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晨枫]
9月25日上午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此次导弹发射是年度军事训练的例行性安排,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中国也提前向相关国家通报了发射,菲律宾、日本都给予了证实。日本海上保安厅9月23日收到中国发出的航行警告,称9月25日在南海、菲律宾吕宋岛以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将出现“太空碎片”。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则称中国没有就洲际导弹试射向日本事先通报。这并不矛盾,中国对各国只需要通报航行警告,不需要通报导弹发射。
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刘明松摄
上一次洲际导弹全程测试是44年前。新华社当年是这样报道的:
“1980年5月18日,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这是继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研制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我国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实际上,这一轮试验包括两次发射,第一次是5月18日,第二次是5月21日,两次都取得成功。此后,东风-5转入生产、部署。
44年前,中国发射的是无弹头的运载火箭。现在,中国明确说明这是携带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导弹。实战意义不言而喻。
44年前,导弹是从酒泉发射中心发射的,射程超过9000公里。根据新华社通告,落点在南太平洋的南纬7度0分、东经172度33分、半径70公里的海区。这是基里巴斯附近海域。现在,据外媒报道,导弹是从“海南附近”发射的,射程达到12000公里,落点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附近,比1980年的落点向东南移动约3000公里。
作为参照,中国东北到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直线距离约为8000公里。
是东风41吗?
已知能够达到12000公里射程的中国洲际弹道导弹,有东风-31A/AG和东风-41,两者都是三级火箭发动机。日本海保和菲律宾海警收到的碎片坠落区为南海、吕宋岛和南太平洋。南海(估计在海南和吕宋岛之间)、吕宋岛以北,应该是第一级和第二级火箭发动机的坠落区。
不清楚“南太平洋”为落点区,还是第三级的坠落区。如果“南太平洋”是中途坠落区,航行通告里应该包括两个“南太平洋”才对,因为第三级坠落区和最终落点区相距很远。
如果是最终落点区,那就是全新的导弹,也超过对现有导弹技术的认知。不仅东风-31A/AG和东风-41是三级的,美国“民兵III”、“三叉戟D5”、法国M51、俄罗斯“布拉瓦”、“白杨”、“亚尔斯”、“萨尔马特”都是三级的。
二级导弹还具有12000公里射程,这可能不仅意味着火箭技术的提高,还可能意味着采用了助推-滑翔增程。
俄罗斯“先锋”号称具有M20以上的高超音速机动滑翔能力和超过10000公里的射程,也是二级火箭,但历次试验都是从摩尔曼斯克半岛附近的普列塞茨克发射中心,向堪察加半岛外的库拉导弹靶场的发射,射程在5700公里左右,达不到全程。
洲际导弹的发射预警和弹道预测不难,起飞助推时巨大的火炬在空间很容易探测到。拦截难度很大,但也在解决中。尽管性能存疑,美国部署在阿拉斯加格里利堡的反导弹号称已经达到实战能力。
但现有反导技术基于逆弹道,根据弹道导弹的抛物线弹道不易改变的特点,尤其是在大气层外的中段飞行期间,反向迎上去,大大减少拦截机动的要求,大大增加拦截机会。但这一技术路线在高超音速机动滑翔面前就土崩瓦解了。高超音速机动滑翔不仅弹迹飘忽、不易拦截,还可能从完全意料不到的方向进入攻击。反导拦截和地面阻击一样,已知来袭方向的隘口阻击和全面铺开的处处设防是完全不同的问题。
如果这是助推-滑翔洲际导弹,将是世界上第一次已知的全程发射。在1980年的两枚东风-5发射后,所有中国弹道导弹发射都在内陆进行,也就是说,用高弹道模拟大射程。高弹道试验完全在国土内进行,避免国际耳目,国际影响也较小。高弹道还可以在实战场地发射,明显不同、不可能飞向其他国家的弹道可能引起虚惊,但不会引起虚警。
高弹道等效于大射程是中学物理就可以阐明的道理,但这只适用于弹道导弹。助推-滑翔没法用高弹道模拟,还飞全程试验不可。滑翔飞行有机动能力,但90度转弯就是极限机动了,一圈圈反复绕着圈子飞行还是超过了助推-滑翔的极限。
对于高超音速技术世界领先的中国来说,短程和中程的助推-滑翔技术已经纯熟,东风-17早就进入实战部署,将助推-滑翔技术延伸到洲际导弹并不意外,但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确认。
面对新的核形势,中国别无选择
洲际导弹必然是用于核大战的。核大战没有赢家,但这是只有在确保自己不成为输家后才成立的。核大战的后果不可想象,但只有在使得对方也确信将面临不可想象的后果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确保“核大战不可想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7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