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狂魔”的名声在世界上都响当当的,“想致富先修路”这想法一旦有了就停不下来了。
2007 年,咱国家着手研究高铁,过了好些年,咱国家的高铁技术让其他国家眼馋得很,咱完成了从“学别人”到“被别人学”的转变。
中国高铁发展那速度,真是让人吃惊不已。德国的重工业很发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儿的高铁专家对世界各国高铁进行了评价。日本和法国的高铁用两个字就能说清楚,可中国的高铁得用四个字来描述。
【德国的高铁技术】
德国的重工业可是出了名的,而且德国的高铁速度还曾创造过世界纪录呢。德国不光是最早迈进工业时代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钻研高铁技术的国家之一。
早从十八世纪初那会儿,德国就着手研究快车道,不停地刷新列车的最快速度记录,一直到速度达到 230 千米每小时才罢休,这个数据竟然在世界上称霸了长达二十三年。
德国在研究如何让列车在快车道上以最快速度运行方面很有经验,在这些经验的助力下,德国造出了第一辆高铁。
这下子德国算是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了,德国重工业很发达,所以德国高铁的安全保障水平那是相当厉害。
当时拥有高铁的国家没几个,德国是其中之一,高铁市场特别大,而且德国高铁安全性还特别好,正因如此,德国高铁在国际市场上接到了不少订单。
德国的高铁技术一直都受世界肯定,所以德国专家对各国高铁的评价也挺有说服力。
【日本新干线】
不过这计划由于日本战败中途就黄了,可二战结束,麦克阿瑟管治日本后,日本经济掀起复苏热潮,在经济的助力下,“子弹列车计划”又给重启了。
高铁技术那可是当时的顶尖技术之一,耗费的人力物力特别多,刚起步没多长时间的日本,也就只能把东京、名古屋、大阪这三个地方连通起来。即便这样,想坐高铁体验一下的人那也是接连不断,新干线成了当时最忙的高速列车。
高铁技术愈发成熟,资金也陆续收回,新干线渐渐把日本的各个主要城市都连接起来,成了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线路。
新干线的速度是日本独有的,安全方面借鉴了德国的,运行了 60 年,几乎没出现过人员伤亡情况,速度还曾达到过一小时 320 千米。
有好的地方那就有不好的地方,新干线有挺多毛病,噪音和车厢内的安全是新干线最严重的问题,新干线跑起来发出的噪音很容易让人害怕,而且安检不严格,使得不少乘客在坐车的时候受到了比较大的伤害。
新干线是全球首条正式运营的高铁,年头久了问题也就跟着老了,想改变就得彻底重来,可当下新干线的研发费用太高,没法更新换代,所以德国科学家给出了“还算可以”的评价。
【法国TGV高铁】
法国高铁开始得挺晚,当法国打算研发高铁时,日本都已经在搞新干线的建设了。虽说法国高铁起步晚,不过呢,本着“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道理,法国在高铁方面广泛吸取先行者的长处搞创新。
据公开资料,法国的 TGV 高铁是阿尔斯通公司跟法国国营企业一块儿研发的,其最高设计时速可达 320 千米,实际运行时速能达 300 千米。
1976 年着手建设,1983 年实现全线通车,这让法国两个最大城市间的旅行时间大幅缩短。这会儿高铁速度都提到 380 千米/小时了。
后来,法国的 V150 超高速列车出现了,把轮轨列车的最高速度提升到了 574.8 千米每小时,这下法国稳稳地把最快速度的名头拿下了。
法国的高铁往外跑,差不多把法国周边城市都给连起来了。为让高铁跑得更快,法国把它的材质给换了,主要用铝合金,把高铁变轻了。另外,为降低噪音,还用上了空气弹簧。
法国借鉴了日本新干线的经验,在世界高铁领域表现出色,TGV也当得起德国专家所说的“优秀”这一评价。
【中国飞跃发展】
德国专家觉得中国高铁那是飞跃式发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从“借鉴他人”变成了“被他人借鉴”,这种飞跃式发展跟中国高铁的实际发展情况是相符的。
咱国家高铁开始得挺晚的,人家别的国家跑的高铁时速都稳稳地在一百往上了,咱中国的列车时速才不过六七十。
列车速度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然而中国经济只是在缓缓增长,所以对高铁技术研究的投入非常有限。
咱国家为搞经济发展,1984 年把国外高铁技术给弄进来了,过了十年,广深铁路开始正式跑起来了,打这儿起,中国高铁就算迈进高铁起步那阶段了。
为了把高铁研究得更好,我国跟国外建立了高铁合作,这样我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接触到外国先进的高铁技术了。
2008 年,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产权的高铁——京津城际铁路研制成功,中国高铁就此迈入飞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高铁完成了逆袭,在国际上特别出彩,沙特阿拉伯的“麦麦高铁”就是咱中国建造的,这样一来,中国成了全球唯一在沙漠里成功建高铁的国家。
中国高铁显示出的能耐得到世界普遍认同,这下子中国“基建狂魔”的名号在世界各国都传开了。
咱国家高铁发展那叫一个快,实力也是相当强,能得到德国专家的夸赞,这挺正常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0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