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记者王迟)地理标志对于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已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523个,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385件,中国地理标志认定注册质升量稳,稳居世界前列。
浙江杭州,茶农采摘西湖龙井
地理标志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度我国地理标志直接产值达到了9600亿元,实现四连增。其中,来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131个地理标志产品和408件地理标志商标的年产值达到了97亿元。这些数据显示出地理标志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以山西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省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1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8件。其中,“山西老陈醋”和“吉县苹果”入选了第一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特别是“大同黄花”,全市种植规模达26.5万亩,年产值达22亿元,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并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浙江,龙井茶作为地理标志性产品,其品牌价值持续攀升。2023年,龙井茶直接产值达62.23亿元,不仅带动了当地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还促进了乡村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茶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地理标志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与源头可追溯,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许多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直接链接。如“阿克苏苹果”“赣南脐橙”等地理标志产品,借助电商平台的力量,成功打造了线上品牌,大幅提升了知名度和销量,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工作,继续完善地理标志制度,高标准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大力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和对外开放的有机融合,更好实现‘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造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强调。
江西赣州,赣南脐橙加工企业车间
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
“保护好、发展好地理标志,对于提高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密切优势产品国际贸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胡文辉说。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的保护和运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制度建设、统一认定、严格保护和支撑保障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7月29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胡文辉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推进地理标志保护运用相关工作,有力帮助各地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提高了区域经济和生态发展的效益。
一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夯实制度保障,制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规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通知》,健全政策体系。另一方面,组织各地加强地理标志监管,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净化市场环境。通过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支持各地强化产地产区质量管控,保证地理标志的质量和特色,有效增强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方面,各地正逐步构建并优化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体系。
在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一级巡视员李昌华分享了广西特色地理标志产品及保护发展经验。他介绍,广西有12个地理标志产品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互认互保名录,有百色芒果、柳州螺蛳粉、六堡茶等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广西主要通过顶层设计、监管保护、品牌打造等组合拳,实现地理标志文化传播与现代价值的融合。”李昌华分享道,例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地理标志品牌+专项计划”,推动地理标志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广西地理标志全产业链产值20亿元以上的有18个,100亿元以上的有6个。
随着国际地理标志保护合作的不断深化和国内保护体系的持续完善,我国地理标志产品将更好地走向世界,成为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质农产品的亮丽名片。“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以尊重历史、关照现实、参照国际为原则,加快建立新型地理标志保护监管体系,推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表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4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