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时光魔法里的浙江密钥

钱江晚报2024-09-30 09:52:06  64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红艳

时光会魔法(1)丨从“村长”到“球长”

时光会魔法(2)丨从农民“合伙人”到城市“合伙人”

时光会魔法(3)丨从老员工到“新员工”

时光会魔法(4)丨从“泥娃子”到棒球少年

时光会魔法(5)|从卖石头到卖空气

时光会魔法(6)|从“大块头”到“智多星”

时光会魔法(7)丨从“减法”到“加法”

时光会魔法⑧丨从丰衣足食到诗与远方

一路跟随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发展浪潮,义乌鸡鸣山社区成了“联合国社区”,“村长”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球长”;“中国棒球第一村”里,从前的“泥娃子”摇身一变,成了青春飞扬的棒球少年;人形机器人进吉利车厂“打工”了,它们与老员工并肩作战,用优秀表现打开了机器人产业新的旷野;40年前合伙造城的龙港“农民合伙人”,正携手新一代的“城市合伙人”,续写“小渔村逆袭”故事;“顶流”余村继续探索着“两山”转化的密码,书写着“浙里”的绿色奇迹……

在新中国成立75年的光辉岁月里,浙江答卷无疑是特别闪耀的,当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潜藏着特殊力量,藏匿着时光密码。

如果时光会魔法,那么,改革创新必定是打开这扇魔法之门的钥匙,推动着时代“潮涌”。因此,常人都言:浙江走的是改革路,吃的是开放饭,打的是创新牌。这是普遍的认知,但如果立足在更久远的时空维度,认真思考其背后的逻辑,能透视到更多的时光密钥。

浙江的改革创新镌刻在历史基因和“浙江精神”里。

敢为天下先,是许多人接触浙江后的印象,像义乌“莫名其妙的发展”、龙港市“无中生有”的奇迹、余村“点绿成金”的神话,都是浙江发展经验最精辟和最生动的注解。

不如尝试带入这样一幅历史画面:大约在7000年前,大海对浙江的最后一次入侵达到最高峰,浙江沿海平原的绝大部分区域成为一片汪洋。

很难想象,古浙人民是以怎样的意志,在这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创造“沧海桑田”的奇迹,在一片盐碱的滩涂和沼泽洼地上,逐渐开辟出可耕种的水田,开垦出富饶的平原。

再举例近代,浙江人的开放精神也是让人印象深刻。上海甫一开埠,就有大量船员、木匠等来自宁波的劳务人员来到沪上。最为称道的就是奉帮裁缝,他们发奋图强,执上海服装业牛耳,做出了中国第一套西装和第一套中山装。

勇于“走出去”,在早期是浙江人为改善生存环境而作出的现实选择,到后来则造就了浙江日益浓厚的“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走南闯北的浙江人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让浙江经济发展写下了众多“全国第一”。

我们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何为“浙江精神”?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署名文章,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12个字。12个字,回答了浙江破除成长烦恼的时代之问,更锚定了浙江发展的精神坐标。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又对浙江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的新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崭新的12个字,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使命新要求新期望,既是对浙江工作一以贯之的全面要求,也包含着秉持浙江精神的具体要求。

站在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史坐标,过去的历史在启示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不仅要涵养“敢为”初心,提振“敢为”勇气,更要启迪“敢为”智慧,传承“敢为”基因。这是“浙江精神”告诉我们的,也是未来浙江社会能否成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地区的关键所在。

义乌市江东街道党委委员、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向外国居民介绍线上调解应用/鸡鸣山社区供图

浙江的改革创新镌刻在“久久为功”、量积成质变的生动实践里。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之江大地,“八八战略”是闪亮的航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推进改革,浙江一直强调的是持续性和长久性。

先看“村长”变“球长”的义乌故事,如果梳理历次义乌市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便能发现它始终不离“兴商建市”,同时不断调整发展路径,不断攻克发展难题。其中六次易址、十次扩建、五代跃迁,义乌市场正是在不变中不断求变。

再看从筚路蓝缕走向“芯芯”向荣的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曾经是星星点点的小渔村,如今是绿色智慧的泱泱大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寄托着浙江人向海图强的夙愿。但向海图强的故事不止于今时,更在根深蒂固、长长久久。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自古就有向海图强的传统,十七世纪,中俄之间就开始了频繁的茶叶贸易;而多年前,宁波舟山港就已融入丝路“牵手”世界,货物吞吐量连续十余年全球第一……一条海丝连通世界,片片帆影向海而发,浙江延续千年的海洋贸易与对话从未停歇。

再说到以安吉余村为典范的“只此青绿”的浙江运笔,也可追溯到20多年前。2003年6月5日,恰逢世界环境日,“千万工程”在浙江正式拉开序幕。从今天回望过去,更能彰显“千万工程”是一场由量变到质变的伟大壮举。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不断拓展深化,不仅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还激发形成一场乡土重整、乡村重塑、城乡重构的社会革命。

2021年5月20日,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和“先富”代表的浙江,被赋予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何以是浙江?有识之士这样解答:“因为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这个过程既‘急不得’,又‘慢不得’,需要踏踏实实进行探索。”时代的重托,实则从浙江历史的深处孕育而生,依然是量积而成就的质变。

不谋一时、不为一事,蓝图既定,持贵有恒。浙江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久久为功的抵达,下一阶段,也必将继续保持一以贯之、一贯到底的战略定力,继续以“久久为功”的决心,不断把改革推向纵深。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全景图/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供图

浙江的改革创新镌刻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取向里。

中国网友说:“你可以永远相信浙江”,引无数人破防。相信的力量从何而来?有12个字可以概括:坚持人民至上,守好“红色根脉”。

“红色根脉”是党在浙江百年奋斗最鲜明的底色,也奠定了浙江“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向。

“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想到的事办好了,没想到的提示了”……这是人民性在政务服务效能中的体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历久弥新的“枫桥经验”带领浙江走出了两条曲线,一条是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逐年提升的“上行线”,一条是各类案事件持续下降的“下行线”。这是人民性在基层治理中的体现。

在“棒球+”的进击之下,平湖徐家埭村集体经济从2018年的100多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1000多万元。这是人民性在推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体现。

之江大地,1.2万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85万个党群服务中心……这是人民性在满足群众生活、文化需求中的体现。

……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今日,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重任在肩,浙江必然需要秉承“优势论”,勇于“立潮头”。但接下来,浙江的现代化道路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依然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村“小龙人”棒球队正在打比赛/林埭镇党委供图

毫无疑问,每一年的努力都很重要,但2024年,则是“又一个重要年份”,可理解为:2024年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有着特殊的、重中之重的含义。

2024年,浙江省委表示,浙江发展已经进入了又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新的“成长烦恼”。

去年被《咬文嚼字》排在2023年十大流行语之首的“新质生产力”,成为了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的重点词条。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必然需要勇挑“经济大梁”,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

因此,在当前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热潮中,从理解并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出发,浙江正形成一个共识——要努力在更优质的产业与更先进的技术之间画上一个乘号。因为激发两者的乘数效应,或许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向新而进、向实而立、向数而行。

如一羽之轻,飞升想象;如玄铁之重,负有千钧。

保持改革定力、彰显改革担当,相信更加幸福的下一站,已经在浙江人民付出的辛勤汗水中渐行渐近;相信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大美画卷,必将在“浙江之窗”中淋漓尽致地展现。

安吉余村全景/余村档案馆供图

策划:童杰丁晓琴

执行:章先清陈红艳施安南

技术:蒋齐

记者:陈红艳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9535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