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为了凸显自己在市场中的高端定位,不少主流豪华车企,往往都会另外扶持一家“性能代言人”。它可以独立于整个品牌体系之外,但同时却只服务于某家企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奔驰AMG车型,或者是奥迪RS系列。但高性能品牌往往背后伴随着巨大风险,不仅销量无法保证,同时还可能随时被市场抛弃。
只不过,并不是每一家高性能品牌都能像BBA那样顺利。
根据极星今年公布的财报消息来看,2024第一季度,极星汽车收入为3.4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36%。不仅如此,去年前三个季度,极星累计亏损达到了7.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元左右,近三年来亏损金额更是超过141亿,平均每卖出一台车,就得亏损15万。而持续的盈利能力下滑,也使得沃尔沃于今年年初,宣布从极星撤资,并考虑将持有的48%股份出售给集团其他股东,包括吉利。
那么,这个曾经被集团赋予厚望的高性能品牌,为何面临巨额亏损的危机?甚至惨遭沃尔沃的抛弃?在笔者看来,用“生不逢时”这个词来解释,似乎最为恰当。
定价高昂,让市场失去了耐心
首先,极星的失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现象,而是在这个品牌定位之初,似乎就预示着某种结局。譬如,作为沃尔沃与吉利共同推出的高端性能品牌,极星的使命是为了给消费者打造极致的驾驶体验,同时将北欧豪华基因,带给每一位用户。而这种理念带来的弊端,就是极星高昂的定价。
举个例子,在2028年推出的首款车型Polestar 1的官方指导价就高达145万,在哪个年代相当于一台奔驰S 500的售价。当然,最终的结局就是这款车的销量十分惨淡,虽然这几年时间Polestar 1经历了改款更新,但这款车在市场中似乎已经销声匿迹。
而在近两年推出的极星Polestar 3虽然定价“亲民”了许多,但起售价仍然接近70万人民币,显然并不能成为走量车型。不仅如此,从整个集团的销量情况来看,上半年极星在中国市场的成交量仅为1612台,在整个新能源阵营中几乎处于垫底状态。尽管官方对此的解释,表示极星是一款全球品牌,其面向的消费群体是欧洲等全世界的用户,但依旧掩盖不了极星“卖不出去”的尴尬局面。
当然,哪怕面对困难重重的现状,极星汽车还是拿出了一份“诚意”。在今年北京车展的现场,极星Synergy概念车全球首发亮相,还请了周迅和陈坤作为代言人,但是截至目前半年过去了,极星除了这款概念产品以外,似乎没有任何动作,就连同步发售的Polestar Phone手机也被人们逐渐遗忘。而在平静的背后,反而成为了极星汽车“掉队”的佐证。
“价格战”打响,蚕食了极星最后的一点市场
如果说高昂的产品定价,只是极星为了打入高端市场的一环,那么今年年初“价格战”的正式打响,或许成为了压垮这个高性能品牌最后的一根稻草。虽然从整个市场行情来看,降价潮一开始只针对20万级以下的走量车型,根本不会影响高端品牌的销量。但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参与降价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由于近期宝马重启“价格战”,前段时间旗舰纯电轿车i7一度传出降价55万的新闻,而奔驰EQS、EQE等车型更是直接打折出售。
但极星汽车面对火热的降价潮,似乎不为所动。根据网上查到的相关信息来看,极星Polestar 3没有任何降价的迹象,起售价依旧为69.8万元;而极星Polestar 2的起售价为29.98万元,也没有公布相关降价策略。
只不过极星Polestar 4倒是给出了一些优惠,下调后起售价为27.49万,虽然比原来便宜了5万块钱。但依旧相比作为“平替”车型的极氪001贵了两万元,而且在定价方面与极氪存在诸多重合现象。因此,面对持续了将近大半年的价格战,极星反而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实际上,在动力性越来越廉价的今天,极星主打性能与豪华的定位,显然与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些偏差。当智己L6打破2.74秒的同级最快零百加速成绩;当阿维塔11率先将半苯胺真皮下放至30万车型中的时候,有谁还会在乎极星带给市场的“纯粹”呢?显然,在这场淘汰赛中,极星到底何时“出局”?在小编看来或许只是实际问题罢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4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