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
个大、肉肥、膏黄!说到秋天的味道,一定少不了螃蟹的鲜美。黄河故道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河网纵横交错,自然景观独特。近年来,这里发展了以鱼、虾、蟹等为代表的水产养殖业。连日来,螃蟹陆续成熟“上岸”,爬向千家万户的餐桌。记者近日走进曹县魏湾镇万亩荷塘渔业示范园区,与广大水产养殖户一起“蟹”秋天味道。
秋天的第一口“限定美味”
秋风起,蟹脚痒。说起螃蟹,菏泽人大多会联想到沿海城市的特产,然而,在远离大海的黄河故道,也有了螃蟹的“新家”。连日来,曹县魏湾镇的螃蟹养殖户们迎来了丰收季,个大、肉肥、膏黄的螃蟹开始抢“鲜”上市,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珍馐。
“起笼喽!”10月13日,在曹县魏湾镇万亩荷塘渔业示范园区,伴随着一声吆喝,养殖户撸起袖子下塘回收地笼。看着一只只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螃蟹“张牙舞爪”地上岸,养殖户们的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养殖户王付花将上岸后的螃蟹分拣、称重、捆扎、装箱、销售,忙得不亦乐乎。
滚滚黄河水,给了曹县魏湾镇万亩荷塘渔业示范园区人民最珍贵的自然馈赠。从起捕到装箱,这些活蹦乱跳的螃蟹很快将爬上食蟹爱好者的餐桌。采访时,记者注意到王付花的一些老客户正在蟹塘旁亲自挑选,迫不及待想要尝尝这秋天的第一口“限定美味”。
51岁的王付花于2015年在曹县魏湾镇承包土地,挖池塘,成立曹县云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起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和四大淡水鱼等水产品。
“我们的螃蟹一般在清明节前放苗、秋天收获,目前正值捕捞螃蟹的黄金季节。”王付花说。下笼、起笼、捆扎、装箱、发货,连日来,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螃蟹养殖过程需要七八个月,而出货销售时间将持续两三个月。“收成好的时候,出货时间可以持续到明年二月份。”王付花的合伙人李万虎介绍。
“四两半、五两、六两半……”李万虎一边称重,一边测算产量。据其介绍,当天捕捞的螃蟹,最大的一只达到了八两半。“我们今天捕捞的螃蟹个大壳薄,‘通货’出塘价每斤35元左右。”王付花介绍,除了供应本地市场,这些螃蟹将销往周边地区。她口中的专业术语“通货”是指,不论螃蟹大小规格、按网称重计价的交易方式,可以为交易双方节省不少时间。
“我们通常在前一天晚上下地笼,第二天一早起笼收网,然后卖给经销商。”王付花介绍,“每天五六点钟,这些螃蟹将出现在菏泽及周边地区的海鲜早市上。”
虾蟹混养 一塘“双收”
“你看到那根电线杆吗,往北属于山东,往南属于河南。”王付花介绍,她的蟹塘位于一个一脚跨两省的地方,与河南省民权县交界。
曹县魏湾镇万亩荷塘渔业示范园区内河网纵横交错,优越的湿地环境特别适合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生长。王付花的蟹塘靠近闫潭引黄干线,水源清洁、充足且无污染。他们在池塘中种植多种水草,适量投放小鱼、螺蛳,构建适合螃蟹和对虾生长的生态环境,采取虾蟹混养的养殖模式。
“2011年,我来到曹县魏湾镇,发现这里的水质、土质非常适合水产养殖,于是搞起了淡水养殖。”李万虎回忆。李万虎来自江苏省宿迁市,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江苏南京一家水产学校,毕业后作为技术员在江苏连云港市从事水产养殖,后来在菏泽从事水产生意。作为“科班出身”的技术员,他在海水蟹苗淡水养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曹县魏湾镇万亩荷塘渔业示范园区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景观独特,发展水产品生态养殖是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富裕的重要抓手。记者采访当天,曹县水产服务中心副主任万民带领技术人员赵威、杨硕到这里调研并进行技术指导。河蟹和对虾在生态习性上有一定的互补性。河蟹主要在底层活动,对虾则在中上层活动,混养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水层的资源,减少饲料浪费和水体污染。同时,河蟹和对虾的食性也有所不同,可以互相利用对方的残饵和排泄物,降低养殖成本。
一只螃蟹的成长故事
“春天撒苗、夏天饲养、秋天收获,从一粒黄豆大小的蟹苗到个大膏肥的成品蟹,养殖过程需要七八个月。”李万虎介绍。当鲜美的螃蟹爬上餐桌,人们享用美味时,这种幸福感的背后却是养蟹人的辛勤汗水。
李万虎介绍,从每年清明节前撒苗到10月份开始收获,大半年的时间里,一点都不敢粗心大意。“水深达标吗?水温合适吗?塘里缺氧吗?”他每天带着这样的问题,围着蟹塘不停地转,再靠近塘沿仔细查看螃蟹生长情况,看到没有意外情况后才放心。“幼小的蟹苗,像黄豆粒大小,春天撒进蟹塘,必须精心照料才能成长。今年夏天气温高、雨水大,我们有时候整夜不敢合眼,生怕螃蟹中暑缺氧。”李万虎说。
每年春天放苗后,王付花、李万虎每天除了密切关注水温水质,还非常注意对饲料的配制。“我们的饲料采用独特配方,非常适合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生长,所以螃蟹肉质非常饱满,口感还更加鲜美。”李万虎说。
今年夏天,菏泽降雨量大、气温高,造成螃蟹产量明显低于去年,价格也显著增高。“今年每斤螃蟹比去年平均高七八块钱。”王付花介绍。再过一段时间,北风起,气温降低,螃蟹将成群结队上岸。“螃蟹进入成熟期,身上发痒,要到岸边晒太阳。”李万虎说,为了防止螃蟹逃跑,他们买来编织网。“这些网要绕着蟹塘围一圈,这样才能保证螃蟹不逃跑。”李万虎说。采访中,他的妻子已经悄悄地在蟹塘周围挂网了。
生态发展拓宽致富路
“你看这只蟹,红里透着黄,吃起来是人间美味。”从锅里捞起一只刚煮熟的螃蟹,李万虎说。只见他一手抓住蟹体,一手把住蟹脐,“咔嚓”一声掰开,油滋滋、闪闪亮的蟹黄,便呈现在了记者眼前。流金般的蟹黄、凝脂似的蟹膏,又大又肥。一只螃蟹,丰富了黄河故道的生物多样性,引领着库区农民增收致富。
“曹县魏湾镇万亩荷塘渔业示范园区以藕稻渔综合种养为主,有精养标准化池塘2500亩、藕稻渔综合种养4000亩、大水面生态养殖3200亩,主要饲养黄河鲤鱼、草鱼、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等。”万民介绍,“近年来曹县水产中心联合山东省农科院开展藕渔综合种养示范与推广,主要种养模式有藕鳅、藕虾、藕蟹、蟹稻,实施效果良好,效益显著,实现了种植与养殖的双赢,经测产,亩产综合效益比单一种植提高2000元以上。稻蟹共生,开创了农业种养殖新模式。”
作为菏泽的渔业大县,曹县目前渔业养殖面积达3.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7万吨,渔业总产值3.7亿元。水产养殖区域大多分布在黄河故道沿线乡镇,主要养殖鲤鱼、草鱼、鲢鳙鱼、泥鳅、锦鲤等,名特优品种有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斑点叉尾鮰、大口黑鲈、黄颡等,发展名特优养殖面积1万余亩。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菏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抢抓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底色。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菏泽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菏泽聚焦生态保护修复、污染综合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领域,策划论证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2023年,49个黄河战略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今年又实施了33个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其中有26个被列入省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居全省第2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6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