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滕一韬邹宸通讯员马乾伦任洁海报设计骆颖馨
“十多年前,我的上班路是由一沓沓船票铺起来的。再后来,大海不再是地域的阻碍,一座跨海大桥擎起了连同我在内无数人的强港梦。”翻出当年的旧船票,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公司工程技术部党支部书记陈益飞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从他工作的园区望出去,就是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在这里,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层层堆叠,无人驾驶的堆场集卡不停穿梭,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2009年底,舟山跨海大桥的全线贯通为码头的建设加码加速,而得益于技术的转型升级,自2010年7月试生产以来,码头作业量更是稳步增长。
而这其中,陈益飞既是甬舟公司筹建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大桥落成与港区建设的见证者。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潮新闻记者来到了舟山金塘岛,听陈益飞聊聊这座岛和桥的故事。
那段坐船的时光印记:跨越山海的艰难与希望
在浩瀚的东海之滨,舟山群岛犹如一串璀璨珍珠镶嵌于碧波之上,而大陆与岛屿之间,曾是一片难以逾越的蔚蓝。
2006年的春天,陈益飞从老家宁波来到舟山。那时的他,手中握的不仅是个人的行囊,更是对建设世界级深水港口、实现强港梦想的信念。彼时正值公司的筹建阶段,因为工作需要,陈益飞开始了在金塘岛的长期驻扎,他的上班路也变成了穿梭于海上的轮渡。
“记得初到金塘岛,这里的青山绿水虽美,但交通却有些闭塞。”陈益飞回忆,当时每天来岛的轮渡只有两班。“而无论是从宁波到公司总部所在的定海,还是总部到金塘岛,都需要坐船。”为了工作的更好开展,陈益飞经常一周才回家一趟。
建设深水港口开山自不可少。可这些靠海的山地形复杂不说,石头长年经受海风洗礼风化严重,随时也有崩塌的风险,但陈益飞总是冲在前头。“几年下来,记不清跑了多少山路,磨破多少双鞋,只觉得顽固的山头被渐渐驯服。”
“下班后大家会聚在一起,聊聊天,堤坝上散散步。最早住在民房里的时候还能吃到附近村民自己做的菜。”回忆起在岛上苦中作乐的日子,陈益飞笑着表示,“对于那时候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日子是枯燥了些,像我之前已经有过在桃花岛上建设的经验,就习以为常了。”
家回得少了,要兼顾看现场又要汇报工作的陈益飞需要频繁在总部与金塘岛之间奔波。然而,受到班次和天气的限制,每一次的出行对于陈益飞都是一次挑战。“错过末班船,就意味着要在岛上过夜;遇到风浪封航,更是让人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碰上紧急情况,还要赶到另外的地方坐船,绕行一大圈才能抵达。”后来渐渐习惯了工作节奏的陈益飞被困在岛上时经常会和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的人一起看图纸、看计划,“这样等天气好了就能快速开工。”
这些经历,也让陈益飞更深刻体会到,一座跨海大桥对于打破地理隔阂、加速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期盼着的不止是陈益飞。“那时候船上有位叫阿朱的女服务员,一来二去我们就熟了,她是土生土长的金塘人,虽然经常打趣地说等大桥造好了,她也就‘失业’了,但对于大桥通车她总是一脸的憧憬。”
从蓝图到现实:大桥的崛起与公司的飞跃
伴随着陈益飞等岛上建设者的坚守,时间的指针悄然拨转至2009年底,舟山跨海大桥正式宣告通车。
“大桥作为连接宁波与舟山的重要通道,极大地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甬舟公司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陈益飞表示,现如今公司不少员工都来自外地,还有很多大学生选择毕业后来到舟山。
“以前需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乘船时间,现在坐车15分钟就来到岛上。”陈益飞笑着说,大桥的落成促使舟山迈入了速度与激情的新时代。
在陈益飞看来,大桥的建成,意味着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以及更深层次的区域融合发展。”大桥通车前,物资运输高度依赖海运,成本高、时间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发展。但桥梁架起的便捷陆路交通使资源调配更加灵活高效,也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记者了解到,作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宁波舟山港口资源整合、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战略决策的起步和示范工程,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自2010年7月试生产以来,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已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约1420万标准箱,其中2023年首次突破230万标准箱。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桥通车后,公司还开始尝试起了“水水中转”为主“陆路进提”为辅的运作模式,在长期努力下,陆路进提箱业务渐渐起色,箱量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公司5个泊位全部对外开放,吞吐量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智慧化建设也如火如茶地推进中。在甬舟集装箱码头数字化智控中心大屏上,每一座龙门吊、每一辆集卡、每一个堆场的数据都实时展示和变化。六块监测显示屏以及两块操作显示屏,成了桥吊司机真正的“千里眼”。
桥通民心,梦圆舟山:新舟山人的幸福生活
在陈益民看来,跨海大桥的建成,不仅仅是一座物理上的桥梁,更是连接人心的纽带。
对于世代生活在舟山的居民而言,它极大地缩短了与大陆的距离,让“舟山人出门难”成为了历史。而对于那些怀揣梦想、远道而来的新舟山人,这座桥更是开启了他们在这片热土上奋斗与梦想的钥匙。
“大桥通车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回家的路变短了,心与家的距离也更近了。”陈益飞感慨地说,许多像他一样因工作原因长期驻扎海岛的新舟山人,如今可以更加便捷地往返于家庭与工作之间,享受着双城生活的便利与温馨。
同时,大桥的开通也为舟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吸引了大量人才和投资涌入,为舟山的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转眼间,舟山跨海大桥已通车十五载。
“回望过去,我们为大桥的建成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期待它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舟山乃至整个区域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陈益飞满怀信心地说。
山河共庆,家国同梦。来潮新闻分享“小家”的幸福故事,让我们成为时代的记录者,一起为祖国送上祝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2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