充足。《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表明超过九成的受访欧洲企业会选择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中国也有超过八成的受访企业愿意赴欧发展。
第三,鼓吹对华“脱钩”的声音在欧洲并非主流,中欧合作的政治基础仍然坚实。例如在电动车反补贴案中,除德国车企强烈反对外,在最终投票时,也只有10个国家坚定支持加税,尚有5国反对,12国弃权。
第四,中欧共同致力于产业的绿色和数字升级,不仅可以通过良性竞争与深入合作刺激创新,更能携手为世界提供更多的规范性公共产品。这恰好符合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达的期待,即“希望绿色继续成为中欧合作的主旋律”。
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从来不是零和博弈,虽然中欧公平竞争的环境如今遭到“去风险”逆流的影响,但中欧产业高度互补,共识积累深厚,合作空间广阔,这一基本面孕育着中欧关系发展的新希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73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