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工匠”许振超: 干就干一流, 争就争第一

青岛信网2024-09-26 07:50:41  101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是奋斗在各行各业工匠们的共同荣誉,是党和国家对中国工人群体的认可,给予了广大工人群体极大的鼓舞。

许振超,还是那个许振超。

9月13日,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这些天,从全国各地赶到青岛采访他的记者络绎不绝,很多人上前与他握手、合影。而他还是跟过去一样,还是那个与码头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普普通通的工人,一身蓝色工装、一顶安全帽、一部对讲机,初心不改。

当记者追问获得这份殊荣的感受,他谦虚地说:“‘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是奋斗在各行各业工匠们的共同荣誉,是党和国家对中国工人群体的认可,给予了广大工人群体极大的鼓舞。”

是的,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出伟大的事业。如今,许振超“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座右铭的感召力仍在扩大,在他的带动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工匠用各自的奋斗诠释着技能报国的使命,一大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

练就一身绝活

时间回到1974年,24岁的许振超来到青岛港成为一名码头工人。恰逢样板戏《海港》上演,码头工人意气风发地唱道:“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轻轻一抓就起来。”

戏剧是戏剧,现实是现实。初到港口的许振超就感受到了深深的落差,码头工人的工作不像舞台上展现的那么体面,装卸仍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只有少量被称为“大力士”的机械投入生产。由于码头吞吐能力有限,一条上万吨的化肥船,3班不停地干要干一个星期。

一边是落后的码头条件,另一边则是工人拼命干的劳模精神。“那会儿发起劳动竞赛,谁干好了就发面小红旗,也没什么物质奖励,但是码头工人就是有主人翁的意识。来了以后,我深受这种精神的感染。”许振超回忆说,他当年崇拜王进喜那样的铁人,特别是那种“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意志和干劲。

“我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有一身绝活儿。”许振超暗暗下定决心,要依靠技术改变港口的落后面貌。初中只上了一年半的他深知勤能补拙的道理,只要一有空就钻进书堆里,从头开始恶补电学、液压传动、金属结构力学等工程技术知识。

他经常说“人可以不进大学,但不能不学习”,多年来家里书橱摆满了与机械和电气有关的书籍、报刊、工具书,光高校教材就有50多本,读书笔记写了近80万字。

改革开放后,集装箱海运成为国际物流运输的主流方式。1984年,青岛港开始筹建专业集装箱公司,着力提升港口的装卸能力,许振超被选为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

就在大家干劲十足的时候,唯一的一台桥吊出现故障停机了。因为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家手里,青岛港只得高薪聘请外方专家来修理。“外国人拿了钱,却一点也不透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工人感受到一种憋屈。”不甘心受制于人的许振超开始研究桥吊控制板,每天下班带上备用控制板,回家后对着台灯仔细观察,一笔一笔绘制电路图,前前后后用了4年时间一共倒推了12块模板,完成了整整两大摞完整详尽的电路图。

凭着这股劲儿,许振超逐步掌握了各类桥吊技术参数和设备性能,不仅能排除一般的机械故障,还能修复精密部件。“别人不能干的我能干,别人不能修的我能修。就这样我越来越自信,无论是操作技术、保养设备还是应急处理都能胜任,逐渐培养出对工程技术的爱好。”他说。

如果说桥吊原理还有路可循,那么轮胎吊“油改电”则是从无到有的创新。长久以来,轮胎吊使用柴油发电机组,存在能耗高、运行成本高、污染重等缺点,此前世界各国的轮胎吊生产厂家和码头公司竞相投入力量试图改进轮胎吊驱动技术,但成效不大。

接到公司关于轮胎吊电动化的课题后,许振超一开始也难住了,接连六七套设想方案都被否定。直到一次在外地参观厂家车间时,天车上的驱动滑触线让他眼前一亮,反复论证之后,他确定采用移动滑触线供电技术方案进行轮胎吊“油改电”改造。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许振超和团队终于攻克这一世界难题,累计为青岛港节约了数亿元成本,世界港口的轮胎吊步入耗能低、污染小、噪音低、转场灵活作业的新时代。

数十年如一日,许振超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优秀产业工人代表。

九创世界纪录

世纪之交,随着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生产体系,青岛港吞吐量开始突飞猛进,逐渐成长为集煤炭、矿石、集装箱、原油四位一体的世界级大港。

2001年,青岛港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跨入综合性国际亿吨大港的行列。到了2005年,青岛港完成吞吐量1.87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42亿吨,成为中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大港,集装箱吞吐量630.7万标准箱,全球排名晋位升级,相当于“十五”期间再造了一个亿吨港。

在全球港口格局重塑的竞争中,效率一直被看作港口的生命线,是衡量国际航运枢纽能力的关键指标,而被称为码头心脏的桥吊又是重中之重。

“卸船、装船都要从我们这儿走,桥吊效率就成了全公司关注的焦点。”担任桥吊队长的许振超下决心要提高装卸作业效率。

桥吊司机的工作是在50米的高空仅凭左右手控制操纵杆,将4个锁头放入集装箱上不到半个手掌大小的锁孔,难度好比在空中“穿针引线”。他给大伙儿定下了“人人练技术、人人有绝活”的规矩,苦练“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基本功,桥吊队由此成为青岛港最早的一支绝活团队。

2003年4月27日晚,码头上灯火通明,320米长的巨型货轮“地中海法米娅”轮靠港,8台桥吊成一字排开,同时抓放8个集装箱,许振超和工友们开始向世界装卸纪录冲刺。经过6小时27分钟的艰苦奋战,全船3400个集装箱全部装卸完毕,创下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仅仅5个月后,振超团队又刷新了这一纪录,单船效率达到每小时381自然箱。到了2019年,他们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时,单船效率已经提升到514.7自然箱/小时。

“做就要做第一,做第二也是落后。”许振超就是这样一次次超越自己,使“振超效率”成为国际港航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成为中国港口领先世界的生动例证。在马士基发布的全球挂靠码头绩效排名中,他所在的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连续多年位居榜首。

“振超效率”不仅提高了青岛港的货物吞吐能力,也对全球航运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青岛港确立发展集装箱业务的战略目标之初,有关部门在“圈定”中国五大集装箱大港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小字辈”。可奋发图强的青岛港人硬生生干出了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全部开辟了航线,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稳居中国北方沿海港口之首。

“青岛港从年吞吐量几千万吨的支线小港到亿吨大港,再到山东港口一体化之后突破7亿吨,都是干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许振超说。

“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74岁的许振超早已离开一线,但他并没有闲着,而是把到高校和企业宣讲“工匠精神”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我用自己以及其他大国工匠的例子,告诉大家‘工匠精神’是怎么铸就的,激励职业院校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他多年来向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员工宣传讲解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当代大国工匠的精彩事迹,鼓励大家争当国家建设的主人翁,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

今天,中国港口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已经位居国际前列,许振超工作过的前湾港区也正在全面向自动化转型——50米高的桥吊室内空无一人,货物装卸转向远程操控,堆场作业如行云流水,当年码头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码头作业场景变了,技术含量高了,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内涵始终如一。

这些年里,许振超见证了青岛港的智慧绿色转型。谈及码头升级带来的变化,他深有感触:“在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加需要‘工匠精神’,不是说一定要吃大苦、耐大劳,而是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后继有人,是他最高兴的事。

2011年,青岛港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许振超大师工作室”,承担起公司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重任。工作室的墙上这样写道:国家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离不开科学家,也离不开工人。既然当了工人,就得干绝活,当个能工巧匠,同样可以为国家作出贡献。

在许振超之后,一批他的传承人活跃在青岛港各个岗位上。第二任“许振超作业队”队长李擘,带领团队开发集装箱岸边无人智能操作系统,实现集装箱码头岸边传统作业模式的重大变革;完成从“门外汉”到桥吊专家蜕变的郭磊,与团队成员潜心攻关技术瓶颈,以耀眼的成绩擦亮“振超效率”的金字招牌;学生时代就被许振超事迹震撼的刘起,已经成长为半空中工作的“超人”,还有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刘起巧吊”……

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奋斗。在传统码头作业时代,振超团队创造了闻名世界的“振超效率”;在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过程中,连钢创新团队又书写了新的奇迹,先后十次刷新世界纪录,用创新向全球贡献自动化码头领域的“中国方案”。

“不要纠结昨天,也不要过度奢望明天。”许振超寄语年轻人,“不管从事哪一行,还是得坚信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端正对劳动的认识,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身力气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74620.html
0
最新回复(0)