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笔记本,何其有幸。而优秀的产品往往和消费者双向奔赴。而在今年,AI PC强力爆发,超低功耗的轻薄本成为了各家厂商的必争之地。在众多AI轻薄本新品中,华硕灵耀AI超轻薄本——华硕灵耀14 Air独具高光,我们也在第一时间带来了这款新品的开箱快评。
外观可圈可点:君子如兰 薄轻淡雅
打开包装之后,华硕灵耀14 Air A面陶瓷般的温润细腻感扑面而来。采用高科技陶瓷铝材质打造的A面外观,不仅为机身赋予了全新的视觉与触觉体验,更在金属质感的基础上增添了细腻与温润,减少了传统金属外壳带来的冰冷感,让人爱不释手。拿在手上,其浅薄轻巧的身材给人印象深刻,整体厚度仅有1cm出头,实测重量为1.17kg,这样极致的厚度和重量控制,对商旅和移动办公人士非常友好。
在设计语言上,华硕灵耀14 Air延续了灵耀系列的经典元素,A面的几何走线分割,营造出了抽象的字母A LOGO,与这款机型的极简风设计完美融合。并且新一代外观将ASUS Zenbook标志的巧妙移位至左上角,更添一份低调与雅致。高科技陶瓷铝材质打造的亚光表面,有效降低了光线反射,让几何造型线和标志的亮色更为凸显,彰显出不凡的品味与质感。
B面采用一体化玻璃覆盖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视觉交互的沉浸感,边框CNC精细打磨的收缝效果,一直是华硕精细工艺品控的极好体现,搭配上华硕好屏,让这款超轻薄本的交互体验更加让人期待。
华硕灵耀14 Air的C面设计同样亮点很多。经过视觉排列优化的镂空被动散热格栅,既确保了美观,而且CNC一体成型的机身兼顾了结构强度。三档可调背光键盘,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使用需求。通常来说寸土寸金的C面,在键盘和触控板之外增加任何元素都有可能影响输入体验。但华硕灵耀14 Air将触控板下边缘直接和侧边对齐,保留了触控板足够的面积。触控板的玻璃触感顺滑跟手,为丰富的触控手势操作提供了足够的容错空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在侧边接口的布局上,华硕灵耀14 Air很好地兼顾了极致轻薄与接口丰富度。HDMI 2.1、USB Type-A以及两个雷电4接口通过巧妙安排,最大程度保留了接口的易用性。其中两个满速(40Gbps)雷电4接口,保留了全功能设计,不仅支持PD充电和DP视频输出,还大大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无需额外扩展坞即可满足中度扩展需求。作为记本最容易蒙混过关的外观部分,华硕灵耀14 Air在D面在设计上同样不曾含糊。进风孔位的整齐划一以及扬声器区域的巧妙布局,都透露出华硕在细节处理上的匠心独运。
性能简测:新Xe核显 又有惊喜
华硕灵耀14 Air是首批搭载Intel酷睿Ultra 200V系列的机型,并且获得了全新Evo Edition认证。是一款轻薄、性能、续航三者兼顾的出色机型。我们体验的这款机型搭载了酷睿Ultra 7 258V移动处理器,它采用3nm台积电制程工艺,8核心设计(4个性能核+4个低功耗能效核),默认TDP为17W,其中性能核最高睿频4.8GHz,并且继承了全新的第四代NPU,拥有47TOPS的AI算力,是目前AI PC中的算力佼佼者。
我们先对其CPU基准性能进行简单测试。在CineBench R23中,Ultra 7 258V在电和离电两种状态下,跑分基本相同。在电/离电的单核得分为1973pts和1927pts,多核分数为10723pts和10629pts。在如此低的功耗范围可以取得能效大幅提升,可见新架构和3nm制程的双重加持对处理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核显方面,Ultra 7 258V采用全新Xe2图形微架构,第二代Xe核心相比上代的酷睿Ultra7 155H在GPU性能上提升超30%。在3Dmark TimeSpy测试中,新核显的显卡分数为4123,整体得分4401,已经和入门级独显性能持平了。
续航简测:在线应用 续航惊人
正如牛大叔在前文中提到的,在最近几代的酷睿本上,我们对各类日常应用场景的性能感知已经十分不明显,因为常规的文字、网页、即时通讯等应用对现代的电脑来说算不上什么高负载,甚至中负载。而对用户来说,在日常应用中将功耗降低,继续提升能效比,让移动使用更持久反而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选择了使用默认Edge浏览器,在腾讯在线视频中观看《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调为最高的1080P高清SDR画质。这一点尤其需要强调,480P、720P、甚至1080P普通流媒体格式下,跑出的续航成绩肯定更好,但这并不符合用户日常使用的真实场景。在屏幕亮度40%、系统音量40%的状态下,2小时播放后,系统剩余电量显示为85%,预估剩余时间为12h40min,可以推算出华硕灵耀14 Air的实际离电续航大约14小时40分钟。在播放18分钟后,电池容量依然显示100%,接电会直接提示依旧是100%充满电状态,这个续航稳得甚至有些夸张。
作为一款强调AI性能的超轻薄本,华硕灵耀14 Air在开箱简测环节,为我们展示了移动设备在新制程工艺加持下的巨大潜力。基准性能体现的超强能效表现,也让我们对这款机型的随后测试信心满满。在高颜值、高素质屏幕等诸多硬件加持下,这款轻薄本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有关这款新机的更详尽评测,请关注后续评测内容推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9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