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陆小英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岩石大地构造学家杨经绥走进余杭一中,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向地球深部进军”主题科普盛宴。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科协指导,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余杭区委人才办、余杭区教育局、余杭区科协主办,余杭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杭州市余杭第一中学承办。
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菊红,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副主任祝源源,余杭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唐桥,余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姚芳燕,余杭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同华,余杭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帆等出席活动。
“君子之风,以文润质……”在余杭一中,随着高一同学声情并茂的诵读,拉开活动的帷幕。
活动现场
为进一步为弘扬杭州院士精神,激励学子们奋勇前行,杭州市科协向余杭一中赠送了《杭州院士》丛书。
《杭州院士》以精炼的文字介绍了108位杭州院士的成长故事和研究成果,希望同学们可以从杭州院士的故事中汲取更多的智慧与力量,得到更多学习的启发。
活动现场
余杭是浙江科技创新高地,是全国科创先行区,余杭教育需要更多像杨院士这样的学者专家带路引导,杨经绥院士被聘请为余杭区大科学教育院士专家顾问团特聘顾问。
活动现场
余杭一中机器人代表队积极创新、锐意进取,始终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奔赴自己的科学梦想,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多次斩获冠亚季军。活动中特别安排了表彰环节,为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颁奖表彰,鼓励他们在未来的科创道路上继续突破自我,勇攀高峰。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随后,杨院士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地球深部的信使—金刚石》的科普报告。从活跃的地球、地球的深部探测、地球深部的信使(金刚石)三方面展开科技知识的普及,并分享了他进行野外工作的亲身经历,他行走世界许多无人区对地质环境进行考察,最终发现全球超过20个蛇绿岩中存在微粒金刚石的事实。
讲座现场
“科学探索过程很辛苦,但是确实很精彩!”杨院士说。他也鼓励同学们长大了要多到世界各地走走,去认识和了解地球的美妙。同时,杨经绥院士也用精心挑选的三句话,勉励现场的学子们:“大脑是被点燃的火,不是被充填的容器”“不要沿着路走,走没有路的地方,留下一条小路”“时间的牙齿会吞噬一切,但无力对坑真理”。他告诉同学们求知的路上要创新、要有灵感以及坚持真理。
讲座现场
在问答环节,余杭一中的同学们很“接地气”,提出的两个问题都是不久前发生的时事,分别是“您对安徽合肥发生地震怎么看”“沙漠为什么会发大水”。杨经绥院士用他的专业分析解答道,安徽与河北唐山处在同一个断裂带上,加上受到两处大陆板块俯冲的作用力,发生地震也属正常。而沙漠发大水,可能和沙漠的底层构造有关,沙漠的表面是沙子,但是底下却是坚硬的岩石,如果沙粒的密度又特别小,那么遇到大规模的水量,渗透下水就会很慢,就会形成积水了。
报告结束,杨经绥院士还特地带来了他的著作《传奇地球——来自石头的诉说》赠给学校,并为学生代表们在各自准备的科普图书上签字留念。同时杨院士还题词寄语:“少年立志,放眼世界,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希望学生们能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勇于面对挑战。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寄语青少年
本次“院士进校园”活动为学校师生们搭建了与科学家交流的平台,旨在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师生们将以杨经绥院士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合影
朝霞与鹰隼齐飞,华夏共青年同辉。在这场科学与梦想交织的盛宴中,院士的智慧如星辰闪耀,指引校园迈向更高的目标。未来,余杭区科协将进一步携手院士专家,让创新的种子在余杭的土地上生根,向“绿”而行,追求“新”发展。
杭州市科协供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9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